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华联超市的配送是怎样的?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8-08 03:24   点击:98  编辑:admin   手机版

华联超市新建的配送中心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1.仓储立体化:配送中心采用高层立体货架和拆零商品拣选货架相结合的仓储系统,大大地提高了仓库的空间利用率。在整托盘(或整箱)商品存货区,下两层为配货区,存放整箱出货、周转快的商品,上三层为储存区;拆零商品配货区,在拆零货架上放置2500种已打开运输包装纸箱的商品,供拆零商品拣选用;上部货架作为拆零商品的库存区。

2.装卸搬运机械化:采用前移式蓄电池叉车、电动搬运车、电动搬运车、电动拣选车和托盘,实现装卸搬运作业机械化。

3.拆零商品配货电子化:近年来,连锁超市对商品的“拆零”作业需求越来越强烈,国外同行业配送中心拣货、拆零的劳动力已占整个配送中心劳动力的70%。华联超市的配送中心拆零商品的配送作业采用电子标签拣选系统,使用了电子标签设备。只要把门店的订单输入电脑,存放各种拆零商品的相应货格的货位指示灯和品种显示器,立刻显示出需拣选商品在货架上的具体位置以及所需数量,作业人员便可从货格里取出商品,放入拣货周转箱,然后按动按钮,货位指示灯和品种显示器熄灭,订单商品配齐后进入理货环节标签拣货系统自动引导拣货人员进行作业。任何人不需特别训练,即能立即上岗工作,大大提高了商品处理速度,减轻作业强度,大幅度降低差错率。

4.物流功能条码化与配送过程无纸化:采用无线通讯的电脑终端,开发了条形码技术,从收货验货、入库到拆零、配货,全面实现条码化、无纸化。

5.组织好“越库中转型物流”、“直送型物流”和“配送中心内的储存型物流”,完善“虚拟配送中心”技术在连锁超市商品配送体系中的应用。

6.建立自动补货系统(ECR)

华联超市与上海捷强集团公司以及宝洁公司建立了自动补货系统,将“连锁超市补货”转变为“供货商补货”。这样做可以把流通业者与制造业者紧密结合;双方产只是追求自己企业的效率化,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整体”供货系统的共同效率化,因此得以削减整体成本、库存与有形的资产投资,并使消费者得以选择高品质、高新鲜度的食品。通过供应商和零售的共同努力,双方共同成为市场的赢家。我们体会到,ECR力求将消费者、供应商和零售商拴在一根线上,结成利益共同体。

门店与客户满意--华联配送服务的宗旨

华联超市在超常规发展的过程中,非常注重配送中心的建设和配送体系的构筑。华联认为物流系统构筑的目的,就是提供能使门店(或客户)满意的物流服务。而影响“顾客满意度”的“物流范围项目”,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十个方面:

1、商品结构与库存服务;

2、配送过程如何确保商品本质;

3、门店紧急追加减货的弹性;

4、根据实际确定配送时间安排;

5、缺品率控制;

6、退货问题;

7、流通加工中的拆零工作;

8、配送中心的服务半径;

9、废弃物的处理与回收;

10、建立客户服务窗口。

本着让客户与门店满意的宗旨,华联做了大量工作,如采用机械化作业与合理规划,减少搬运次数,防止商品保管与配送中的损伤;通过计算机控制等手段控制商品保质期;通过调查,制定门店追加减货条件。增加配送系统:“紧急加减货功能”;根据商场的销售实绩、门店的要货截止时间、门店的交通状况、门店的规模大小以及节假日等来确定配送时间等;并将采用“电子标签拆零商品拣选设备”,进一步扩大拆零商品的品种数(增加到4000种),提高拆零商品的拣选速度和准确率,以满足加盟店的需要;以配送中心最佳服务半径250公里为基础,研究如何构筑华联超市配送网络体系等等。

合理规划物流配送的流程是构筑配送体系的重要前提。华联超市根据经营商品进销的不同情况和商品的ABC分析,按三种类型的物流来运作。

储存型物流--这类商品进销频繁,整批采购、保管,经过拣选、配货、分拣,配送到门店;中转型物流(即越库配送)--这类商品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汇总各商场门店的订货信息,然后整批采购,不经储存,直接在配送中心进行拣选、组配和分拣,再配送到门店;直送型物流——这类商品由供货商不经过配送中心,直接组织货源送往超市门店,而配货、配送信息由配送中心集中处理。

华联配送--连锁经营的供货枢纽据介绍,近年来,华联超市已从延伸江、浙两省发展到向全国辐射,因此华联将配送中心的建设更是放在了首位。2000年8月华联超市新建的现代化配送中心正式启动。该配送中心位于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一棵树7号地铁。基地紧贴外环线,直连沪嘉、沪宁、沪杭高速公路,南邻沪宁铁路南翔编组站,通向市区以及向外辐射的能力很强。

新建的桃浦配送中心,其主体建筑物是高站台、大跨度的单层物流建筑;为了充分利用理货场上方的空间,配送中心的局部为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新建配送中心的基地面积2804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商品总库存能力90万箱;日均吞吐能力14万箱。配送中心基地内部的环状主干道路宽20米,实行“单向行驶、分门进出”。

配送中心的南北两侧,建有4米宽的装卸平台;站台高出室外道路1米,当厢式卡车尾部停靠站台时,车厢抱垫板与站台面基本上处于一平面,将商品装卸作业变成水平移动,大大减少了装卸作业环节和劳动强度。站台作业线总长270米,可停靠80辆货运卡车同时作业。站台上方装有悬挑8米的钢结构雨蓬,保证配送中心可以24小时的全天侯作业。配送中心的中央空间采用金属网架结构,上盖镶嵌统长型采光带的彩钢夹芯保温板屋面,白天)包括阴雨天)库内作业不需人工照明。绿色非金属耐磨地面,装卸搬运作业时不起灰,确保了食品的卫生安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