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干蒜叶如何风干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9-11 12:08   点击:137  编辑:admin   手机版

干蒜叶如何风干

大蒜的保存方法基本保存方法

一、挂藏法 大蒜收获时,对准备挂藏的大蒜要严格挑选,去除那些过小、茎叶腐烂、受损伤和受潮的蒜头。然后摊在地上晾晒,至茎叶变软发黄,大蒜的外皮已干。最后选择大小一致的50至100头大蒜编辫,挂在阴凉通风遮雨的屋檐下,使其风干贮存。

二、堆藏法 大蒜收获后,去除散瓣、虫蛀、带有霉变及受伤的蒜头,以免雨淋腐烂。一周左右,再进行第二次放风。这样反复进行两次,使大蒜全部干燥,然后转移到室内通风处,堆放在贮藏库或大竹筐内,保持低湿、凉爽的条件,并经常检查。

三、埋藏法 埋藏沟的宽度为1至1.5米。大蒜埋藏后,不能随时进行检查,为避免在贮藏中的腐烂损失,应该在埋藏前严格挑选那些无病、无损伤的大蒜进行贮藏。大蒜的埋藏一般选用砻糠作覆盖物,首先在沟底部铺一层2厘米厚的砻糠,然后一层大蒜一层砻糠,层层堆至离地面5厘米左右时,用砻糠覆盖,不使大蒜暴露在空气中。造成一定的密封条件,抑制大蒜的呼吸作用,降低氧气含量,有利于贮藏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沉积,为大蒜贮藏提供良好条件。

大蒜焦尖咋回事?

大蒜生长中期,地上茎叶往往会出现黄叶干尖现象,重者则会导致大蒜生长早衰,造成蒜薹、蒜头减产和品质下降。

发生原因

造成大蒜黄叶干尖的原因主要为不良气候影响、栽培管理不当和养分供应不足等,不是侵染性病虫害危害所致,而是一种生理性病害。

1.连年重茬种植。大蒜地多为重茬种植,长期连作重茬之后,土壤中连年积累的有害生物较多,各种病原菌和害虫虫源基数增多,病虫害相应发生加重,土壤养分非均衡消耗,根系发育不良,植株长势弱,抗逆能力下降,叶片发黄,产量低,品质差。实地调查也发现新茬大蒜黄叶干尖发生轻,重茬发生重,重茬年限越长,发生越重。

2.播种早,气温高。大蒜喜冷凉气候,幼苗期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2~16℃。温度较高,幼苗较壮,但叶片水分蒸腾量大、呼吸作用强、养分消耗多,大蒜在逆境中生长,容易导致部分叶片黄叶干尖。

3.病虫害危害。叶枯病、根腐病发生和蒜蛆、蓟马危害也会造成黄叶干尖。蒜蛆是大蒜的主要虫害,常蛀食大蒜植株假茎,引起组织腐烂,叶片枯黄、萎蔫,严重的植株成片死亡。

4.土壤过湿。土壤湿度大,透气性差,根系入土浅,呼吸作用弱,活力降低,吸水吸肥能力差,蒜苗所需养分、水分供应不足,致使叶片发黄干尖。此外,若土壤过干,也易出现黄叶干尖现象。

5.蒜瓣退母期养分供应不足。大蒜退母前,植株营养主要由种瓣提供,大蒜退母期,种瓣内贮存的营养已耗尽,这时大蒜生长由异养完全进入自养状态。在由种瓣供应营养转为根系吸收营养的过程中,植株营养“青黄不接”,供需不平衡,便出现黄叶干尖。

6.其他原因。土壤缺乏氮素、钾素,大蒜种性退化、感染病毒以及除草剂药害也易发生黄叶干尖。

综合防治

大蒜黄叶干尖影响蒜薹、蒜头的产量和品质,预防大蒜黄叶干尖必须采取综合防治,从播种环节抓起。针对上述大蒜产生黄叶干尖的原因,可采取下列综合预防措施。

1.合理轮作换茬。大蒜长期重茬,土壤中危害大蒜的害虫和病原菌连年积累,基数增多,病虫害发生重;土壤养分非均衡消耗,植株长势弱,抗逆能力下降,叶片发黄,蒜头小。合理轮作换茬,可破坏危害大蒜的害虫、病原菌的生存环境,减少害虫、菌源积累。同时,土壤养分协调能减轻缺素症的发生。轮作中要避免选用葱、韭菜、洋葱茬地,因葱蒜韭类作物不仅有共同的病虫害,对营养需求也有共同之处。可与瓜类、豆类、茄果类、玉米、马铃薯等作物轮作,茬口安排3年轮换1次。调茬确有困难的可进行深耕25~30厘米,增加腐熟有机肥施用量,以改良土壤,促大蒜植株健壮,增强抗逆能力,以减轻重茬所带来的危害。

2.优选蒜种。大蒜发芽期至冬前幼苗期的营养主要来源于母瓣,因此,在种瓣选择时,要选择蒜瓣肥大、底芽齐全、顶芽肥壮、色泽洁白、无伤口、无病斑、5克以上的大瓣蒜做种。此外还要有计划地引进优良品种的脱毒大蒜。

3.提纯复壮。建立大蒜种子田或用气生鳞芽繁殖,恢复种性,提高生活力,或培育无毒的脱毒大蒜。

4.适期播种。大蒜喜冷凉,幼苗期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2~16℃。近几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尤其是冬前温度较高,大蒜仍按原来认定的播期播种,冬前幼苗过大,养分消耗多,黄叶干尖严重,耐寒性降低,易受冻害,春季早衰。因此,大蒜播期要向后推迟,可在当地日平均气温处于20~22℃时播种,覆膜大蒜较露地再推迟7~10天播种。

5.科学配肥。大蒜根系在土壤中分布浅,吸收能力弱,对土壤肥力要求高,因此在施肥上要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少施多次,氮磷钾配合。播前选择深、松、肥的沙质壤土,结合整地667平方米施充分腐熟的圈肥3000~5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钾30千克、尿素20千克,或在施用农家肥的基础上,施氮、磷、钾含量各15%的复合肥50千克、硫酸钾15千克。

6.精耕细作。一要注意合理密植。一般667平方米栽种40000株。二要预防过干过湿。苗期667平方米施草木灰(焦坭灰)100千克,防止土壤干裂伤及蒜根,防止土壤过干过湿。三要中耕散墒。当土壤湿度大时,对畦沟要中耕散墒,改善通气性。四要加强管理。在“烂母”前10~15天,每667平方米冲水施尿素5~8千克,保证此期根系吸收。外界气温高、昼夜温差小时,可在傍晚喷洒0.2%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溶液,间隔6~7天1次,连续喷洒2~3次。这既可补充水肥,又可提高抗逆性和抗病性,缓解干热风的危害,延缓叶片发黄和植株早衰。

7.防治病虫害。及时防治大蒜紫斑病、霜霉病和蒜蛆(葱蝇)、蓟马等病虫害。蒜蛆是腐食性害虫,其葱蝇成虫有很强的趋臭(腐)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