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有没有拔蒜苔机?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9-10 07:09   点击:224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中国有没有拔蒜苔机?

有。

针对现有的蒜苔采收辅助用具效率低、损伤大蒜植株,影响蒜头质量,河南农大机电工程学院团队经过深入调研,设计了一种新型蒜苔采摘机。

根据一般田间作物的收获流程,设计了导禾杆→拨禾轮→针扎机构→夹持机构→收集箱系列的收获机。主要由导禾机构、针扎机构、拨禾机构、夹持抽拔机构、收集箱以及其他辅助机构组成。

该产品可用单行与双行两种形态,可将人工采摘的一亩每天提高到二十亩每天和四十亩每天。大大提高了采摘效率,同时极大的节省了人工采摘方面的开支。

扩展资料:

电驱式蒜薹自动收获机创新点

1、夹持抽拔机构:

主要由凸轮、导夹器、夹持器、轻质短轴、轻质弹簧以及侧边凸轮板,其中凸轮是整个夹持抽拔机构的核心部件,夹持器在凸轮、轻质短轴、轻质弹簧以及侧边凸轮板的共同作用实现张开、闭合,完成对蒜薹的夹持与抽拔。

2、针扎机构:

主要由针板、曲柄连轴、连杆组成,对大蒜植株假茎(倒2~3叶)位置进行针扎,扎断蒜薹底部,便于蒜薹抽拔。

3、导禾机构:

主要由导禾杆与固定板组合而成,将蒜薹扶正并与大蒜植株茎叶分离,配合拨禾机构使蒜薹喂入夹持抽拔机构,完成自动喂入。

大棚种植大蒜需要多长时间能收获

大棚种植大蒜需要多长时间能收获

大蒜栽培季节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大蒜不同生长发育期对外界环境条件的总体要求和品种差异,以及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大蒜在3~5℃的低温下就可萌芽,温度在12℃以上萌芽迅速,幼苗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2~16℃,鳞茎形成期的适温为15~20℃,超过26℃根系枯萎、叶片干枯,假茎松软倒伏,进入休眠期.

大蒜的播种期因地区和品种而异,可分为秋播和春播.以北纬35~38℃为大蒜春播和秋播的分界线,35℃以南地区冬季不太寒冷,大蒜幼苗可自然露地越冬,多以秋播为主,来年初夏收获.北纬38℃以北地区,冬季严寒,幼苗不能安全越冬,秋播易遭冻害,宜在早春播种,夏中或夏末收获.北纬35~38℃之间的地区春、秋播均可.虽然各地的具体播种期千差万别,但春播时的日平均温度一般在3~6℃之间;秋播时的日平均温度约在20~22℃之间.春播大蒜的生育期,尤其是幼苗生长期比秋播大蒜显著缩短,所以应尽量早播,以满足春化过程对低温的要求,使大蒜抽苔、分瓣.如春播过晚,势必影响产品的形成,降低产量.

大蒜是日常生活中必备的调味品,做饭、炒菜少不了它.近年来,人们又发现了大蒜的许多药理作用,发现大蒜能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美国科学家已把大蒜列为基本健康食品.目前,大蒜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蔬菜,特别是在一些完全依靠进口的国家,大蒜的售价较高.大蒜适宜在凉爽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忌炎热、怕寒冷.我国的黄河流域是大蒜的适生区,目前,一些地方已成为我国大蒜生产的主要地区和出口基地.眼下又到了大蒜的播种季节,现将大蒜的种植技术简介如下,以供农民们参考.

一、选择优良品种.目前我地种植较多的品种主要有宋城大蒜、宋城白蒜和苍山大蒜等.据不完全统计宋城大蒜的种植面积在75%以上;宋城白蒜是出口的首选品种;苍山大蒜属于薹、头兼用的中晚熟品种.

二、适期播种.大蒜是一种喜冷凉的作物,具有自然休眠的特性,播种过早时会因其还处于休眠期而出苗较慢,出苗后会因前期温度高、冬前生长过旺而使蒜苗的抗寒能力大大减弱,并且在生长后期植株的下部叶片还易枯黄早衰.播种过晚,越冬前蒜苗较小,养分积累少,抗寒性较弱.特别是播种过晚时会使茎叶的生长期变短,叶数少,但蒜头成熟期与早播的相同或略晚,所以蒜头较小,产量低,品质差.

我地以秋分前后播种为宜.播后10余天即可齐苗,在越冬前植株就可具有5~6片叶,抗寒性较强.

三、播种密度.蒜种的大小与其所含养分的多少有密切关系.蒜瓣大,则养分充足,出苗后植株根系发达、叶数多、假茎粗而长,收获时蒜薹粗、蒜头大、蒜瓣大,商品性较好.因此,播种时要尽量选择较大的蒜瓣做种.以宋城白蒜为例,可选择4~5克重的蒜瓣做种,用种量为130~150千克,每亩播种3.3万株左右.如用3.5~4.0克重的蒜瓣做种,亩密度可增加到3.5万株左右.

四、整地播种.要想大蒜优质高产,种植时必须施足底肥.大蒜的前茬作物一般为玉米、花生、西瓜等,这些作物收获后距离种蒜的时间很近.因此,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施肥,每亩可施腐熟的鸡粪500公斤、二铵50公斤,施后耕翻耙平,按80厘米踩线,以线为准用铁锨往两边铲土,做成高10厘米、顶宽50厘米的高畦.每隔3畦可挑一个高15厘米的高畦埂,便于浇水时挡水.在高畦埂的两侧还可再种两行蒜.在整平的50厘米宽的高畦上,开4条深6~7厘米的沟,按10厘米的株距摆放蒜瓣(每亩3.3万株),然后覆土,将沟填平,随即浇水压根,以防蒜瓣生根出苗时将其顶出地面.

五、覆盖地膜.在大蒜栽培中覆盖地膜可增大蒜头、提高产量,一般情况下,在大蒜播种出苗后,气温、地温已开始下降,这时如果用80厘米宽的地膜进行覆盖,可明显地收到增温防寒的效果.覆盖时先把膜拉直绷紧埋入土中,然后对准苗破膜,用一铁丝钩把苗逐一钩出来.

六、田间管理

1.喷洒除草剂:播种后隔2~3天,喷洒24%的果尔除草剂,化除田间杂草.每亩用药量为50~60毫升,对水50千克,全田均匀喷洒即可.喷时要退着走,以防破坏畦内的药膜,降低除草效果.果尔除草剂在大蒜播种后、出芽前,或出苗后只要能避开大蒜1~2叶期,均可使用.另外,用60%的丁草胺50克或阿特拉津120克,对水50千克,于芽前喷洒,也具有同样的除草效果.

2.水肥管理:越冬前幼苗的生长主要靠其蒜瓣中的养分进行,不需追肥,可根据土壤状况进行浇水.在进入12月下旬时应浇一次“冻水”,以使蒜苗安全越冬. 3月初花芽(蒜薹原基)、鳞芽(蒜瓣原基)相继出现,但生长很慢,从2月下旬到4月中旬植株的生长以扩大叶面积为主.当旬平均气温达到10℃以上时,蒜薹的生长才会加快.因此,在2月下旬可结合浇水每亩顺水冲施10公斤尿素或15公斤三元复合肥.

七、病虫害的防治

大蒜的虫害主要有蚜虫、葱蓟马、蒜蛆等,尤以葱蓟马的为害较为普遍,特别是在干旱少雨的年份,葱蓟马的为害更重.其成虫和若虫以刺吸式口器吸取叶片汁液,被害叶上有许多灰白色的斑点出现.发现虫情应及时用40%乐果乳剂与80%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混合喷洒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

蒜蛆在大蒜生产中的为害并不普遍,只是个别地方由于使用了未腐熟的有机肥或在蒜种“烂母”时招致成虫产卵,卵孵化后进入土中,啃食蒜根、假茎引起腐烂,轻者叶片发黄、株矮,影响产量,重者造成死棵.防治蒜蛆可将1000倍液的乐果乳油、乐斯本或辛硫磷装在喷雾器中,将喷片取出,把药液施入根部土壤中.注意切勿使用剧毒农药.

大蒜的病害主要有紫斑病、灰霉病等,病害发生后可交替使用75%百菌清、64%杀毒矾、50%扑海因、70%甲基托布津等药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

八、适期收获

1.收蒜薹:宋城白蒜的蒜薹长势弱,当薹伸出叶鞘6~7厘米时即可抽薹.一些长势强的品种因蒜薹较粗,抽时易断,可采用扎轴法.即用一竹签,先端削尖,抽薹时一手握住薹,一手用竹签扎入茎内(在假茎离地面5~7厘米处),切断蒜薹,然后将蒜薹抽出.

2.收蒜头:宋城白蒜在蒜薹采收后约25天(假茎倒伏时)即可收获.其他假茎不倒伏的品种,可在基部叶片开始变黄、蒜头外层皮变薄时收获.成熟的大蒜如不及时收获,尤其是在遇雨、土壤湿度大的情况下,外层蒜皮极易变黑腐烂,且易导致散瓣.

一般种植80天左右即可收获。

种植时要注意:

1、温度:喜冷凉,适宜温度在-5-26℃。大蒜苗4-5叶期耐寒能力最强,时最适宜的越冬苗岭。

2、光照:完成春花的大蒜在13小时以上的长日照及较高温度条件下下开始花芽和鳞芽的分化,在短日照而冷凉的环境下,只适合茎叶生长。

3、水分:喜湿怕旱

4、土壤和营养: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富含有机质、疏松透气、保水排水性能强的肥沃壤土较适宜。

如果用大棚种大蒜,真不如用大棚种确山果桑,从种到收80天,每亩效益8万元!

一般8月下旬栽培大蒜,翌年2月初采收结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