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河南粮投是国企吗?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7-28 12:44   点击:59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河南粮投是国企吗?

是国企。

河南省粮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粮投集团”)于2011年3月正式挂牌运营,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是河南省最大的国有粮食集团企业。截止2017年底,资产总额237.49亿元,营业收入27.93亿元,年粮油精深加工能力120万吨,粮油仓储设施容量260万吨,现有职工1500余人。

二、过去碾米用的东西

中国古代加工粮食的工具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原始到先进的发展过程。 中国古代加工粮食的工具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原始到先进的发展过程。 在河南新郑裴里岗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中,就出土了加工谷物的石磨盘和磨棒这些比较原始的加工工具。 在河南新郑裴里岗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中,就出土了加工谷物的石磨盘和磨棒这些比较原始的加工工具。 各地出土的绿釉陶磨、舂米画像砖和杵臼人像等,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汉代使用石磨磨面方用脚踏动石碓春米的情景。 各地出土的绿釉陶磨、舂米画像砖和杵臼人像等,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汉代使用石磨磨面方用脚踏动石碓春米的情景。 东汉时期又发明了水碓,这是采用下击水轮带动凸轮运转,拨动脚踏碓舂米的水利加工机械。 东汉时期又发明了水碓,这是采用下击水轮带动凸轮运转,拨动脚踏碓舂米的水利加工机械。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它比人力踏碓、杵臼舂米的效率高了百倍。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它比人力踏碓、杵臼舂米的效率高了百倍。 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创制了连磨和水碾。 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创制了连磨和水碾。 连磨是以牛牵引,通过齿轮运转,带动八盘石磨同时加工谷物。 连磨是以牛牵引,通过齿轮运转,带动八盘石磨同时加工谷物。 水碾,必先建水堰,利用水的冲力,推动水卧轮带动石碾碾米。 水碾,必先建水堰,利用水的冲力,推动水卧轮带动石碾碾米。 中国风扇车的发明也是比较早的,一九六九年在河南济源泗涧沟出土了西汉时的陶践碓和陶风车的模型,这是西汉发明使用风车的物证。 中国风扇车的发明也是比较早的,一九六九年在河南济源泗涧沟出土了西汉时的陶践碓和陶风车的模型,这是西汉发明使用风车的物证。 风车是一种利用空气流动的推力,运用流体力学、惯性、杠杆、轮轴等物理原理,将风能转代为机械能的有效机械。 风车是一种利用空气流动的推力,运用流体力学、惯性、杠杆、轮轴等物理原理,将风能转代为机械能的有效机械。 古人正是运用了风车的这一特性,将所得的机械能用於分离谷物与杂质,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人力。 古人正是运用了风车的这一特性,将所得的机械能用于分离谷物与杂质,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人力。 河南济源陶风车的发现,引证中国约在北宋千多年前发明风车。 河南济源陶风车的发现,引证中国约在北宋千多年前发明风车。 这些粮食加工机械的发明,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这些粮食加工机械的发明,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先秦时代人们常吃的粥饭是黍、稷和菽。黍和稷统称粟,菽是豆的古称。当时稻米和麦子都是珍粮,一般人不容易吃到。而且要吃麦子,也不能粉食,只能粒食,把小麦仁蒸煮成麦饭、麦粥吃,因为石磨还没有出现。 春秋末期,公输般创制了石磨。石磨用来磨砻谷物,既能磨脱谷物皮壳,又能作进指态一步加工,使小麦的麸皮从麦面中分离出来,做成了面粉。当人们学会磨制面粉和米粉的时唯首源候,各种粉食制品乃应运而生

人工手推和用畜力牵动的石转磨试制成功,人们又创造了簸选谷物用的木制农具枣风车(又叫 扇,是利用扇板回转生风的原理制成的),这样,从原粮到口粮、从粒食到粉食一系列加工过程,面貌完全改观了。 自两汉到近代芹皮,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农村,杵臼、踏碓、水碓、风车、石转磨等设置,是很普遍的。元代时,我国巧工瞿氏发明机械传动磨面的方法,把磨设在楼上,楼下设机轴以旋之(据明陶宗仪《辍耕录》)。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机械传动磨面的设备。

三、河南工业大学的历史沿革

河南工业大学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始建于1956年,学校前身是中央粮食干部学校,先后隶属于粮食部、机械部、商业部和国内贸易部。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局共建高校;1998年划归河南省管理,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局于2010年签约共建河南工业大学。具体历史沿革如下:

1956年6月,中央粮食干部学校成立。

1959年,粮食部以中央粮食干部学校为基础组建北京粮食专科学校,在此基础上筹建粮食学院。

1959年9月7日,粮食部粮食学院筹建小组决定,成立郑州粮食学院筹建处。

1960年6月16日,粮食部在北京宣告,中国第一所综合性的高等粮食学校――郑州粮食学院正式成立,学校受粮食部和河南省双重领导、以粮食部为主。

1960年8月,北京粮食专科学校分3批搬迁郑州。

1960年9月1日,学校首次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录取的320名新生报到,并参加建校劳动一周。10日,学校举行成立暨开学典礼。

从1960年至1966年,学校共招收5届1139名学生。。

1971年11月,河南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撤销郑州粮食学院建制,保留原有的粮食加工、粮食储藏、油脂工学专业,并入河南农学院(郑行河南农业大学)为粮油工业系。

1972年2月,经省文教局批准,两校部门完全合并,教工统一使用。粮食加工、粮油储藏和油脂工程3个专业的专业教师组建粮油工业系。

1973年7月1日,省革命委员会决定粮油工业系脱离河南农学院,并入郑州工学院(郑州大学工学院)。同年,在省内招收工农兵学员。

1978年4月1日,国务院批准恢复郑州粮食学院。

到1989年底,学校共设有6系、3部、1室,即食品工程系、粮食工程系、粮油储藏系、机械工程系、建筑工程系、计算机与经济管理系、基础部、政治理论教研部、成人教育部、体育教研室,设有42个教研室和33个实验室,有15个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

2000年3月3日,向省教育厅提出将“郑州粮食学院”更名为“郑州理工学院”的申请。

2000年5月7日,再次向省教育厅提肆橡出将校名更改为“郑州工程学院”或“中原工学院” 的申请。河南省政府和省教育厅分别向教育部上报了学校更名的请示。

经过教育部高校设置评审委员会研究评议通过,2000年6月5日,教育部向省政府下发关于同意郑州粮食喊雹哗学院更名为郑州工程学院的通知,正式批准更名为郑州工程学院。

2004年,由郑州工程学院和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校名更改为河南工业大学。

2010年1月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国家粮食局共建河南工业大学协议签字仪式在河南省人民会堂举行。

郑州工程学院 1956年6月,中央粮食干部学校成立。

1959年,粮食部以中央粮食干部学校为基础组建北京粮食专科学校,在此基础上筹建粮食学院。中央粮食干部学校和北京粮食专科学校通过培训干部和招生,为粮食学院的成立与发展积累了经验,培养了师资,奠定了基础。

1959年9月7日,粮食部粮食学院筹建小组决定,成立郑州粮食学院筹建处。主管基建的副校长张靖率筹建处由北京搬至郑州,负责粮食学院的颂念建校工作。11月,开始征购土地。12月1日,首期工程学生宿舍北楼和东楼动工,由河南省粮食厅基建工程队承建。同时,积极购置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为搬迁作准备。

1960年6月16日,粮食部在北京宣告,中国第一所综合性的高等粮食学校――郑州粮食学院正式成立,学校受粮食部和河南省双重领导、以粮食部为主。1960年8月,北京粮食专科学校分3批搬迁郑州。

1960年9月1日,学校首次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录取的320名新生报到,并参加建校劳动一周。10日,学校举行成立暨开学典礼。

从1960年至1966年,学校共招收5届1139名学生。建校之初,党委号召师生学习“抗大”精神,克服重重困难,推进各项工作,制定师资培训计划;学习贯彻《高教六十条》,开展教学研究,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1971年11月,河南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撤销郑州粮食学院建制,保留原有的粮食加工、粮食储藏、油脂工学专业,并入河南农学院(河南农业大学)为粮油工业系。

1972年2月,经省文教局批准,两校部门完全合并,教工统一使用。粮食加工、粮油储藏和油脂工程3个专业的专业教师组建粮油工业系。其他教师,全部编入农学院相近学科的教研室;财务全部划归农学院统一核算,不单独设账;所有财产,由农学院统一调拨,于1972年2月将学校的办公桌椅、文件柜、沙发和学生双侍宏人床等大批家具调往农学院。

1972年4月,河南中医学院迁入学校校舍办学。

1973年7月1日,省革命委员会决定粮油工业系脱离河南农学院,并入郑州工学院(郑州大学工学院)。同年,在省内招收工农兵学员。

1978年4月1日,国务院批准恢复郑州粮食学院。此前,学校有50多位骨干教师调出。

到1989年底,学校共设有6系、3部、1室,即食品工程系、粮食工程系、粮油储藏系、机械工程系、建筑工程系、计算机与经济管理系、基础部、政治理论教研部、成人教育老樱册部、体育教研室,设有42个教研室和33个实验室,有15个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

2000年3月3日,向省教育厅提出将“郑州粮食学院”更名为“郑州理工学院”的申请。2000年5月7日,再次向省教育厅提出将校名更改为“郑州工程学院”或“中原工学院” 的申请。河南省政府和省教育厅分别向教育部上报了学校更名的请示。

经过教育部高校设置评审委员会研究评议通过,2000年6月5日,教育部向省政府下发关于同意郑州粮食学院更名为郑州工程学院的通知,正式批准更名为郑州工程学院。 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1956年3月诞生的郑州机器制造学校。

1958年,学校下放河南省,改名为河南机械制造专科学校。

1959年,又改名为郑州机械制造专科学校。

1962年,一机部收回学校,仍称郑州机器制造学校。

1970年,学校下放郑州市,改办郑州第二机床厂。

1978年,一机部将学校收回,复名为郑州机器制造学校。

1983年,改名为郑州机械专科学校。

1993年,更名为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2004年5月,经教育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郑州工程学院和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河南工业大学。

2010年1月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国家粮食局共建河南工业大学协议签字仪式在河南省人民会堂举行。

2013年4月11日,教育部公示了“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名单,河南工业大学参与了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河南农业大学为牵头高校),成为首批14个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高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