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梨树栽培要想产量好、品质高,花期过后要怎么做?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9-03 00:15   点击:223  编辑:admin   手机版

梨树的大部分品种不能自花结实,为了提高坐果率,在建园时人为的配置了足够数量的授粉树,使得梨树自然坐果率大大提高。然而,梨单株坐果过多,易造成果实个小,品质下降,严重时可造成树体养分过度消耗,导致树势衰弱,花芽分化不良等不良后果,影响来年产量,严重时还会出现大小年现象。这个道理虽然很简单,但许多果农朋友在实际管理中,却往往对此重视不够,留果过多,造成商品果率低,丰产而不丰收。因此,在实际栽培中,可通过疏果保证梨树合理负载,同时,采用套袋技术,提高果实的品质,进而实现梨果的丰产、稳产和优质高效。

一、及时进行疏果管理

利用疏果技术,可以使梨树树体负载合理,调节生长与结果的矛盾,为梨树最终获得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1、疏果的时间

梨树疏果应在落花后两周幼果开始明显膨大时进行,15~20天内结束。在北方地区,一般4月中下旬开始,5月中旬以前完成。疏果应尽可能提早,时间越早,节省营养越多,过晚会影响果实质量,浪费养分和抑制花芽分化。

由于梨生理性落果较轻,所以要一次疏果到位。需要确定的是,疏果时间的确定应根据不同的品种、树势、地域灵活掌握。早熟品种和结果量大的品种,疏果应该提早进行,而且应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疏完,以减少树体养分消耗。

2、确定留果量

确定留果数量的方法很多,但是在实际的生产栽培中,最易于被果农接受和掌握的是枝果比法和果实间距法。下面,就给广大的果农朋友重点介绍这两种方法:

(1)果实间距法

果实间距法是以幼果之间的距离来确定留果的方法。它是依据品种和果实的大小来掌握,在梨树生长正常的情况下,小型果如鸭梨等,可以掌握在20厘米左右留一个果;中型果像黄冠梨可以掌握在25厘米左右留一个果;大型果像雪花梨,可以掌握在30厘米左右留一个果。这样,全树留下来的果实分布比较均匀,生长正常,大小一致,这种方法直观、简单,容易掌握,是生产中最常用的方法。

(2)枝果比法

枝果比法是按照梨树树枝和果实的一定比例来确定留果数量,它是根据梨树的品种而确定。在梨树生长势正常的情况下,小型果和中型果品种一般一般每3个枝留一个果;大果型品种一般每3~5个枝留一个果。对于树势比较弱,管理水平差的梨树,适当增加枝果比树数。反之,适当降低枝果比数。

另外,留果时还要根据不同果园的管理水平、不同树势、不同品种、综合运用枝果比、间距法等方法进行疏果。

3、疏果方法

梨树果实的果梗长而粗、果型长圆形的幼果,成熟后果实个大,品质好;果梗短,果型偏圆形的幼果,成熟后果实个小、品质差。因此,疏果时要选留果梗长而粗、长圆形果形正、无病虫、无机械伤的幼果,疏除果梗短、偏形果、畸形果和小果等。

梨为伞房花序,一般每个花序有5~7个果,而第2~4位序的果实果型长圆,整齐一致,其果柄长而粗,营养状况良好,成熟后果个大、果心小、果型周正、品质好。因此,应选留第2~4位序的一个果,疏除其它果。此外,直立生长的果实在膨大后,果梗容易折断,应尽量选留横向着生的果实,多留枝条下方位和侧方位的果实,疏除枝条背上的幼果。果台副梢是由果台及着生果实部位的瘤状膨大部分抽生的新枝,为果实生长提供养分。为保证果实正常生长,应留下有果台副梢的果,去除无果台副梢的果。

疏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疏果和留果的原则是:壮枝多留、弱枝少留;直立枝多留、下垂枝少留;树冠上部外围多留、树冠下部内腹少留。

在给梨树疏果时,果农朋友要注意,果台副梢是为相近的果实以及整个枝干来提供养分的基础,同时也是形成来年结果枝和花芽的基础,所以,在疏果时要保留果台副梢。另外,果实和果柄不能够同时去掉,因为果柄去除后会在枝节上产生伤口,伤口恢复会消耗树体的养分,从而影响到果实的生长。

二、及时给果实进行套袋

对梨果进行套袋管理,不仅可以减少病虫害,降低果实腐烂率,减少日烧果,还可以降低农药对果实的污染,套袋后的梨果,果面细嫩光洁,肉细汁多,果实品质可以得到明显改善,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1、果实套袋的选择

梨果实袋一般分为单层袋、双层袋和三层袋。单层袋一般是用白色、黄色不等的原色纸做成,它没有内黑纸;双层袋的外层袋一般是黄色至褐色,内层有内黑纸;三层袋的外层一般是黄色或褐色的复合纸,内层黑纸,最里层为无纺布或者绵纸。不同的梨袋由于它的颜色、透光率、透气性不同,对果实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梨果实袋会影响果实的大小、果面光洁度、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风味等,具体选择那一种纸袋,应根据梨树的品种、生产效果及经济情况而定。

进行套袋时,选择透气性和遮光性较好,经风吹雨淋后不易变形,破损、脱落,雨后容易干燥,纸质柔软的果袋。梨的品种不同,对梨果实袋的纸质、纸层和颜色的要求也有所不同。绿皮梨品种以选用单层果袋为宜;红皮品种以选用双层果袋为宜;褐皮梨品种则选用三层果袋为最好。对果皮表面果点较大且较密的品种,最好选用遮光性强的纸袋。

2、套袋时间

套袋时间对果实外观和坐果率都有一定的影响。套袋过早,果柄比较细弱,抗风力差,容易造成大量落果,套袋过晚,对果实外观的改善效果就会下降,锈果率和锈果面积都会明显增加。套袋的最佳时间是在落花后的20~45天开始套袋,在北方地区一般要求在5月底完成套袋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雨天或露水未干、傍晚有露水时不宜套袋;在气温较高,光照较强的晴天,套袋以上午八点半至十一点半和下午两点至六点为宜。

3、套袋前管理

为保证套袋效果,有效防止梨木虱、康氏粉蚧、梨黄粉虫以及黑心病等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套袋前5~7天,在当地植保部门专家指导下,有针对性的喷施一次杀菌杀虫剂,避免将病菌、害虫套入袋内。在喷药时,重点要喷果面,并注意喷洒树干,要以干后及时进行套袋。若套袋时间超过7天或套袋期间遇有降雨,应重新喷药。

4、套袋方法

选定幼果后,左手拖住纸袋,右手把袋口撑开,用手往上拖一下袋底中部,使袋体膨胀,袋底两角的通气放水孔张开,手持袋口下2~3厘米处,袋口向上或向下将果实套住,使幼果处于袋体中央,果柄居于袋的开口基部,再将袋口按折扇方式从两边向中部果柄处挤折,最后将孔丝折回,扎紧袋口。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把袋口封严,但也不要过分用力,以防损伤果柄,影响幼果生长发育。套袋完成后,应做到使全袋膨起来,两底角的出水气孔张开,使幼果在袋内悬空,以防止袋体摩擦果面。

5、套袋注意事项

对梨果套袋时,要注意以下5个方面:

套袋时尽量不要用手摸幼果,因为手摸幼果时,容易擦伤果面,使蜡质层变薄,将来容易产生果锈,影响果实的外观质量。

套袋时一定不要将叶片套入袋内。一方面是影响光合作用,另一方面是叶片在袋内遮光,使得将来果实的颜色不一致,外观质量差。

套袋时要将全树的果都进行套袋,不要套一半,留一半,因为套袋果跟不套袋果的管理方式是不一样的,比如病虫害的防治,套袋后可以减少杀菌药用药次数,为了利于管理,应该进行全树、全果园套袋。

套袋时一定要把梨果实放在纸袋的正中央,不要将果实套在袋子的偏一侧,如果偏一侧,果实长大之后容易将袋体撑破。

套袋时要按照先上后下,先内后外的顺序进行,以防止人在树体内转动时候将袋碰掉,造成落果,影响产量。

在梨树的栽培管理中,疏果与套袋虽然是两个比较细小的环节,但对梨果实最终的产量和品质形成却有重要影响,而且这两个环节在具体实施中技术性比较强,因此,果农朋友在实际管理中一定要注意细节的处理,为最终的高产和优质打好基础。

在花期,要注意保花保果,开花前后可以叶面喷施含有机酸的硼钙叶面肥,同时补充了硼钙,促进花器官形成,更好的促进花芽分化完成,花芽完成,坐果才好,才能提高坐果率,同时也要注意疏花疏果,避免引起果小、大小年的问题。

在幼果期,叶面再喷施一次硼钙肥,配合地下冲施平衡型悬浮碳水溶肥,满足幼果的生长需求,更好的促进果实健壮生长、提高品质,补充了足够的钙,还能减少落花落果。

在果实膨大期,用高钾型的水溶肥,补充磷钾,促进膨大的同时,增加甜度,提高梨子口感,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