返回首页

人工炒茶与机器炒茶有差别吗?有什么差别?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8-09 20:21   点击:293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人工炒茶与机器炒茶有差别吗?有什么差别?

人工炒茶与机器炒茶的区别:

1、样式上:人工炒出来的茶色泽鲜亮,完整。机器炒出来的茶暗黑,甚至断裂。

2、口感上:人工炒出来的茶口感清新,味道香浓。机器炒出来的茶香味不足,口感差。

3、时间上:机器炒茶时间要比人工炒茶快,节省了时间。

扩展资料:

炒茶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锅相连,序贯操作。炒茶锅用普通板锅,砌成三锅相连的炒茶灶,锅呈25-30度倾斜。炒茶扫把用毛竹扎成,长1米左右,竹枝一端直径约10厘米。

炒青是一个术语,是指在制作茶叶的过程中利用微火在锅中使茶叶痿凋的手法,通过人工的揉捻令茶叶水分快速蒸发,阻断了茶叶发酵的过程,并使茶汁的精华完全保留的工序。是制茶史上一个大的飞跃。

参考资料:

炒茶-百度百科

我国传统茶叶一直是用手工采摘制作,形成了一整套完整而科学的制茶工艺。但是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国外制茶机械的使用,到今天制茶已经分为机制茶和手工茶两种。 手工茶能对炒锅温度加以检验控制,但是它费工费时,没有经验难以把握,因此综合成本较高,适合于高档特种茶的生产,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等名茶。有些茶叶市场里可看见茶商用手工茶做招牌,招揽顾客,其实暗示给顾客这样的规律:手工茶一定胜过机制茶。但是,我们认为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首先,我国名茶中的特级品种往往是手工制作,但是我们在购买品饮过程中一直发现这样的问题:不同年份,同样的级别名茶质量不一样,每一年里同一级别的名茶昨天和今天炒出来的茶质量也不一样,所以买名茶的过程充满了无法把握的玄机,显得过于神秘。而机制茶在茶树的田间管理上、鲜叶的采摘抢收方面、茶青的萎凋时间和温度控制上、炒制的温度上、半成品的挑选等方面,都能保证品质的稳定,既能提高产量,又能降低劳动强度。从这些方面来讲,机制茶反而能比手工茶取得更好的效果,质量更稳定

样式上:人工炒出来的茶色泽鲜亮,完整。机器炒出来的茶暗黑,甚至断裂。

口感上:人工炒出来的茶口感清新,味道香浓。机器炒出来的茶香味不足,口感差。

时间上:机器炒茶时间要比人工炒茶快,节省了时间。

人工炒茶方法:

炒茶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锅相连,序贯操作。炒茶锅用普通板锅,砌成三锅相连的炒茶灶,锅呈25-30度倾斜。炒茶扫把用毛竹扎成,长1米左右,竹枝一端直径约10厘米。

“第一锅满锅旋,第二锅带把劲,第三锅钻把子。”生锅主要起杀青作用,锅温180-200℃,投叶量0.25-0.5公斤,叶量多少视锅温和操作技术水平而定。炒法是用炒茶帚在锅中旋转炒拌,叶子跟着旋转翻动,均匀受热失水,要转得快,用力匀,结合抖散茶叶,时间约1-2分钟。待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即可扫入第二锅内。二青锅主要起继续杀青和初步揉条的作用,锅温比生锅略低。因茶与锅壁的摩擦力比较大,用力应比生锅大,所以要“带把劲”,使叶子随着炒茶扫帚在锅内旋转,开始搓卷成条,同时要结合抖散茶团,透发热气。当叶片皱缩成条,茶汁粘着叶面,有粘手感,即可扫入熟锅。熟锅主要起进一步做细茶条的作用,锅温比二青锅更低,约130-150℃。此时叶子已经比较柔软,用炒茶扫帚旋炒几下,叶子即钻到把内竹枝内,有利于做条,稍稍抖动,叶子则又散落到锅里。这样反复操作,使叶子吞吐于竹帚内外,把杀青失水和搓揉成条巧妙地结合起来。这与炒青绿茶先杀青后揉捻的制茶技术显然不同,既可以利用湿热条件下叶子较柔软,可塑性好的机会,促进粗老叶成条,又可以克服冷揉进断梗、碎片、露筋等弊病。炒至条索紧细,发出茶香,约三四成干,即可出锅。

差别非常大,人工炒茶,耗工,耗时,制的茶不一致,有异味,不卫生。机器炒茶,干净卫生无异味,制的茶一致,省工,省时,茶的外形,内质都比手工茶好。

有不少差别

以绿茶为例,全手费时费力要几小时才能炒二两多

全手工的茶外形很丑,偏黑

全机器的茶表面光滑,外观颜色很好看

全手工的茶味道口感更浓更耐泡

很多半手工茶,是指机器杀青手工辉锅几分钟到十多分钟,干茶更香,泡开后口感略浓

全手工要技术到位才行,不然一样难喝,全机器老手把控也远胜学徒级操作

二、开一个小型茶叶加工厂需要多少面积的

3开一个小型茶叶加工厂,至少需要揉捻机,烘干机,炒茶叶机,还有茶叶包装机,塑封机,这些机器密度不宜过高,加上茶叶堆放的仓库,一共大概需要300平方米左右,一个小型仓库尺寸可以满足。

三、如何制作龙井茶

1、采摘:气温低,茶芽冒出来很谨慎,而采摘基本也要等到芽长到2CM以上。一来不同茶地冒芽的时间有先后,先出芽者占了天时,也占了西湖本地产量尚少的先机,二来明前之头采向来也是奇货可居,大范围内的产量也是不多。采茶工多是把茶篓系于腰间。

2、晾摊:采摘过程中茶叶被采进茶篓里,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茶叶积压在一起,难免产生潮气,特别是早间的茶。晾摊一来是为了蒸发些潮气,二来也是为了后期定型炒制时茶叶内在水分的少许挥发,便于原来全手工炒制时比较好压一些。这个过程不能阳光直晒,否则茶叶会有点老黄。

3、机器翻炒:当年龙井的金贵也包含了这种血与汗的交融,茶村里哪双手不是老茧横生,被烫出的手泡里都能再长个水泡。现在劳动人民发明了炒茶机器了,其实还挺先进,基本上可以说已经实现全自动,而且炒制的型来说也是非常好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