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羊绒毛分离的原理,梳绒机是怎么把剪下来的羊绒和毛分离的?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2-09 16:23   点击:88  编辑:吴娇   手机版

羊绒毛分离的原理,梳绒机是怎么把剪下来的羊绒和毛分离的?

方法:通过梳绒机可以将羊毛从羊绒中分离出来梳绒机:价格一般在2万到8万不等,属于广泛使用的羊绒分离器械羊绒和羊毛的区别(纯度鉴别):燃烧法羊绒:燃烧时,能够迅速燃烧,呈松脆状,一压就碎羊毛:真羊毛含有大量蛋白质,可提取整块的面料进行燃烧(拔毛的燃烧法不是最准确的)。燃烧时,一边冒烟起泡一边燃烧,灰烬多,闻一下气味,看一下灰烬,如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灰烬用手指一挤压磨擦即碎,且颗粒极少,大多成粉末状,表明至少含70%以上的羊毛;如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但颗粒较大,粉末较少,则说明羊毛成份较低;如无烧焦羽毛的气味,灰烬成胶状,压不碎并结块,则是化纤的仿羊毛制品

河北邢台清河县的羊绒小镇怎么样?

寻求国际销售市场

清河羊绒加工业能做大的关键所在,是羊绒产品进行国际大市场。从1983年以前的加工羊绒下脚料,卖给国内有数的两个厂家,到走向国际大市场,是一步艰难的跨越。

在八十年代初,羊绒还是国家的专控商品,全国只有天津、内蒙、新疆三家土畜产进出口公司拥有出口经营权,其中天津、内蒙经营无毛绒(即分梳后的纯羊绒),新疆经营过轮绒(即原绒只过一下开毛机,除去土和杂)。在出口经营权上,也可以说属于三家垄断。

1983年前的羊绒加工,受到销售市场的制约,一度积压不少羊绒产品,发展受阻。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清河县绒毛厂厂长的庄荣昌,通过多方关系,结识了新疆土畜产进出口公司驻京办事处代表,并以新疆土畜产公司没有无毛绒为缺口,历经一年周折,同新疆土畜产进出口公司建立了业务关系,终于在1983年的春节广交会上,通过这家公司向美国大杰士公司订了1吨羊绒出口合同。这是清河精梳山羊绒第一次打入国际市场.

清河羊绒加工业出现新的生机。而以庄荣昌为厂长的清河县绒毛厂,更是如虎添翼,迅速发展壮大。在这种背景下,庄荣昌作为经营能人被县委领导“三顾茅庐”,请了出来,请他在全县三级干部会上介绍经验,大力推动全县精梳羊绒业的发展。庄荣昌又多次通过与新疆畜产进出口公司洽谈,于1984年10月12日达成联合协议,正式成立了“中国新疆畜产进出口公司河北清河企业有限公司联合加工厂”,由新疆方面供给部分原料、并负责成品绒的出口销售,享受外汇,资金不足时提供部分流动资金;清河方面提供厂地、厂房、设备、技术和劳务,享受人民币结算的全部利润。庄荣昌没用国家一分钱,租赁了本村36亩盐碱地,采用“滚雪球”的方法,边生产边建设,终于建成4500平方米的厂房,购置了19台梳绒机,年创产值500多万元,年创外汇近100万美元,获利近100万人民币,成为清河县羊绒外销的主要渠道和行业龙头。很快,把清河县积压近二年的山羊绒,全部销售出去。

1984年是清河羊绒发展史上梳绒机多、发展较快的一年。各个加工厂家,也都在积极向外寻求销售渠道。在黄金庄任公社副书记、主抓社队工副业的苑金锐,通过关系,找到甘肃外贸裘皮科一位叫黄纯的女士(做出口贸易的),当时甘肃外贸还从未经营过山羊绒。当听到苑金锐介绍搞山羊绒出口利润丰厚时,甘肃外贸坚定了做羊绒出口的信心。这一年,主做的黄女士盯着清河要货,从价格9万/吨开始,到合同未履行完,涨到11万/吨。

1985年,中国土畜产进出口公司组织天津、内蒙、新疆三家公司去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推销羊绒,天津、内蒙都不愿拿清河的样品,唯恐砸了他们的牌子,只有新疆携带。结果,英国、意大利的外商对清河的精梳山羊绒颇感兴趣,又因价格低廉,所以新疆进出口公司销量最大。回国后,天津、内蒙也争相来清河收购羊绒。在这次销售中,中国土畜产进出口公司专为清河产品命名――精梳山羊绒,以区别天津的KVT和内蒙的KVS。1985年的下半年,是清河羊绒大量走向国际市场的开始。

1986年,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羊绒由原来三家公司垄断经营变为多头经营,为清河的羊绒走向国际市场,带来极为有利的条件。河北省外贸、上海外贸、广东省外贸等,也纷纷做起羊绒出口贸易。

1989年4月,清河东高绒毛厂厂长宋永恒携带自己厂生产的经国家商检局认可的“东高牌”无毛绒产品,走进广州春交会大厅,与一家外商试探性地订了500公斤作为样品成交,外商收到货后,对产品非常满意,以后便接二连三地要货。这是厂家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品牌。

1992年,天津牧津公司为了便于收购清河的精梳山羊绒,组织出口,联合清河部分企业厂家,成立松散性集团――开泰羊绒集团。该集团主要通过传递市场行情信息,指导集团内各企业生产经营,牧津公司并对该集团内企业的羊绒成品有首先收购权。当年,组织外销羊绒200多吨,创汇1600万美元。

同年,内蒙第一毛纺厂投资1500万元与“清河兆兴绒毛厂”等十几个厂家联合成立了“兆兴羊绒集团”;内蒙“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原料公司”同清河十几个羊绒大户成立了“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清河原料分公司”等等,目的都是便于收购清河的羊绒成品。

1994年初,清河县东高绒毛厂厂长宋永恒,又确立了3.2cm以上的长绒分级,由于该厂生产的四大类十几个规格的无毛绒产品,品质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其中长绒达4cm的KVD成为世界上最长的羊绒。该厂年出口创汇600多万美元,被国家外贸部批准,享受产品进出口自营权,为清河羊绒行业开拓国际市场赢得了新的优势。

此后,清河的精梳山羊绒产品,远销日本、英国、意大利、美国、瑞士、前南斯拉夫、尼泊尔、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年创汇在3000万美元左右。

目前,清河县的羊绒企业厂家,已有60多家有直接的进出口自营权。

清河县油坊码头是明末以后因运河而兴的集镇水运码头,是中国大运河河北段仅存的砖砌码头。油坊码头驳岸、护岸均用青砖砌筑,不仅使码头坚固耐用,而且大大提高了堤防抗击洪水的能力。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水运设施历史提供了珍贵的物证,对研究运河历史、水运史也有重要价值。并且这是邢台境内河北省的东端,镇子东边就是高高的运河大堤,运河在这里是冀鲁两省的界河。虽说叫油坊古镇,在镇子上却看不见一丝古迹,跟普通的村庄一般无二,且沙土地一片尘嚣,大街上尘土蔽日,惟一可游览的就是大运河油坊码头。

油坊码头是河北清河、威县、南宫、故城以及山东高唐、夏津、武城等地的商品集散地,被人们誉为“清河县的小上海”。也正因如此,使得油坊村发展很快,据记载,到民国初期已成为有人口2000多人,城堡周长三里的大集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