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科学性的问题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8-02 09:38   点击:87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科学性的问题

1、无土栽培的优点是:不怕营养流失,只用营养液操作简单栽培所需营养液费用低,成活率高。缺点是:容器代价高,适合搞长期投资,但此投资容器得不到充分利用,另外得时刻注意植物的生长情况,无土栽培比有土栽培死亡等待时间更快(这是因为土壤的营养成分可以扩散补给)

2、无土栽培是根据植物需要的微量元素的比例调配成营养液供植物吸收成长。试验是基于外国一名科学家用三年时间试验出:植物的成长不是吸收了土壤,而是吸收了土壤中的元素(通过称量土壤的重量得到的结论)

3、医院里的医药器材全部是按照一次性设计的,并且各种品种的容器形状都是唯一的,一方面是为了方便管理,防止用错药,另一方面是药物需要密闭,药物容器是由国家有关部门统一按照标准消毒后才可用的,二次利用的容器一般密闭性不好。当然,针管之类的东西是怕传染。

4、温室种植原理:太阳光照射到地球时的传输关波为短波,同时向外以红外线的长波辐射方式向空中放热。塑料薄膜和玻璃能让光短波透过,同时又能阻止红外线长波,所以在塑料薄膜货玻璃房内种植植物的生长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而有适宜的而且能持续吸收太阳光。

5、塑料是一种很难分解的聚乙烯有机化合物,其分解周期至少100年,并且可能达到上千年。其破碎形成的塑料微粒很小,但是坚硬无比,随河流汇集到海洋。海洋的动物在进食时将其吃入体内。一部分小微粒渗入动物体内,在动物体内聚集,通过食物链的作用,在高级的动物比如猫、狗、老虎、狮子、人等体内大量聚集,造成血液循环受阻、排泄不畅,引发不可阻挡的心血管疾病 ,动物灭绝。当然直观上它是白色的,我们视野中也不好看,但这只是表面的。

回答完毕

二、云南铬污染致地下水六价铬超标242倍,仍用于农田灌溉,六价铬的危害有多大?

国际铬发展协会(ICDA)1992年出版了关于“铬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指南”之后进行了两次修订,2001年12月发行了第三版。此文件明确指出铬酸盐生产厂及铝热法制金属铬的铁合金厂(以下统称铬盐厂)生产过程的健康、安全与环境问题。

这两类工厂均以铬铁矿为原料,经碱性氧化制得铬酸钠,铬盐厂将铬酸钠加工成重铬酸钠、铬酐、碱式硫酸铬、氧化铬绿和其它铬化合物,铁合金厂将铬酸钠制成氢氧化铬、氧化铬和金属铬。生产过程中不仅有大量六价铬的半成品及成品,而且中国由于仍用有钙焙烧工艺,且连续化、密闭化和自动化水平很低,使含铬酸钙等六价铬的废渣、废液、粉尘和烟雾充斥车间和厂区,危及工人健康,破坏环境。

铬的毒性主要是六价铬,六价铬的毒性来源于其强氧化性引起的对有机体的腐蚀与破坏。“铬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指南” 指出:“对职业健康最有影响的是六价铬化合物”。

Korallus在“铬化合物职业健康、毒物学和生物学监控,文中引用了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学会(NIOSH)和前西德研究委员会(DFG)关于判断铬化合物致癌性的分类标准。按照1975年NIOSH提出六价铬化合物致癌性的分类,非致癌物包括氢、锂、钠、钾、铷、铯、铵、钡的铬酸盐和重铬酸盐,除此之外的六价铬盐为致癌物。

中国GBJ1—72规定车间空气中铬最高容许浓度(Cr 以Cr2O3计)为0.05 mg/m。。GB4280-84规定,铬盐厂铬渣必须将水溶性Cr。 (以下无论六价铬还是三价铬一律以Cr计)降至5 mg/kg后方可投海、填坑;每吨红矾钠废水排出量5 t,经治理将水溶性Cr 降至0.3 mg/L后方可排放。

中国和美国均规定饮水中铬最高值为0.05 mg/L。中国GB 5085.3~1996“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规定:用10倍质量水浸取8 h后,浸出液中六价铬浓度超过1.5 rng/L即是具有浸出毒性的废物。

目前,中国有20余家铬盐厂,另有10余家以红矾钠为原料生产铬酐和氧化铬的小厂,铬酸钠年产量已超过22万t,铬渣年排放量约45万t,有相当量含铬三废未经解毒即行排放,一些铬盐厂的安全、保健和环保工作不符合要求,与前述要求相去甚远。要彻底解决铬盐厂的安全、卫生与环境保护,必须从工艺、工程等多方面人手对铬盐厂进行深度技术改造,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实现连续化、自动化、密闭化,强化工业卫生与公害防治,实现清洁生产。

三、求一篇七年级地理小论文,700字左右

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全国已建立了25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二、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缺乏综合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基本是以单一灾种为主、分部门管理的模式,各涉灾管理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由于没有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各灾种之间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联动,造成了许多弊端,如缺乏综合系统的法规、技术体系政策与全局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缺少系统的、连续的防灾减灾思想指导,不利于部门之间协调;缺少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技术系统;缺少专门为灾害救援的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体系;信息公开和交流渠道不顺畅;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学决策评估支持系统与财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响防灾减灾实效。

2.投入不足 资金渠道单一

全国每年投入到防灾减灾科技研发和应用的经费十分有限,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购置、防灾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防灾减灾科研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由于防灾减灾科研具有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近期经济效益,很难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主动投入,造成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和技术推广滞后。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广的中间环节与适合防灾减灾工作规律的运行机制,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一些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不足10%,严重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