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水泥是怎么生产的?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9-03 01:32   点击:227  编辑:admin   手机版

水泥是怎么生产的?

水泥的制作方法和流程:

1、 破碎及预均化

(1)破碎 水泥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原料要进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及煤等。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粒度较大,硬度较高,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厂的物料破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2)原料预均化 预均化技术就是在原料的存、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堆取料技术,实现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场同时具备贮存与均化的功能。

2、生料制备

水泥生产过程中,每生产1吨硅酸盐水泥至少要粉磨3吨物料(包括各种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据统计,干法水泥生产线粉磨作业需要消耗的动力约占全厂动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占30%以上,煤磨占约3%,水泥粉磨约占40%。因此,合理选择粉磨设备和工艺流程,优化工艺参数,正确操作,控制作业制度,对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具有重大意义。

3、生料均化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稳定入窖生料成分是稳定熟料烧成热工制度的前提,生料均化系统起着稳定入窖生料成分的最后一道把关作用。

4、预热分解

把生料的预热和部分分解由预热器来完成,代替回转窑部分功能,达到缩短回窑长度,同时使窑内以堆积状态进行气料换热过程,移到预热器内在悬浮状态下进行,使生料能够同窑内排出的炽热气体充分混合,增大了气料接触面积,传热速度快,热交换效率高,达到提高窑系统生产效率、降低熟料烧成热耗的目的。

(1)物料分散

换热80%在入口管道内进行的。喂入预热器管道中的生料,在与高速上升气流的冲击下,物料折转向上随气流运动,同时被分散。

(2)气固分离

当气流携带料粉进入旋风筒后,被迫在旋风筒筒体与内筒(排气管)之间的环状空间内做旋转流动,并且一边旋转一边向下运动,由筒体到锥体,一直可以延伸到锥体的端部,然后转而向上旋转上升,由排气管排出。

(3)预分解

预分解技术的出现是水泥煅烧工艺的一次技术飞跃。它是在预热器和回转窑之间增设分解炉和利用窑尾上升烟道,设燃料喷入装置,使燃料燃烧的放热过程与生料的碳酸盐分解的吸热过程,在分解炉内以悬浮态或流化态下迅速进行,使入窑生料的分解率提高到90%以上。将原来在回转窑内进行的碳酸盐分解任务,移到分解炉内进行;燃料大部分从分解炉内加入,少部分由窑头加入,减轻了窑内煅烧带的热负荷,延长了衬料寿命,有利于生产大型化;由于燃料与生料混合均匀,燃料燃烧热及时传递给物料,使燃烧、换热及碳酸盐分解过程得到优化。因而具有优质、高效、低耗等一系列优良性能及特点。

4、水泥熟料的烧成

生料在旋风预热器中完成预热和预分解后,下一道工序是进入回转窑中进行熟料的烧成。

在回转窑中碳酸盐进一步的迅速分解并发生一系列的固相反应,生成水泥熟料中的 矿物。随着物料温度升高近矿物会变成液相,溶解于液相中的 和 进行反应生成大量 (熟料)。熟料烧成后,温度开始降低。最后由水泥熟料冷却机将回转窑卸出的高温熟料冷却到下游输送、贮存库和水泥磨所能承受的温度,同时回收高温熟料的显热,提高系统的热效率和熟料质量。

5、水泥粉磨

水泥粉磨是水泥制造的最后工序,也是耗电最多的工序。其主要功能在于将水泥熟料(及胶凝剂、性能调节材料等)粉磨至适宜的粒度(以细度、比表面积等表示),形成一定的颗粒级配,增大其水化面积,加速水化速度,满足水泥浆体凝结、硬化要求。

6、水泥包装

水泥出厂有袋装和散装两种发运方式。

扩展资料

水泥按用途及性能分为:

(1)通用水泥: 一般土木建筑工程通常采用的水泥。通用水泥主要是指:GB175—2007规定的六大类水泥,即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2)专用水泥:专门用途的水泥。如:G级油井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

(3)特性水泥:某种性能比较突出的水泥。如:快硬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膨胀硫铝酸盐水泥、磷铝酸盐水泥和磷酸盐水泥。

水泥按其主要水硬性物质名称分为:

(1)硅酸盐水泥,即国外通称的波特兰水泥;

(2)铝酸盐水泥;

(3)硫铝酸盐水泥;

(4)铁铝酸盐水泥;

(5)氟铝酸盐水泥;

(6)磷酸盐水泥

(7) 以火山灰或潜在水硬性材料及其他活性材料为主要组分的水泥。

水泥按主要技术特性分为:

(1) 快硬性(水硬性):分为快硬和特快硬两类;

(2)水化热:分为中热和低热两类;

(3) 抗硫酸盐性:分中抗硫酸盐腐蚀和高抗硫酸盐腐蚀两类;

(4) 膨胀性:分为膨胀和自应力两类;

(5) 耐高温性:铝酸盐水泥的耐高温性以水泥中氧化铝含量分级。

篦冷机的冷却风如何利用?

一线篦冷机15台冷却风机是按原设计配套的,在回转窑产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达到5500t/d以上运行时,篦冷机的冷却能力明显不足。在生产中,操作上不断对料床、熟料结粒的调整优化,将15台篦冷风机全速运行,且阀门开度基本100%的情况下,仍无法满足熟料冷冲罩友却要求。出窑熟料温度仍高达200℃左右,尤其是在夏季生产,熟料温度更高;按生产设计技术要求出窑熟料温度应该是环境温度加65℃,合理的熟料温度应该是90℃~100℃,熟料实际比设计高100℃;还有大量的热量被熟料带走未被回收利用,造成能量的浪费,增加了熟料的煤耗。

对于设置有窑头AQC炉余热发电的系统,对篦冷机的冷散槐却效率要求更高,不但要提高二次风和三次风的风温,而且AQC炉的废气温度和风量要足够。由于篦冷机冷却效果不好,冷却空气不能与熟料充分进行热交换,大量的热量随熟料被带走,不但闷闭增加了回转窑的煤耗。而且降低了废气中的热焓,余热发电量也相应降低。一线余热发电设计能力为7000kW/h,平均发电量约6000kW/h,很难达到6500kW/h以上运行,吨熟料发电量只有23~24kW/t,长期处于较低负荷运行,没有达到能源综合利用,造成能源巨大浪费。熟料的冷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急冷效果,即篦冷机一段高温回收区的淬冷,在高温回收区采用充气梁和阻力篦板,改善了冷却风的分布,增强熟料急冷。

进料端采用了先进的KID系统及脉动供风,使出窑高温熟料快速冷却,提高了熟料的强度和易磨性,彻底消除堆“雪人”及“红河”现象对篦板的毁坏,提高设备运转率;优化的篦床分区供风,精确控制各冷却区域的用风量,最终达到高效冷却,获得高的热回运扰收效率,节能效果显著;摆动补偿器能补偿篦床在三维空间的运动,使用寿命长;所有轴承外置,风室内无润滑点、运转可靠;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旁肢旦;高效饥桐新型篦板结构,漏料量极少,减少篦板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拉链机间歇运行,减少故障率、降低电耗;新结构的料封阀,减少空气泄漏。

冷却机通过管道分别与锅炉和回收装置连通,锅炉通过管道分别与冷却机和集尘器连通,回收装置包括余风风机、循环管道和进风管,余风风机通过管道与集尘器连通,且余风风机与循环管道连通,余风风机与循环管道之间设有第一回风阀,循环管道固定连接宴扰有排烟管,排烟管上设有第二回风阀,进风管与循环管道连通,且进风管与冷却机汪祥乎固定连接,进风管上设有热风阀和冷风阀,进风管上还连接有送风机,送风机上端的进风管上连接有温度检测器,进风管设有四组,循环管及进风管采用镀锌钢管制作而成困悉,冷却机与锅炉之间的管道上设有阀门,在排烟管设有第二温度检测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