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养殖场禽畜粪便怎么处理才环保?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9-12 01:51   点击:134  编辑:admin   手机版

近年来畜禽养殖业迅猛发展,并逐步形成系列化、专业化生产,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2000年北京市规模化养殖场产生的畜禽粪便为600×104t,加上集约化生产的冲洗水,废水排放量达3000×104t/a。据监测,养殖场废水的COD超标50~60倍,BOD超标70~80倍,SS超标12~20倍,若未经处理就地排放,则将在城市周围形成严重的面源污染。处理好养殖场粪便是保证养殖场合理环境的要求,也是避免污染周围环境和造成公害的法律法规要求,同时合理利用粪便也可变废为宝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1、堆肥-畜禽养殖场粪污的处理方法

堆肥技术是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将作物秸秆与养殖场粪便一起堆沤发酵以供作物生长时利用的一种粪污处理方法。堆肥作为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经过多年的改良,现正朝着机械化、商品化方向发展,设备效率也日益提高。

2、厌氧处理 -畜禽养殖场粪污的处理方法

目前用于处理养殖业粪污的厌氧工艺很多,其中较为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①厌氧滤器(AF)

1969年由Young和McCarty首先提出,1972年国外开始在生产上应用。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引进并进行了改进,其沼气产率可达3.4m3/(m3•d),甲烷含量可达65%。

②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1974年由荷兰著名学者Lettinga等提出,1977年在国外投入使用。1983年北京市环境保护科 学研究所与国内其他单位进行了合作研究,并对有关技术指标进行了改进,其对有机污水COD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

③污泥床滤器(UBF)

是UASB和AF的结合,具有水力停留时间短、产气率高、对COD去除率高等优点。

④两段厌氧消化

1971年由Ghosh 提出,把沼气发酵过程分为酸化和甲烷化两个阶段,并分别在两个消化器内进行。其特点在于消化器内可滞留大量厌氧活性污泥(具有极好的沉降性能和生物活性),提高了消化器内的负荷和产气率。

⑤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USR)

是厌氧消化器的一种,具有效率高、工艺简单等优点,目前已常被用于猪、鸡粪废水的处置,其装置产气率可达4m3/(m3•d),COD去除率达80%以上。

3、好氧处理-畜禽养殖场粪污的处理方法

①曝气

20世纪70年代日本采用好氧间歇曝气技术对养猪废水进行了有效治理,并开发出一系列相关设备。近年来澳大利亚在传统鼓风曝气装置上又开发出简单实用的多种浅层射流曝气装置。总体而言,养殖业污染控制领域中的好氧技术正朝着高效、实用、经济、操作简便的方向发展。

②接触氧化

接触氧化技术早已被用来处理各种不同浓度的有机污水,其本质是利用填料上的微生物对有 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从而实现对污水的净化。英国近年采用接触氧化技术对猪粪浆进行了处理,并开发出结构和性能很好的新型填料,其对COD的去除率达90%以上,对BOD也有较高的去除效果。

③SBR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是基于传统的Fill―Draw系统改进并发展起来的一种间歇式活性污泥工艺,近年来引起许多学者的高度重视,现已被广泛用于城市污水、食品加工废水等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猪粪水经过固液分离、厌氧消化两级处理后进入SBR好氧系统,其对COD的去除率可达70%,对BOD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出水可达标排放。

4、厌氧―好氧组合-畜禽养殖场粪污的处理方法

欲实现养殖业粪污的彻底处置,单凭厌氧工艺尚不能达到对废物的达标排放和利用要求,必须进行深度处理或后续处置,这就需要将好氧与厌氧工艺结合在一起使用,国内一些养殖场已开始注意到这两种工艺结合的优越性。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畜禽养殖大国,畜牧业收入占据了农业总收入的31.3%;产业结构主要由生猪饲养业和蛋禽饲养业构成(两项合计占据了总量的80%);猪、牛、羊等牲畜的年存栏量约10亿头。

畜禽养殖粪便产生量:19亿吨/1999年, 25亿吨/2005年, 27.5亿吨/2007年,折合COD总量:7118万吨/1999年,9365万吨/2005年 ,10312万吨/2007年。2007年我国农村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情况:

1、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

化学需氧量(CODcr)1268.26万吨,总氮(T-N)102.48万吨,总磷16.04万吨,铜2397.23吨,锌4756.94吨。 畜禽养殖粪便产生量2.43亿吨,尿液产生量1.63亿吨。

2、重点流域排放情况

重点流域畜禽养殖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CODcr)705.98万吨,总氮(T-N)45.75万吨,总磷(T-P)9.16万吨,铜(Cu)980.03吨,锌(Zn)2323.95吨。

农村生活污染排放总量大致等同城镇生活污染排放总量,而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约是农村生活污染排放总量的1.5倍。

人畜双重污染早已超出农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广袤的农田遭受着超负荷的有机污染,多数江、河、湖、海已呈现富营养状态。而且畜禽养殖污染排放对大气环境、臭氧层、地下水、公共卫生和人体健康造成的环境影响更无法估量.

农村面源污染对滇池中总氮、总磷含量的贡献率,分别高达43.3%和37.1%。

三峡地区废水排放的COD和氨氮,库区的排放量不足25%,75%以上是影响区和上游区的污染排放造成的,面源对三峡库区水质污染的贡献率高达60%。

据世行调查,中国农村面源污染的COD、氨氮在全部水体污染负荷中各占1/3。 当前, 我国农村环境保护仍然是薄弱环节,而面源污染控制问题尤其紧迫。与点源污染相比,面源污染的时空范围更广,不确定性更强,成分、过程更为复杂,因而加深了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的难度。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对策与技术,

根据地区污染物排放环境要求,选择高效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处理技术即国家重点新产品《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可有效实现稳定达标排放。高效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处理技术即国家重点新产品《导流曝气生物滤池》(CCB)。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使污水在同一个处理池内,完成两次曝气,两次沉淀、两次过滤,解决其它污水处理需要四个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艺流程,特别是在连续进水条件下,实现间隙曝气,活性污泥回流,整个运行没有闲置,其优点较处理其它方法较为突出,处理效果尤为显著。2009年被列为“创新项目”;同年12月又被列为“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201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12年又被列为十二五期间,国家加大投入在城镇、村镇、农村、工业、养殖、以及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脱氮除磷、中水回用等领域中推荐使用、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在我国的北京、山东、河北、贵州、山西、四川、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吉林、河南、湖北、天津、新疆等地已有工程实例,案例涉及生活、医院、化工、屠宰、食品、亚麻、酒精、制药、榨菜等领域的污水处理。大量的应用证明:出水水质CODcr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5.95mg/L;BOD5一般在10mg/L以下,最低3.50mg/L;SS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6.55mg/L。

当然是建立沼气池了,可以节能啊~

或者粪便可以当成人工肥,可以用来养鱼,肥田,浇灌菜地(这个略恶心)浇灌树木~~~~

卖到农村当有机肥最环保

养殖场粪便的处理方法较多,这里主要说下干燥处理、好氧堆肥、沼气发酵以及饲料利用。

1.干燥处理。就是粪便脱水以方便使用,主要有自然干燥和高温快速干燥。自然干燥是利用阳光照晒畜禽粪便进行干燥处理;高温快速干燥则是通过干燥机进行人工干燥。我国常用滚筒式干燥机,能使鸡粪的含水量由70%~75%在短时间内下降至8%以下,但存在烘干机排出的臭气二次污染以及处理温度过高导致肥效较差等缺点。

2.好氧堆肥。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及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根据粪便原料和辅料的特性,根据堆肥要求的碳氮比和水分含量,对粪便和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对堆体中氧气和温度进行适当控制,使粪便快速发酵生产有机肥。这种方法处理粪便的优点在于产物臭气少,且较干燥,容易包装、施用,可作为土壤改良剂或有机肥料应用于农业生产。

3.沼气发酵。根据畜禽粪便中有机物含量高的特点,在一定的水分、温度(35℃~55℃)和厌氧条件下,通过各类微生物的分解代谢,形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可燃性混合气体(沼气),同时杀灭粪水中大肠杆菌、蠕虫卵等。沼气是清洁能源,可作为燃料用于家庭生活,养殖场大量沼气也可进行发电并网;沼渣沼液中含有氮、磷等成分,可作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也可用于养鱼、作物浸种等,沼气发酵是我国目前使用较广泛的粪便处理方法之一。

4.饲料利用。畜禽粪便含有大量未消化的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和矿物质等,其中氨基酸的组成也比较齐全、含量也较丰富,经过加工处理后,可杀死病原菌、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和代谢能、改善适口性,能成为较好的饲料资源。

以上是山东宏发为你解答,希望能帮到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