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剩饭剩菜做出饲料怎样加工合适?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9-04 00:36   点击:141  编辑:admin   手机版

剩饭剩菜做出饲料怎样加工合适?

,剩菜剩饭做饲料加工的方式有一种最优化的组合,把所有淀粉类的和蔬菜肉类的分开,米饭面条放成一类,炒菜和菌菇放成一类,肉和骨头方程以来,然后我们把淀粉类的和一些肉类蔬菜类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起来,加入稻草青饲料,打成碎粉,做成颗粒饲料,用来投喂鸡鸭等禽类,剩下的菌类和蔬菜类,我们加入玉米面,打碎做成颗粒饲料,用来喂牛和羊,其他的可以做化肥

怎样进行鱼饲料加工调制

水产饲料加工品质的特别要求

1水中稳定性(耐水性)

水产饲料投放水中时.要求吸水快、软化及时、溶失少、不溃散并保持原型,这就是水中稳定性。常用时间单位h或min来表示。良好的耐水性才能保证饲料被水生动物充分利用,而且不污染水质。各类水产饲料的耐水性要求如下:普通淡水鱼硬颗粒饲料,15min左右;海淡水虾蟹饲料,120min;海淡水鱼类、蛙类膨化饲料,8h。

2原料粉碎粒度

针对鱼虾消化道短小、消化吸收功能弱的特点,在工艺上尽可能提高物料粉碎细度,增加饲料与动物肠道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消化利用率。尾畸久雄(1985)用不同粉碎粒度的白鱼粉测试虹鳟鱼的消化率,结果表明:原料粉碎粒度为10~30目,消化率为11%:粉碎粒度为30~50目,消化率为5l%;粉碎粒度为50~120目,消化率提高到73%;粉碎粒度大于120目,消化率无显著差异。 3.3混合均匀度

水生动物日摄食量较少,因而鱼虾要从少量的日粮内获得全面的营养,必须保证饲料营养成分均匀,所以饲料加工过程需要高质量的混合均匀度。一般情况下,饲料生产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要求是:畜禽料CV<10%,预混料CV<5%,而水产料要求与预混料一样,可见水产饲料混合均匀度的重要性。

4产品熟化度

水产饲料加工的熟化过程包括前熟化(即调质熟化)和后熟化(即稳定熟化),后熟化实际上是加强熟化,它能在颗粒成型、黏结、糊化等方面起到加强的作用。经过良好熟化的饲料,耐水性提高,适口性得以改善,饲料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都得以提高。

影响鱼饲料系数的因素

1饲料配方的合理性

饲料本身的营养成份,对饲料的系数影响很大。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是饲料的两个主要营养指标,而且其含量越高饲料系数就越低,鱼类的消化吸收就越好。但同样含量或相近含量的饲料又与其有效成份的存在状态和结构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以大麦、燕麦和小麦为例:鲤鱼对这三种籽粒饲料的蛋白质消化率为“大麦>燕麦>小麦”。这主要是小麦蛋白质质量比大麦和燕麦差,也就是说小麦中的赖氨酸和苏氨酸的含量低。根据必需氨基酸指数计算的饲料中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小麦为55、燕麦为70、大麦为73。此外,饲料中必需的营养成份含量过高还会引起消化不良,如蛋白质含量过多时,鱼体蛋白质的积蓄量几乎不变,体重的增加并不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成正比。这不但造成了蛋白质的浪费,其蛋白质的代谢产物还污染水质。因此,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份含量应有一个最适量,实践证明,鱼饲料中蛋白质和非蛋白质之间应有一个适当的比例,而且只有蛋白质充足时,其它的营养成份才能有效地被利用。若饲料中的某种营养成份缺乏还会影响其它有效成份的利用。饲料中的原料营养互补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鱼类对饲料的营养需要有其自身的特点。如鱼类能充分利用饲料中的蛋白质和脂肪,但不能很好地利用碳水化合物,而且很难消化纤维素,鱼类的食性不同营养需要也不同。所以要因鱼而异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只有当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与鱼类的需求相吻合时才能提高消化吸收率,降低饲料系数。这也就说,饲料系数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饲料配方合理性。

2饲料原料的质量与加工调制

饲料原料的品种、产地、等级、异物含量、贮存条件以及贮存期的不同,其营养成分的差别很大。因而,饲料原料对配合饲料的营养成份和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原料的质量好,等级高,制成的配合饲料可达到预期的营养水平,反之饲料的营养将有所变化。尤其饲料原料的贮存时间,对饲料的营养价的影响较大。虽然,原料的粗蛋白质含量在贮存过程中不会改变,但随着贮存期的延长蛋白质的溶解度和消化率逐步下降,当原料在24℃下贮存2年,蛋白质消化率下降8%;原料中其它营养成分在贮存过程中也会有不同程度的降效。其中VE的损失最为严重,脂肪在贮存过程中受脂肪酶的分解,极易酸败,使用这种降效的原料将大大降低配合饲料的质量。

此外,由于水产饲料的特殊性,所以对饲料的加工技术要求较高。影响饲料加工质量的工艺指标主要是粉碎粒度、调质蒸气的压力和温度。试验证明,饲料加工粒度在10~20目消化率为11%,30~50目消化率为51%,50目以上消化率为73%。原料粒度细则表面积大,可获得较好的调质效果,饲料的熟化程度高,糊化更充分,颗粒的粘结性好,入水后不易散失,鱼类摄食后易于消化吸收,饲料系数低。在饲料加工的标准中,对水产饲料粉碎粒度的要求是:淡水鱼料要求全部通过20目筛,40目筛上物不得超过30%;对虾料要求全部通过40目筛,60目筛上物不得超过20%。饲料原料过细和过粗都会增大饲料系数。此外,调质工艺对饲料的质量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蒸气压力和物料通过调质器的时间,决定了物料的熟化的程度。对于不同的原料调质的工艺参数不同。如果熟化的水份不足,温度不够,原料糊化不充分将影响消化率,而熟化过度将会破坏饲料中的营养成份,其中损失最大的是赖氨酸。从而使饲料可利用率下降,饲料系数增大。对水产饲料来讲调质的最适含水量12%左右,物料的温度以70℃为宜,这不但能提高制粒机组的生产效率,而且,也能生产出高质量的颗饵产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