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土鳖虫养殖管理咋管理才最好?要是到冬天得咋管理?

212 2022-12-08 05:57 贡园    手机版

管理方面一般采用卵鞘孵化盆,幼虫坑、中虫坑、成虫坑,这样分盆坑饲养适合地鳖虫的采食与生长,成活率高,又便于管理与采集,是一套理想的管理方法。在夏秋季节,空气干燥,坑盆内饲养土中的水分易蒸发,这时可以多喂些青饲料,并且经常洒水保湿,也可以增放一些略潮的饲养土;多雨季节,饲养土则宜略干一些。为了保证饲养土的清洁卫生和地鳖虫的生长发育,可以每隔半个月左右,清理表面饲养土2厘米,再加点配制好的饲养土进行饲养。至于冬季孵化土元的方法有两种金尊科技的专家说:一是煤油灯加温法,二是自制小型孵化箱。

鳖要怎么养?

一、幼鳖培育
稚鳖培育一般用较小的水泥地(面积为10~20平方米),底铺细沙,密度根据各地的水温及饵料情况灵活掌握。一般为30~50只/平方米。稚鳖饵料的要求做到四个字——精、细、软、嫩,要易消化,如水蚤、丝蚯蚓,打磨成浆的肝脏、蛋黄、鱼肉等。5天后可掺配投喂含蛋白质较高的鳗鱼配合饲料,每天投喂量为鳖总体重的5%左右。
稚鳖期鳖体幼嫩,活动力不强,加之不久将进入越冬期,很容易在越冬期中大量死亡,因此是较难养的阶段。但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可提高稚鳖的成活率。
二、场地

1.养鳖池应建造在阳光充足、环境安静之处,避免受到惊吓,有利于鳖的生长。
2.养鳖池的土质应为粘土或壤土,有利于保水,如用易渗漏的沙质土地,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
3.水源水质必须良好、洁净,没有受到工业、农田农药污水的污染。河、湖、水库的水最好,井水要通过晒水池提高水温,如使用已污染的水养鳖,必将前功尽弃。
4.鳖场应靠近饲料源,如附近有肉类、鱼类加工厂或水生动物资源(螺蚌等)丰富的地方等,可利用其内赃等废弃物及鲜活天然饵料养鳖,降低成本。在设计养鳖池时,应根据养殖对象(亲鳖、稚鳖、幼鳖、成鳖)的不同而分别设计。
三、温室培育

1 自繁自育稚鳖 自繁的稚鳖出壳后,经短暂培育即进入温室,能很快完成适应期,进入正常生长状态。稚鳖开食早,生长快,成活率高。
2 注意消毒方法 稚鳖入池前要消毒,目前常用消毒方法有:5%食盐水或5×10-6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0分钟。注意禁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高锰酸钾杀伤性能强,浓度稍高,易烧伤鳖体。
3 放养规格和密度 稚鳖人池规格要求达到10克/只以上,这样的稚鳖人池后生长快,抗病能力强。每平方米放养18~20只,密度不宜过大,否则就会互相残杀,影响成活率。放养时要求强弱分开,同一池鳖要求规格均匀,一次放足。
4 池水不宜过深 温室池水深控制在30~40厘米深较适宜,水过深,甲鱼从底层到水面吃食、呼吸、游动距离长、频繁活动,消耗体力多,影响生长。
5 移放水葫芦 温室池移放水葫芦,可以改善甲鱼栖息环境,减少外界干扰,净化水体。同时,水葫芦根须多,再生能力强,是甲鱼喜食植物饵料之一。
6 利用光合细菌调节水质 温室内空气不流动又以投喂全价饵料为主,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残饵、排泄物增多,极易败坏水质。如频繁换水,或加大换水量,易使甲鱼受到惊吓,影响生长。如使用光合细菌,就能有效改善水质,促进天然饵料生物生长繁殖,减轻水质污染。
7 增加投饵次数 在总投饵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投饵次数,减少每次投饵量,使甲鱼始终处于半饥饿状态,能提高甲鱼摄食量,饵料利用率和转化率。一般日投饵4~6次为宜。
8 保持环境安静 甲鱼有喜静怕惊的生活习性,日常投饵要有固定时间,动作要快,时间要短,避免闲杂人员人温室,整个饲养期间,不要随意移动甲鱼。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