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俄罗斯十大发明?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9-14 11:44   点击:161  编辑:admin   手机版

俄罗斯十大发明?

中选出最有意思的十件介绍给大家。

1、履带和履带式推进器

1837年,俄国陆军上尉德米特里·扎格里亚日斯基(Dmitry Zagryazhsky)设计出了履带式推进器的图纸,并向沙俄政府财政部提出《带机械履带的车辆》专利申请。虽然他获得了专利,但该发明当时并未引起企业主的兴趣,两年后专利被注销。直到1877年,俄罗斯自学成才的农民发明家费奥多尔·布利诺夫(Fyodor Blinov)才完成了扎格里亚日斯基开始的事业,制造出履带式厢式车辆。这一发明为拖拉机和坦克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录像机

3、无线电通讯

俄罗斯物理教师亚历山大·波波夫(Aleksandr Popov)1895年4月在圣彼得堡大学的一次讲座中首次公布了其发明的无线通讯系统,并在课堂上演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线电接收机。但他由于供职于军事部门而未能公开发表自己的发明。与此同时,意大利人古格里莫·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进行了与波波夫相同的研究并于1897年发表了相关文章。与俄罗斯工程师不同的是,意大利人的发明很快实现了商业化。因此,西方至今对谁首先发明了无线电存在争议。

4、直升飞机

伊戈尔·西科尔斯基(Igor Sikorsky)是潜能在国外被充分发挥的俄罗斯发明家之一。他于1910年发明了一种旋翼飞行器原型,并让其飞上了天空。1912年,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水上飞机,后来又发明了最早的多引擎飞机。1917年俄国革命后,西科尔斯基被迫移居美国并通过著名俄罗斯作曲家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Sergey Rakhmaninov)的资助成立了自己的西科尔斯基航空工程公司(Sikorsky Aeroengineering Corp.)。他在美国设计的第一架直升飞机于1939年11月由其本人驾驶一次试飞成功。这款直升飞机被视为经典之作,全球95%的直升机都是以其为原型制造的。1942年,西科尔斯基又发明了双座直升机。

5、变压器

现代人无法想象没有变压器的电力系统。它是由俄罗斯电气技师亚博洛奇科夫和物理学家维萨金最早发明、建造并投入使用的。这一发明以"光源划分"的名称被载入史册,而亚博洛奇科夫早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完成了对它的构思。

6、酸奶

乳酸制品尽管自古就有,但俄国学者梅奇尼科夫首次阐述了其对人类寿命的影响。1910年,梅奇尼科夫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认为人类应多吃乳酸制品以延长寿命,因为它会降低肠内的食物腐败过程。梅奇尼科夫发现,保加利亚拥有数量最多的长寿老人,而这里被视为酸奶的发源地,因为正是在古代的色雷斯,人们第一次将牛奶和酵母混合了起来。

7、电视

兹沃雷金是在美国完成发明的另一位俄罗斯工程师。他拥有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发明——电视机。早在1923年,他就向美国专利局递交了自己的电视专利申请。六年后,他又发明了高真空电视接收管——显像管,两年后又发明了摄像管。

8、汽油裂解

我们无法想象没有汽车的现代社会,相应地也无法想象没有汽油会怎样。裂解过程是从石油的重密度或高熔点成分中获取汽油的过程,没有它就不可能生产这么多的汽车燃料。通过裂解,能从石油中获取70%的汽油,普通的分馏法只能获得10-20%。第一位发现裂解过程并于1891年建成工业裂解装置的人是俄国工程师弗拉基米尔·舒霍夫(Vladimir Shukhov)。

9、合成橡胶

另一个现代社会无法或缺的发明是合成橡胶。它被大量应用于轮胎、汽车、飞机和自行车,此外还应用于垫片、绝缘密封、医疗设备的生产和许多其他领域。合成橡胶还被用于制造固体火箭燃料。世界上第一块拥有工业用途的合成橡胶是按俄国化学家谢尔盖·列别杰夫(Sergey Lebedev)的方法合成的。他于1910年获得了最早的合成橡胶样品。其著作《在双乙烯碳氢物聚合领域的研究》于1913年发表,成为橡胶工业合成的科学基础。

10、谷物收割机

俄罗斯发明家安德烈·弗拉先科(Andrey Vlasenko)在特维尔省拥有一片领地。1868年,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康拜因型的谷物收割机。这台机器的主要部分用木头制成,要靠三匹马拉动。其收割速度比十九世纪时农民的手工收割要快20倍。弗拉先科制造的另外两台机器由一个人控制,两匹马拉动,在特维尔省地主的土地上使用了很久。美国报纸在此十年后才报道了加利福尼亚建造谷物脱粒机的消息,它被记者们称为"康拜因"。美国第一台康拜因的工作原理与弗拉先科的机器相似,但是由24匹骡子拉动,七名工人维护。

古人是怎样对稻谷脱粒的?

古代是使用石磨盘、石磨棒对干燥后的谷物进行碾压脱壳。

古代是用石臼和臼杵把大量稻谷加工成白米的,这个方法叫做舂米。 

舂米是将糙米加工成白米的一道工序。加工工具主要是石臼。石臼分杵臼和斗臼两种。杵臼,即小石臼,加上一根臼杵就昌贺余可操作。臼杵为木质,手腕粗细,长一米左右,上端装上两三公斤重扁圆形石头,以增加臼杵捣下去的重量。

舂米的人手握杵往下捣,直到米糠完全从糙米上剥落,然后用竹筛子筛去米糠,白米就呈现在眼前。

扩展资料:

中国在汉代发明了水碓,浙东山区在唐代已有了使用滚筒式水碓记载。

解放前,余姚市大隐镇共有水碓56处。据当地老农介绍,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下磨村农民还在用水碓磨蚊香木粉销往上海、宁波等地,木粉销售收入占到山村总收入的1/3。随着农业产业调整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以及水源环境的变化,到上世纪末,水碓才完全拍嫌退出了山区农民的生活。

利用水碓,可以日夜加工粮食。凡在溪流江河的岸边都可以设置水碓,还可根据水势大小设置多个水碓,设置两个以上的叫做连机碓,最常用是设置四个碓,《天工开物》绘有一个水轮带动四个碓的画面。

魏末晋初(公元二百六十至二百七十年)杜预总结耐滚了我国劳动人民利用水排原理加工粮食的经验,发明 了连机碓。

水碓的构造大概是水轮的横轴穿着四根短横木(和轴成直角),旁边的架上装着四根舂谷物的碓捎,横轴上的短横木转动时,碰到碓捎的末端。把它压飞,另一头就翘起来,短横木转了过去,翘起的一头就落下来,四根短横木连续不断地打着相应的碓梢,一起―落地舂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舂米

舂米对,一种古代简单机械樱慧,如图所示。使用这个装置时,人在A端用力把它踩下后立即松脚,B端就会立即下落,打在石臼内的谷物上,舂米就是把打下的谷子去壳的过程,舂出来的壳就是米糠,剩下的米粒就是我们吃的白米,舂米皮闷(脱粒脊握答)是古代最繁重的家务劳动之一。

我只知道一种就是摔打的办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