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化肥生产工艺有哪些?

281 2023-01-07 09:35 窦娥    手机版

一、化肥生产工艺有哪些?

现代化肥包括氮肥(尿素、碳酸氢铵等)、磷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钾肥(氯化钾、碳酸钾等)、复合肥(磷一铵、磷二铵、硝酸磷肥、硝酸钾等)、复混肥料(各种有机+无机肥料混合造粒)。各种肥料生产工艺差别很大,你可查阅各种书籍和手册(下面介绍一种)。

二、尿素的生产过程以及成分

1、尿素是由碳、氮、氧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又称脲(与尿同音)。其化学公式为

CON2H4、(NH2)2CO

CN2H4O,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为

Carbamide。外观是白色晶体或粉末。它是动物蛋白质代谢后的产物,通常用作植物的氮肥。

2、尿素的生产过程:二氧化碳经净化和压缩后,与氨一起送入尿素合成塔,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合成尿素,的氮氢混合气压缩到高压,并在高温、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合成为氨。脱碳解吸出来的换、二次脱硫、脱碳、精脱硫、甲醇、烃化等工艺将气体净化,除去各种杂质后,将纯净原料煤利用蒸汽和空气为气化剂,在煤气发生炉内产生半水煤气。

三、CO2气提法尿素生产工艺如何降低氨耗 详细�0�3

降低氨耗的法方有很多,但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原料气氨和二氧化碳的纯度 2、优化高压系统的工艺条件,尽可能提高二氧化碳转化率,减少氨防空带来的损失 3、配置合理的氨/碳比和水/碳比,减少低压系统负荷,减少系统加入的水量 4、水解解吸要优化操作,尽可能使工艺冷凝液达标,减少工艺冷凝液中带走的氨和尿素 5、蒸发和造粒系统工艺指标要达标、优化,减少粉尘的产生,有粉尘洗涤系统的要使洗涤充分。 尿素装置氨损失主要有以下途径: 1、排出的废水中夹带的尿素和微量游离氨,如果没有深度水解,废水氨含量一般低于0.7% (w),当然还要加上废水中以尿素形式损失的氨。如果有深度水解,废水中氨和尿素含量 一般低于30mg/L,目前先进的工艺装置NH3+尿素能达到5mg/L 以下。 2、随产品带出的游离氨,这些氨大部分要在尿素造粒、输送、包装、贮运过程中损失掉。 3、尿素造粒、包装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要带走一部分氨。 4、尿素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水溶液全循环法主要以尾气吸收塔尾气、蒸发喷射器尾气、碳 铵液槽及尿液贮槽尾气等方式排出来,而 CO2 汽提法则从常压吸收塔、低压吸收塔、蒸发 这部分废气。 5、在尿素蒸发过程中,容易产生缩合物,附着在蒸发设备上。因缩合物不溶于水,只有在 停蒸发时清洗去除,这也要造成氨的损失。 6、跑冒滴漏损失。尿素装置决大部分工序都接触到氨,所以容易发生氨的跑冒滴漏,当然 损失的多少和各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关 尿素装置属于化肥厂工艺装置尾部,影响停工因素较多,开停车难以避免,国外也是这样。 当然减少开停工次数是最简单的也是最有效的降低氨耗的理想途径。除此之外还要设 不能替代时能否回收这部分放空氨?要减少停工排放损失,比如尿液槽顶部气相、氨水槽气 相能否集中回收气氨或者从烟囱回收?能否增加尿液储罐延长蒸发系统及其以后的故障处 理时间,并增加保温效果(有很多方法)?能否增加氨水储槽以接受停工造粒时的氨水,不 正常生产时的优化就不说了,上面说了很多。只是看到不少CO2 汽提法厂家的中压吸 收系统放空尾气中氨含量过高,使用造粒塔造粒的厂家,尾气粉尘夹带严重,很多都在 150mg/Nm3 以上,能否攻关设法回收?还有皮带运输、包装损失。还有的厂家卖地脚尿素、 清塔尿素和清仓尿素不计入产品尿素产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氨耗。

四、车用尿素水是怎么生产的?

车用尿素的生产就是超纯水加专用车用尿素,是32.5%的车用尿素和67.5%去离子超纯水,在车用尿素国家标准(GB29518-2013)中,它的密度、折光率、碱度、金属离子、阴离子、杂质等含量都有严格要求。

车用尿素液生产流程: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EDI系统→超纯水储罐→物料储罐→均质系统→初过滤系统→脱色系统→提取→提纯→成品。

扩展资料:

车用尿素溶液是无色、透明、清澈的的液体,浓度在31.8%-33.2%之间,用于还原氮氧化合物。目前使用的车用尿素溶液一般由32.5%高纯尿素和67.5%的去离子水组成。

AUS32由32.5%高纯度尿素和净化水制成的尿素溶液,样子清澈,不含毒素,使用安全。这是一种非爆炸性,非易燃和对环境不会造成损害的溶液。

AUS32归属为可输送液体的最低风险类别,既不是燃料,也不是燃油添加剂,然而重型车辆都需要它在专门配置的存罐内进行脱硝操作。加注AUS32就等于加油一样简单,就算把AUS32溅在手上,只是用清水冲洗便可。

参考资料:车用尿素_百度百科

车用尿素的生产就是超纯水加专用车用尿素,是32.5%的车用尿素和67.5%去离子超纯水,在车用尿素国家标准(GB29518-2013)中,它的密度、折光率、碱度、金属离子、阴离子、杂质等含量都有严格要求。

车用尿素液生产流程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EDI系统→超纯水储罐→物料储罐→均质系统→初过滤系统→脱色系统→提取→提纯→成品。

SCR方案在国Ⅳ柴油车尾气排放处理系统中具有明显优势,而车用尿素是SCR方案的必需添加剂。车用尿素溶液最早在欧洲使用,称为Adblue,北美称为DEF(Diesel Exhaust Fluid,即柴油机尾气处理液),随着国内对于环境治理逐渐严格,柴油车国四排放标准被各城市逐步推行,车用尿素的需求或现井喷。

车用尿素是32.5%的车用尿素和67.5%去离子超纯水,车用尿素国家标准(GB 29518-2013):

尿素含量(质量分数)% 31.8~33.2;密度(20℃)/(kg/m) 1087.0~1093.0;折光率(n)1.3814~1.3843;碱度(以NH3计)(质量分数)% ≤0.2; 缩二脲(质量分数)/% ≤0.3;甲醛(以HCHO计)/(mg/kg) ≤5;不溶物/(mg/kg) ≤20;磷酸盐(以PO4计)≤0.5(Ca)/(mg/kg) ≤0.5; 铁(Fe)/(mg/kg) ≤0.5;铜(Cu)/(mg/kg) ≤0.2;锌(Zn)/(mg/kg) ≤0.2;铬(Cr)/(mg/kg) ≤0.2;镍/(mg/kg) ≤0.2;铝(Al)/(mg/kg) ≤0.5;镁(Mg)/(mg/kg) ≤0.5;钠(Na)/(mg/kg) ≤0.5;钾(K)/(mg/kg) ≤0.5。

扩展资料

SCR方案在国Ⅳ柴油车尾气排放处理系统中具有明显优势,而车用尿素是SCR方案的必需添加剂。随着柴油车国四排放标准被各城市逐步推行,车用尿素的需求或现井喷。

SCR系统包括尿素罐(装载柴油机尾气处理液),SCR催化反应罐。SCR系统的运行过程是:当发现排气管中有氮氧化物时,尿素罐自动喷出柴油机尾气处理液,柴油机尾气处理液和氮氧化物在SCR催化反应罐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污染的氮气和水蒸气排出。

如果不装载柴油机尾气处理液、或纯度不够、或质量伪劣,都会发生车辆发动机自动减速。同时,质量伪劣的柴油机尾气处理液会污染SCR催化反应罐中的催化剂,造成严重后果。

参考资料来源:车用尿素-百度百科

如何正确选择车用尿素 车用尿素溶液是无色、透明、清澈的的液体,浓度在31.8%-33.2%之间,用于还原氮氧化合物。目前使用的车用尿素溶液一般由32.5%高纯尿素和67.5%的去离子水组成。它对汽车排放的尾气有降低污染的作用,而且也可以保养汽车。那么我们在使用车用尿素的时候要注意一些问题。 1、车用尿素使用方法 ◆加注方式:桶装,导流管加注; ◆消耗标准:以重卡车辆配置32升的尿素罐装置为例,车辆每行驶7200公里大约消耗100升尿素,也就是每行驶2300公里需要加注一次; ◆建议加注方式:为避免行车时缺少尿素,建议随车备10升包装的专用尿素溶液1-2桶; 2、车用尿素购买渠道 据了解,目前车用尿素的购买渠道,一是车用尿素厂家自建经销网络,用户可通过尿素厂家在各地的经销商自行购买;二是重卡企业在各地选择配件经销商(区域代理库)进行投放,用户可联系经销商进行购买。 3、车用尿素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 ◆在清洗与尿素相关的配件时,必须使用纯净水冲洗,不得使用自来水; ◆接触尿素不得采用:碳钢、镀锌碳钢、铸铁材料; ◆尿素不能接触的金属或合金:铜、青铜、铅、锌、铝、铝合金、镁、镁合金、焊聊(含铅)、锡; ◆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避免光照和高温,运输温度和储存温度在-5℃~25℃,低于-5℃,应采取保温措施,高于25℃要冷却

车用尿素溶液的生产在没有专用的车用尿素原料的时候生产过程是比较繁琐的,需要使用优等的农业尿素加上超纯水按比例兑,溶解后需要重结晶、褪色、除醛、离子交换,然后再经过多级过滤才能进行成品的罐装。

目前心连心化肥已经生产的有专用的车用尿素原料,使得车用尿素溶液的生产变得非常的简单,只需要使用心连心车用尿素加上超纯水按照比例搅拌溶解然后进行过滤后就可以进行罐装了。大大减少了生产过程。如果楼主想做车用尿素溶液的话可以使用专用的车用尿素原料。减少成本,减少制作流程!

目前社会上有主要有两中工艺:

第一种是尿素生产厂家用尿液直接配液,尿素生产厂家在尿素生产过程中,用熔融尿素液直接按比例配上超纯水直接生产车用尿素水,该种工艺在质量上和成本上都是最优的生产工艺,因尿液不需上塔造粒直接稀释,所以确保产出的成品缩二脲和各项杂质含量都比颗粒再溶解的工艺含量要低。此工艺的代表企业有挪威的雅苒公司和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种是采用专用原料溶解配液,直接用高纯尿素与超纯水按比例加热、溶解、过滤后制成合格车用尿素溶液。此工艺的优点:设备投资门槛低、生产工艺简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