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请问关于流行病学(疾病筛查的原则是什么)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10-09 21:47   点击:79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请问关于流行病学(疾病筛查的原则是什么)

总的原则是有适当的筛检试验,诊断方法,有效的治疗措施。

二、分离和提纯的原则

①不增:指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减:指应尽可能减少被分离与提纯的物质的损失。

③易分离:指如果使用试剂除去杂质时,要求反应后的产物跟被提纯的物质容易分 离。 ④易复原:指分离物或被提纯的物质都要容易复原。

三、JIT的四个基本原则?

1、均衡化生产

JIT的基础之一是均衡化生产,即平均制造产品,使物流在各作业之间、生产线之间、工序之间、工厂之间平衡、均衡地流动。为达到均衡化,在JIT中采用月计划、日计划,并根据需求变化及时对计划进行调整。

2、采用对象专业化布局

JIT提倡采用对象专业化布局,用以减少排队时间、运输时间和准备时间,在工厂一级采用基于对象专业化布局,以使各批工件能在各操作间和工作间顺利流动,减少通过时间;在流水线和工作中心一级采用微观对象专业化布局和工作中心形布局,可以减少通过时间。

3、资源合理利用

JIT可以使生产资源合理利用,包括劳动力柔性和设备柔性。当市场需求波动时,要求劳动力资源也作相应调整。如需求量增加不大时,可通过适当调整具有多种技能操作者的操作来完成;当需求量降低时,可采用减少生产班次、解雇临时工、分配多余的操作工去参加维护和维修设备。这就是劳动力柔性的含义;而设备柔性是指在产品设计时就考虑加工问题,发展多功能设备。

4、全面质量管理

JIT强调全面质量管理,目标是消除不合格品,消除可能引起不合格品的根源,并设法解决问题,JIT中还包含许多有利于提高质量的因素,如批量小、零件很快移到下工序、质量问题可以及早发现等。

JIT准时化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核心和目标:

JIT的基本思想是:

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故又被称为准时制生产、适时生产方式。

JIT的核心是:

零库存和快速应对市场变化。

JIT的目标是:

彻底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具体要达到以下目标:

(1)废品量最低(零不良)。JIT要求消除各种引起不合理的原因,在加工过程中每一工序都要求达到最好水平。

(2)库存量最低(零库存)。JIT认为,库存是生产系统设计不合理、生产过程不协调、生产操作不良的证明。

(3)准备时间最短(零切换)。准备时间长短与批量选择相联系,如果准备时间趋于零,准备成本也趋于零,就有可能采用极小批量。

(4)生产提前期最短(零停滞)。短的生产提前期与小批量相结合的系统,应变能力强,柔性好。

(5)减少零件搬运,搬运量低(零搬运)。零件送进搬运是非增值操作,如果能使零件和装配件运送量减小,搬运次数减少,可以节约装配时间,减少装配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6)机器损坏低(零故障)。运用全员设备管理使得设备的损坏达到最低,保持设备的高可动率。

(7)事故降低(零事故)。包含人员事故、设备事故、安全事故等。

JIT的目标简称为上面的7个零,7个零最终归结为零浪费。

JIT生产方式要做到用一半的人员和生产周期、一半的场地和产品开发时间、一半的投资和少得多的库存,生产出品质更高、品种更为丰富的产品。

JIT生产方式考虑的方法是将其看做一个理想的生产方式,不断地追求零库存,零库存可以无限接近,但永远也达不到。这样,就可以不断地降低库存,对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进行改进。经过如此周而复始的优化,将库存降到最低水平,降低库存的手段是减少看板张数。

四、元器件的选择原则/方法!!!

我知道电缆的

推荐给朋友 打印

怎样选择电缆截面积

江西陶波

我国工厂配电没计手册线缆截面选择按负荷特点区别有三种:第一种是长期连续负荷;第二种是断续负载;第三种是短时负载。

1 .小负载电线电缆长期连续负荷截面积选择在进行线缆截面积选择时,一般是先计算作业区设备计算电流,再按计算电流选择截面积,最后进行电压损失检验。计算负荷是一个假想的持续负荷。

其热效应与某一段时间内实际变动负荷所产生的最大热效应相等。所以,在配电设计中,通常采用 30 分钟的最大平均负荷作为按发热条件选择电器设备或线缆的依据。为什么用 30 分钟最大负荷作为计算负荷呢 ? 10mm 2 以上导体发热时间常数 t 一般在 10 分钟以上,导体发热并达到稳定温升所需要的时间约为 30 分钟。所以, 10mm 2 以上截面积导线按计算负荷来选择导线截面积是可行的。

对于 10mm 2 以下的导线,发热时间常数 t 在 10 分钟以内。表 1 为《工厂配电设计手册》 ( 航空工业部第四设计院编 ) 小截面积导线发热时间常数 ( 见本书第 499 页 ) 。

按计算负荷选截面积的理论出发点是 30 分钟才达到稳定温升。大中型截面积线缆发热时间常数 t 在 10 分钟以上, (3 — 4)t 在 30 分钟以上。而小截面积线缆发热时间常数 10 分钟以下。达到稳定温升在 15 — 25 分钟之内,·达到稳定温升的时间比大中型线缆要小很多。所以,按计算电流选择小截面积电缆有不妥之处。

小截面积电缆负载电流不仅要考虑稳定电流,而且要考虑冲击电流对导线温升的影响。

小负载选择线缆截面积流程为:先计算设备计算电流,再按计算电流选择线缆截面积,然后再按此截面积往上增加一个等级,这样选出的线缆截面积才能满足使用要求。

例如, 1 台 3kW 电机,它的额定电流为 6A 。按计算电流选择电缆截面积为: 1 . 5mm 2 × 3 。再往上增加一个等级应为 2 . 5mm 2 × 3 电缆。如用 1 . 5mm 2 × 3 的电缆带 3kW 电机则偏小。笔者在电气设计中均用此法,设计项目安全可靠,经济性也好。

2 .频繁启停超短时小负载线缆面积选择断续和短时工作用电设备其截面积选择依据是:长期负载下允许载流量乘以校正系数 Kj 。校正后的截流量,应不小于用电设备在额定负载持续率下的额定电流或短时电流。

( 1 )断续负载 F 的校正系数

当工作时间 T > 4t 或两次工作时间之间的停止时间小于 3t 时,校正系数取 1 。

从上述两个 Kj 计算式可知, Kj 均大于 1 。就是说校正后载流量会增大。一些特别负载不适用断续负载和短时负载定义。航空工业部第四规划设计院编《工厂配电设计手册》定义断续负载为电焊机等脉冲式工作设备。定义短时负载为:电动机工作时间分 10 、 30 、 60 和 90 分钟四种。我国的供电设计手册都是这样定义的。

但在一些特定场合,上述定义则不适用,如钢铁企业有一种负载,则不能按上面定义计算。炼铁厂上料到高炉的焦炭、烧结矿、球团矿都存在大量灰分。

如果不过筛就直接把料拉到高炉中去,会降低高炉的透气性,使生铁产量下降。所以炼铁厂会把这些原料过筛后,再拉到高炉。完成过筛任务的是振动筛。一台振动筛有 2 台电机。电机功率有 0 . 75W 、 1 . 5kW 、 5 . 5kW 、 7 . 5kW 四种。

这些振动筛工作时间只有 1 分钟左右,停机时间 45 秒。振动筛供电电缆频繁受交流电流冲击。交流电机启动电流为额定电流 4-7 倍。如果把振动筛归类到短工作制来选电缆截面积,会出现所选截面积偏小,影响电缆安全稳定。其炼铁厂 4 号高炉中修技改,一台 5 . 5kW × 2 烧结振动筛,在设计选截面积时,一位年轻工程师设计选的是两根 1 . 5mm 2 × 3 的交联电缆。当时,笔者觉得偏小,但其说是按电工手册选的没问题。查手册载流量为 13A 。电机额定电流为 11A 。表面上看没问题。高炉炼铁生产后,没用多久就烧毁了。那么女口何选择这种超短时工作频繁启停的电机负载线缆载面积表 1 空气中敷设塑料铜芯电力电缆在短时负载下载流量及发热时间常数 t 呢 ? 设计手册和高等学校工厂供电教科书中均未提及。国际铜业协会 ( 中国 ) 建筑导线促进项目主编的《电气信息快递》 2006 年第 2 期 洪滨 先生所作《关于智能建筑物负荷预测和计算负荷的分析》就有“时间很短的尖峰电流是不能使导体达到最高温度的”,大多数电气工作者都有这种思想。问题是这个尖峰电流不是一次性作用线缆,而是连续不断地冲击线缆。这种尖峰电流一般为 7 倍额定电流。我们在面对这种特殊负荷时,必须考虑电动机启动电流。对于这类负载选择线缆载面积比较好的方法应是按电机定子线圈直流电阻 R ,交流电抗 X ,建立一个电机启动电流过渡过程公式,对其积分再累加稳定电流,再求出平均电流,用平均电流来选择线缆截面积。期待有新的设计手册定性定量给出数据。笔者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出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法: 7 倍额定电流乘以 30 %,用得到的电流来选择线缆截面积。例如: 5 . 5kW 振动筛电机按此方法选择截面积如下: 11 × 30 % = 23A ,选 4mm 2 × 3 电缆。它的额定载流量为 25A 。按这种方法所选超短时频启停电机负荷电缆截面积完全能经受启动电流冲击和频繁启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