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铸件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8-31 02:16   点击:97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铸件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铸件的检测主要包括尺寸检查、外观和表面的目视检查、化学成分分析和力学性能试验,对于要求比较重要或铸造工艺上容易产生问题的铸件,还需要进行无损检测工作,可用于球墨铸铁件质量检测的无损检测技术包括液体渗透检测、磁粉检测、涡流检测、射线检测、超声检测及振动检测等。

拓展资料:

1、液体渗透检测用来检查铸件表面上的各种开口缺陷,如表面裂纹、表面针孔等肉眼难以发现的缺陷。常用的渗透检测是着色检测,它是将具有高渗透能力的有色(一般为红色)液体(渗透剂)浸湿或喷洒在铸件表面上,渗透剂渗入到开口缺陷里面,快速擦去表面渗透液层,再将易干的显示剂(也叫显像剂)喷洒到铸件表面上,待将残留在开口缺陷中的渗透剂吸出来后,显示剂就被染色,从而可以反映出缺陷的形状、大小和分布情况。需要指出的是,渗透检测的度随被检材料表面粗糙度增加而降低,即表面越光检测效果越好,磨床磨光的表面检测度,甚至可以检测出晶间裂纹。除着色检测外,荧光渗透检测也是常用的液体渗透检测方法,它需要配置紫外光灯进行照射观察,检测灵敏度比着色检测高。

2、涡流检测适用于检查表面以下一般不大于6~7MM深的缺陷。涡流检测分放置式线圈法和穿过式线圈法2种。:当试件被放在通有交变电流的线圈附近时,进入试件的交变磁场可在试件中感生出方向与激励磁场相垂直的、呈涡流状流动的电流(涡流),涡流会产生一与激励磁场方向相反的磁场,使线圈中的原磁场有部分减少,从而引起线圈阻抗的变化。如果铸件表面存在缺陷,则涡流的电特征会发生畸变,从而检测出缺陷的存在,涡流检测的主要缺点是不能直观显示探测出的缺陷大小和形状,一般只能确定出缺陷所在表面位置和深度,另外它对工件表面上小的开口缺陷的检出灵敏度不如渗透检测。

二、45钢是锻钢还是铸钢

45钢是含C量为45/10000的优质钢,即可用于锻造也能铸所以45钢是锻钢又是铸钢

三、中国青铜器的铸造工艺?谁能给我详细的资料,谢谢急用

一.块范法 块范法(或称土范法)是商周时代最先采用的,是应用最广的青铜器铸造法。 此方法简单介绍如下:以铸造容器为例,先制成欲铸器物的模型。模型在铸造工艺上亦称作模或母范;再用泥土敷在模型外面,脱出用来形成铸件外廓的铸型组成部分,在铸造工艺上称为外范,外范要分割成数块,以便从模上脱下;此外还要用泥土制一个体积与容器内腔相当的范,通常称为芯,或者称为心型、内范;然后使内外范套合,中间的空隙即型腔,其间隔为欲铸器物的厚度;最后将溶化的铜液注入此空隙内,待铜液冷却后, 除去内外范即得欲铸器物。 1.块范法铸造的具体过程与浑铸法 (1). 制模 模亦称为“母范”,原料可选用陶或木、竹、骨、石各种质料,而已经铸好的青铜器也可用作模型。具体选用何钟质料要视铸件的几何形状而定,并要考虑花纹雕刻与拨塑的方便。一般说来:形状细长扁平的刀、削,可以用竹、木削制而成;较小的鸟兽动物形体可以用骨、石雕刻为模;对于形状厚重比较大的鼎、彝诸器,则可以选用陶土,以便拨塑。 从出土发掘来看,陶范最为常见。陶范的泥料粘土含量可以多一些,混以烧土粉、炭末、草料或者其它有机物,并掌握好调配泥料时的含水量,使之有较低的收缩率与适宜的透气性,以便在塑成后避免因为干燥、焙烧而发生龟裂现象。陶模的表面还必须细致、坚实,以便在其上雕刻纹饰。 泥模在塑成后,应该使其在室温中逐渐干燥,纹饰要在其干成适当的硬度时雕刻。对于布局严谨、规范整齐的纹饰,一般先在素胎上用色笔起稿而后再进行雕刻,高出器表的花纹则用泥在表面堆塑成形,再在其上雕刻花纹。 泥模制成后,必须置入窑只焙烧成陶模才能用来翻范。 (2).制范 制范亦要选用和制备适当的泥料。其主要成分是泥土和砂。一般说来,范的粘土含量多些,芯则含砂量多些,颗粒较粗。且在二者之中还拌有植物质,比如草木屑,以减少收缩,利于透气性。 范的泥土备制须极细致,要经过晾晒、破碎、分筛、混匀,并加入适当的水分,将之和成软硬适度的泥土,再经过反复摔打、揉搓,还有经过较长时间的浸润,使之定性。这样做好的泥料在翻范时才得心应手。 从模上翻范技术性很强,是块范铸造技术的中心环节。对于较简单的实心器物象刀、戈、镞等,只需由模型翻制两个外范即可,此种外范称为二合范。 而制造空心容器的范则复杂多了,简如下: 1.在翻范以前,首先要决定外范应该分为几块及应该在何处分界。 2.翻外范的方法是用范泥往模上堆贴而成,再用力压紧。 3.对于心的制做则有三种方法:一是已从模型上翻制好外范后,利用模型来制芯,即将模型的表面加以刮削,刮削的厚度即是所铸铜器的厚度。二.是把模型做成空心的,从其腹腔中脱出芯,并使拖出的芯和底范连成一块,再在底范上铸耳,此钟方法适用于大型器。三.利用外范制芯。 (3).浇注 将已焙烧的且组合好的范可趁热浇注,不然需在临浇注前进行预热。预热时要将范芯装配成套,捆紧后糊以泥砂或草拌泥,再入窑烧烤。预热的温度以400-500度为佳。焙好的型范需埋置于沙(湿沙)坑中防止范崩引起的伤害,并在外加木条箍紧,也是为了防止铜液压力将范涨开。 范准备好后,将熔化的铜液(1100-1200为宜)注入浇口。器物之所以倒着浇,是为了将气孔与同液中的杂质集中于器底,使器物中上部致密,花纹清晰。浇入铜液时应该掌握好速度,以快而平为宜,直到浇口于气孔皆充满铜液为止。待铜液凝固冷却后,即可去范、芯,取出铸件。 一次浇注成完整器形的方法叫“浑铸”,或“一次浑铸”,或者“整体浇铸”。商周器物多是以此方法铸成。凡以此方法铸成之器,其表面所遗留的线条是连续的,即每条范线均互相连接,这是浑铸的范线特征。 (4).修整 铸件去陶范后还要进行修整,其经过锤击、锯挫、錾凿几打磨,消去多余的铜块、毛刺、飞边,只有这样才算制造完毕。 除浑铸法之外还有分铸法,即器物的歌部位不是一次浇铸完成的,而是分别铸成的,并用连接方法使之连为一体。而连接则主要有铸合法和焊接法。在此就不介绍了。 二.失蜡法 失蜡法指用容易熔化的材料,比如黄蜡(蜂蜡),动物油(牛油)等制成欲铸器物的蜡模,然后在蜡模表面用细泥浆浇淋,在蜡模表面形成一层泥壳,再在泥壳表面上涂上耐火材料,使之硬化即做成铸型,最后再烘烤此型模,使蜡油熔化流出,从而形成型腔,再向型腔内浇铸铜液,凝固冷却后即得无范痕,光洁精密的铸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