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大棚蔬菜产量?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9-02 12:43   点击:184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大棚蔬菜产量?

大棚栽培蔬菜,以其造价低、经济效益高,并有为市场提供夏菜冬吃、冬菜夏吃等优势,是农民增收的首选的种植方式,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为了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提高产量,应采取以下措施。 1、园土消毒:大棚蔬菜由于连作次数多,一般来说,病害较为严重,用化学药剂进行园土消毒,可有效杀灭靠土壤传播病害的病菌,降低发病率。一般在整地前用40%五氯硝基苯(低毒),按每平方米菜地用药8~10克,对水3公斤,掺干土6公斤左右,制成毒土撒到地里;也可采用75%的百菌清,每平方米用药10克(头茬种植可减量一半),加细土10~20倍,拌匀撒于地面,深翻入土;也可选用50%的多菌灵,每平方米10克;或58%的瑞毒锰锌,每平方米10克进行灭菌。2、嫁接:在棚内连作西瓜、黄瓜,若用黑籽南瓜或南砧一号进行嫁接,可防治瓜类枯萎病的发生,使瓜类延长生育期,结瓜多,产量一般可增产30%以上。3、盖无滴膜:采用聚氯乙烯无滴膜具有无滴、长寿、保温、防裂、防尘、防辐射等特点。无滴膜透光率一般保持在90%左右,同样厚度的无滴膜比普通膜平均提高棚室温度5℃左右,使用寿命可延长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4、双层保温:即在棚室内加扣小拱棚或平铺地膜,可达到良好的保温效果。据试验, 在大棚内加盖地膜,能提高2℃左右的地温,并减轻大棚内湿度;在大棚内加盖小拱膜,小棚内温度夜间也可保持在15℃以上,可保证育苗时对温度的需求。5、改进灌水方式: 采用大棚滴灌或地膜下灌水代替传统的浇灌,可省工、节水、高产,并可降低棚内相对湿度,从而抑制并减轻病害的发生。据试验,一般可节水40%以上,相对湿度降低10%以上。6、设置反光屏:在蔬菜大棚北侧弱光处设置一道反光幕,下端垂直地面,能明显提高大棚北侧的光照,并可提高地温1.5℃~3℃,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7、使用生长调节剂:正确选择和使用外源性植物激素如乙烯利、防落素等;促进果实膨大、加速成熟,提高产量。8、增施二氧化碳: 在棚内燃烧沼气,既可提高棚温,又可增补二氧化碳气肥,使黄瓜,番茄、青椒、菜花等增产30%以上。有条件的地方,可将二氧化碳压缩于气瓶内,装上塑料管通到棚内释放,也可起到增产抗病的效果。9、严防氨毒:据测定,氨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超过5ppm,即可导致蔬菜茎叶坏死,因此在大棚内栽培蔬菜,首先应控制氮肥施用量,在使用氨肥后要及时浇水,肥料深施并覆土,注意开窗换气,严防氨气危害。 10、使用草木灰:将草木灰均匀施于地面,可提高地温,降低土壤湿度,从而抑制病害的发生。也可在大棚间隙地带撒施稻壳或秸秆粉,不但可减轻大棚湿度,同时也可为下茬作物培肥地力,为增加棚地有机质的含量打下基础。

二、下列哪种方法,能提高温室蔬菜产量

答案A

因为夜问只进行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可以降低呼吸作用,提高产量,而白天光合、呼吸均在进行,应使温度略高一些。

三、要提高温室蔬菜的产量,可以采取以下哪种方法?(  )A.白天适当降低温度B.夜间适当提高温度C.夜间

要提高温室蔬菜的产量,可以白天适当升温,提高光合强度,夜间适当降温,降低呼吸强度,增大昼夜温差,增加有机物的积累,C正确.

故选:C.

四、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温室大棚的蔬菜产量

你好,造成这种现象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就是重茬,某一种作物对某一种或几种营养元素有不同的偏好,对这几种原素的吸收就特别强,连续种植这一种作物,土壤当中这几种元素就会缺乏。而作物吸收养分的能力是受最小养分率的制约,也就是说最缺乏的养分制约最丰富的养分的吸收,这个缺乏的养分往往是微量元素,而我们的测土施肥又达不到测量微量元素的水平,所以说你往往不清楚到底是哪个微量元素缺乏,等到作物生长期表现出缺素的症状你再采取措施,效果又不明显,损失就已经造成了。所以说种菜最好不要重茬,要轮作,最好和葱蒜类的作物轮作,还能有效地防治根结线虫。

另一个原因就是施肥造成的,作物对你施到地里的有机肥、化学肥料不会完全吸收,尤其是化肥。化学肥料里面含有的副成分包括氯化钠等不能被植物吸收的成分会沉积在土壤当中,造成土壤的溶液浓度过高,抑制作物根系吸收水分、呼吸、以及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直接后果就是作物长势衰落,抗逆性降低,病虫害加剧,产量、品质下降,直接影响到菜农的经济效益。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是用生物菌肥分解一下,也就是有益菌群落,这个能有一定的效果,但也不是万灵丹。

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所帮助。

五、如何提高温室大棚中蔬菜的产量

目前蔬菜种植主要依靠大棚来提供适宜的环境,但是由于温暖湿润环境也利于细菌的生长,所以有时会造成大棚内的蔬菜产量不高等问题。如果才能有效的提高温室大棚蔬菜种植的产量呢?在此我们专家有以下十点建议:

一、选用抗病品种:要保障大棚蔬菜的品质,首先应特别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

二、增施农肥和磷钾肥:大棚蔬莱的底肥应以农肥为主,一般100米长棚每年施15一20立方米农肥,在生产期再根据需要施用氮、磷、钾肥,要全层施;

三、使用自动地下暗渗灌水:在大棚内使用自动地下渗灌,地上没有水分蒸发,大大降低棚内湿度,就能很好地控制各种因高湿引发的各种病虫害;

四、用增温降湿和高温排灌来控制病害的发生:近中午温度超过30度后,打开通风口,迅速排出棚内湿气,下午放大风排湿,使夜间干燥过夜,不利病菌繁殖,这是控制病害发生的有效措施;

五、采用嫁接苗增强抗病性:黄瓜、茄子采用嫁接栽培能提高抗病能力,特别对黄瓜的桔萎病和茄子的黄萎病,有着理想的防治效果;

六、高垄大行距栽培:黄瓜可用垄高0.3米、行距1米单行的株行距。而茄果类可用垄高0.9米、一米双行的株行距,降低垄顶湿度,提高地温,加大通风透光度,减少人为管理造成植株出现伤口,减少病菌侵入,能减轻病害发生;

七、适时适量叶面追肥:一般在果菜生产期,用15公斤水加入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各50克,搅拌均匀后6--7天喷一次叶面,能收到很好抗病效果;

八、高温闷棚杀菌:高温闷棚常用在黄瓜的霜霉病和黑星病上。在闷棚前要灌透水,闷棚温度是45度。高温闷棚后5—7天可再进行1次,以后每隔10—15天1次,也能很好控制病害的发生;

九、土壤消毒及棚室灭菌:在7-8月的高温季节,棚内无蔬菜时,用石灰、稻草拌棚土,杀灭土传病菌。对附着在棚膜、棚架、墙和地面的病菌,可在定植前,每100米长棚,用硫磺粉2公斤,拌入一倍量的干锯末,分4—5堆点燃,封闭棚24小时后,放风7天后定植或育苗;

十、药物熏烟灭菌:当发现菜秧有病害发生时,可采用药物熏杀法来防治。目前广泛使用的有百菌清、速克灵、甲双灵、克星丹、细菌灵、敌敌畏等烟剂。这些烟雾用气味杀菌杀虫,而在菜上无药物残留。

以上十点有助于蔬菜种植产量的提高,帮助菜农朋友获得好的丰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