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羊踯躅别名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8-30 19:51   点击:144  编辑:admin   手机版

羊踯躅(学名:Rhododendronmolle(Blume)G.Don):落叶灌木,高0.5-2米;分枝稀疏,枝条直立,幼时密被灰白色柔毛及疏刚毛。叶纸质,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幼时上面被微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柔毛。总状伞形花序顶生,花多达13朵,先花后叶或与叶同时开放;花冠阔漏斗形,长4.5厘米,直径5-6厘米,黄色或金黄色,内有深红色斑点,花冠管向基部渐狭,圆筒状,长2.6厘米,外面被微柔毛,裂片5,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蒴果圆锥状长圆形,具5条纵肋,被微柔毛和疏刚毛。花期3-5月,果期7-8月。生于海拔1000米的山坡草地或丘陵地带的灌丛或山脊杂木林下。产中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有一亚种产日本。该物种花朵美丽,颜色鲜艳,并具有较高的中草药价值,为著名的有毒植物之一。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多栽培,也是众多杜鹃园艺品种的母本,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生长习性

杜鹃花产于高海拔地区,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恶酷热干燥。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及pH在5.5-6.5之间的酸性土壤。部分种及园艺品种的适应性较强,耐干旱,瘠薄,土壤pH在7-8之间也能生长。但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长不良。杜鹃花对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曝晒,夏秋应有落叶乔木或荫棚遮挡烈日,并经常以水喷洒地面。杜鹃花抽梢一般在春秋二季,以春梢为主。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0℃,3-5月开花,杜鹃花耐修剪。一般在5月前进行修剪,所发新梢,当年均能形成花蕾,过晚则影响开花。

繁殖方式

扦插

扦插繁殖是杜鹃花栽培中应用最多的繁殖方法,一般在5-6月份剪取健壮的半木质化的新枝,长约5-8厘米,剪除下部叶片,保留顶叶2-3片作插穗,插穗基部最好用吲哚丁酸或ABT生根粉等溶液浸蘸处理,然后扦插在疏松透气、富含腐植质的酸性土壤中,温度保持在20-25℃,遮阴并经常喷雾保湿,以促进萌发新根。

嫩枝

嫩枝繁殖是用劈接对于难以成活的名贵品种如西鹃等,先剪去嫩枝约3-4厘米作接穗,将基部用利刀削成楔形,用毛鹃作砧木,采用嫩枝劈接,然后置阴棚下用塑料薄膜绑扎,并用塑料袋将接穗和砧木一起罩住保湿。

播种

播种为有性繁殖。由于自然杂交的结实率很低,一般都要进行人工授粉,以提高杜鹃的结实率,获得较多的种子。其主要做法是在杜鹃花盛开的时候,选择长势好,花色美的健壮 母本,移至温室,每盆选留花朵大、开花早的花3-4朵,摘去雄蕊和花附近的新芽,使养分集中,待到花柱头上出现粘液时,即用新毛笔蘸取父本的花粉去涂几次就行了。授粉一周后,将花盆移至室外,加强水、肥管理,大概经过5-6个月的生长发育,到11-12月即可见到果实逐渐由青色变为褐色,种子就成熟了。随即将其采下,让其阴干,扬净,置于阴凉通风处。

杜鹃种子很细小,不宜长时间贮存,否则发芽率低。若是常绿杜鹃种子,即应随采随播,播在温室内的盆中;若是落叶杜鹃种子,则可放到明年春天播种。

播种的盆宜采用浅瓦盆,播种的泥土,可在背阳的山坡表面挖取带青苔的疏松表土,拣去石粒,最好用40%的 福尔马林加100倍水的稀释液喷洒一次,进行消毒,再行晾干。也可放到蒸汽中蒸15-25分钟消毒,然后晒至半干即可待用。播种前,先将浅盆浇潮,在底层放入一层约2厘米的木炭屑,再铺上一层5-6厘米厚的消毒土,刮平,稍压实,然后均匀地将种子分格在上面,轻轻压一压,不可用喷壶喷水,最好采用浸盆坐水的方法。在上面盖一块玻璃,移至温室内。盆土表面干燥时,可雾状地喷些水,但不可喷得太多,经常保持盆土潮润就可以了。

播种后,一般经5-6星期即可发芽。在小苗长出2-3片真叶时,即可用小竹片轻轻夹出,分栽于另外的盆中,不要栽得太密,要稀些,栽好后用芦席等遮荫,不可让太阳直晒,也不可让雨水淋到。在苗幼嫩时,不要施肥,等到第二年小苗长到近10厘米高时,再开始浇施薄肥;一般第二年春末到早秋,可单株分栽。到第三年苗株长到20厘米高时,如果养护得好,就有少数株苗可以开出鲜花来。

该种为著名的有毒植物之一。“ 神农本草”及“植物名实图考”把它列入毒草类,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民间通常称“闹羊花”。植物体各部含有闹羊花毒素(rhodo japonin)和马醉木毒素(asebotoxin), ericolin和andromedotoxin等成份,误食令人腹泻,呕吐或痉挛;羊食时往往踯躅而死亡,故此得名。在医药工业上用作麻醉剂、镇疼药;全株还可做农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