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履带式旋耕机陷水田里解决办法?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8-29 05:44   点击:249  编辑:admin   手机版

履带式旋耕机陷水田里解决办法?

等待水退:如果水深不太深,可以等待水位下降,让旋耕机自然浮起来。这可能需要等待几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视水深和陷入程度而定。

使用拖车:如果水太深或者等待水退不现实,可以使用拖车将旋耕机从水中拖出。需要注意的是,拖车必须足够大和有足够的牵引力,以便将旋耕机拖出水田。此外,需要特别小心以避免进一步损坏旋耕机。

使用起重机:如果水深和旋耕机的陷入程度都非常严重,可能需要使用起重机或者吊车将旋耕机抬出水田。这需要专业的起重机操作人员和机器,并需要特别小心以避免进一步损坏旋耕机。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解决问题,建议寻求专业帮助。例如,可以联系农业机械维修人员或销售商,并寻求帮助和指导。

:拖拉机挂上前进的低档,脚踏差速器锁。这样两个轮胎同时能转动,将动力输出打开,用强压下降旋耕机,拖拉机借助旋耕机刀轴的转动,推动拖拉机驶出泥地。

方法二:把旋耕机去掉,拖拉机就能出来了,如果不行,那就用另外一台拉。出来后用钢丝绳再把旋耕机拽出来。本人经验过多次了,方法一很奏效

履带自走式旋耕机的技术要点

(1)履带拖拉机行走方式与分动力输出以及传统旋耕机组合的形式。

该创新点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融入了接地压力小的履带行走系统和耕作效果好,与通用性强的旋耕机联结。三者的结合使得机具即具有优良的行走功能,又具有良好的耕作效果。采用独立分动箱输出系统,同时也采用标准三点式悬挂,能够通用和互配多种农具,提高了机具的适应性。

(2)履带式底架大架的独特设计制作

加强型设计结构,前倾角30°、后倾角45°使得爬坡和倒退的通过性能都大大增强。优化的底架设计提高了底架的强度。加高了履带底架,相对于收割机履带底架加高了200MM,增加了机具的抗陷性,使得机具在较深泥脚水田中也能行走自如。

(3)旋耕机刀具与防缠草装置

旋耕机采用的刀具为IS175型水田专用旋耕刀,该刀具具有消耗功率小,切割效果好的特点,同时还采用了防缠草装置,该装置具有防止缠草功能,减少了动力消耗,提高了耕作效率。该装置,使一次耕作能达到传统机械两次的耕作效果,不仅效率得到了提高,还提高了田地的平整度,减轻了功能强度,节约了耕作成本。

(4)行走速度与旋耕刀切削速度的合理分配。

该创宴孙新点使得机具具有多种切割速比,耕作旱地时可以采用高切削速比,这样耕作出来的田块枯如碎土率能达到80%,大大高于国家标准的60%,而在水田耕作时采用低切削速比,不仅提高了耕作速度,又使得晌败链田块满足种植要求。

(5)前进速度选择

旋耕机前进速度选择的原则是满足碎土和沟底平整的要求,即要保证耕作质量,又要充分发挥拖拉机的功率,达到高效、优质、低耗的目的。在一般情况下,旋耕时前进速度为8km/h。

技术参数:

本项目为橡胶履带行走结构,利用不同刀片的旋转和履带前进的复合运动进行碎土作业或起垄作业的耕整地机具。它由罩壳、动力、行走底盘、变速箱总成、旋耕机、挂接刀滚总成(配有不同的刀片)、旋耕泥板、液压、操作、电器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1.配套功率(kW):30-75kW

2.耗油量(kg/h㎡):≤17.6

3.耕幅(mm):1300-2300

4.耕深(㎝):旱耕≥8 水耕≥8

5.旋耕刀形式 IT245和起垄专用刀片

6.碎土率(%):≥50

7.耕后地表平整度(㎝):≤5

8.纯工作小时生产率(h㎡/h):≥0.32

9.刀轴转速r/min 280-330

市场竞争力及发展前景:

我国农业机械化呈现稳步发展态势。全国农机作业市场需求较旺,机收耕地面积逐年增长,致使一些高性能的旋耕机械备受市场青睐。政府在推进农业化现代的过程中,相继出台了扶持农民购买农机以及开展农机作业服务的鼓励政策和措施,如实施农机补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从而刺激了农机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

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民择业计划与收入不断增加,一些农民已具备较强的经济支付能力,对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愿望就更加迫切。一台售价5.7万的旋耕机,一般农户或2-3户合伙集资完全可买的起,他们购机除满足自耕外,还可进行盈利性耕作服务,旋耕机使用时间长,季节性要求不像收割机那么强,一年从春耕到冬耕至少可耕地1000亩,耕地一般收费每亩100元左右,毛收入就达10万元以上,一年完全收回成本,相对于收割机来说,见效更快。由于农户买的起,用的上,划得来,所以市场需求已愈来愈大。按一台旋耕机每天耕地30-40亩计,一年工作30天左右约可耕作900-1200亩,譬如常德地区水稻种植面积768.23万亩 ,需要旋耕机7000台;湖南省水稻种植面积6000多万亩,则需旋耕机6万余台,同样的,长江以南各省对履带自走式旋耕机的需求量,也具有与湖南相近的市场容量,还有东北水稻生产区,对履带自走式旋耕机需求更大,现阶段全国农机年销售量800万台,其中耕作机械近500万台,履带自走式旋耕机可替代大部分传统耕作机械,竞争优势明显,按10%市场容量计算年需求量也达到50万台,市场十分巨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