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施栽培的李树应如何选择适宜的树形?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9-03 06:52   点击:176  编辑:admin   手机版

设施栽培的李树应如何选择适宜的树形?

设施内栽植的李树,一是要求树体能迅速展开成形,尽早结果;二是要求冠型小而紧凑,营养生长不能过旺;租旁搜三是要求能适应设施高度的限制,做到树体低矮,高度弊历一般控制在1.5~3米;四是要求与设施空间大小不一的特点相适应。目前我国果树设施栽培应用的温室类型主要是塑料薄膜日光温室。温室坐北朝南,东西延长,南边空间小,中间、北边空间较大,所以温室南边行的李树常采用自然开心形,中间的李树多采用小冠疏层形,北边的李树多采用细长纺启烂锤形。

果树保护地怎样栽培?

利用人工保护设施栽培果树的方式。在气候条件难以满足果树生长发育需要的地方,或非季节性生产,实行保护地栽培有重要价值。

发展简史

17世纪末,法国建成了栽培橘树的“凡格赛”大温室。1880年美国才有温室,日本最初称“纸屋”以油纸作温室(1830~1844)。此后在西欧不少国家,相继发展起果树温室。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比利时和荷兰等国,以玻璃温室栽培葡萄、无花果和菠萝等,已有相当规模。1940年,荷兰大约有5000个葡萄温室,占地8600公顷;比利时约有3500个葡萄温室,占地5250公顷。与此同时,桃、李、樱桃等温室栽培也有发展。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草莓栽培的不断改进,温室栽培又有了很蠢判敬大的发展。1965年,荷兰温室草莓为1050公顷,1972年增为2500公顷。意大利有80公顷葡萄和40公顷桃实行温室栽培;7500公顷葡萄用塑料大棚,有30%左右的草莓利用塑料薄膜覆盖。在亚洲,日本的保护地栽培较为发达,起初用温室栽培葡萄,1965年起用塑料大棚栽培葡萄,1969年面积达499公顷,到1985年保护地栽培果树的总面积已达4750公顷。其中葡萄占24%,橘类占14.8%,梨占0.7%,其余为苹果、桃、柿、无花果等。中国大规模保护地栽培果树,始于20世纪70年代,辽宁省果树研究所和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园艺研究所,利用薄膜温室栽培巨峰葡萄,都获得了成功。草莓的地膜覆盖,则已在东北、华北各省推广应用。此外,日本、以色列在暖地栽培葡萄时,为了防雨、防病,采用防雨塑料大棚或温室,中国浙江省也有少量试用。

类型及用途

依用材、结构可分为若干类型。

地面覆盖

主要用于草莓促成栽培或非季节性生产。其覆盖物过去用马粪、蒿秆。塑料薄膜问世后,多数改用塑料薄膜。冬季在草莓畦内先覆盖一层马粪,以增加根际土壤温度,然后在畦面加盖薄膜:春季断霜前,清除草莓植株上的马粪,使露出叶片,薄膜则改为用竹条支撑,成为以畦为单行的小拱棚。

塑料大棚

用于非季节性栽培,除草莓外,还用于葡萄、无花果等促成和延迟栽培。大棚分季节性或长久性两类。前者在大田生产中采用,选择适宜品种,按不同用途、需要,及时设立支柱、框架,再覆以0.3~0.5毫米厚的塑料薄膜,南北向,北端密封,南端设进出口或活动门。露地断霜后,及时拆除,恢复大田生产管理。永久性大棚的支柱、框架,选用水泥柱、角钢等坚固材料,覆以塑料薄膜,两端设门,周围设窗,以便于开启、通气降温;屋顶分为屋脊式与圆拱型两类,均附有保温草帘,增加冬季保温能力。

温室

主要用于试验研究,在生产上以栽培经济价值高的果树,如桃、柑橘、苹果等非季节性生产,或在当地不能露地生产的种类。温室的结构,依各地气候而异,如在寒地一般跨度为7~9米,长30~75米,前柱高1.5米,后柱高3.5米,棚顶倾斜向阳,北墙为空心墙,可以加宽至2米,成为作业室骨架。其结构可以采用钢、钢木混合,或钢管、水泥混合结构,门窗采用玻璃、屋顶也附有草帘或苇帘等保温、遮荫设备。供热方式,可分日光温室和加温温室。日光温室,利用太阳光能自然加温;加温温室,有加温设施,热源以煤、石油、电力或温泉等为主。屋面可分为单屋顶、双屋顶两种。双屋顶的屋面又有相等或不等式。

无土栽培

在保护设施下,应用培养基质如水、石英砂粒、蛭石或珍珠岩等,在一定的容器中,不断供应植物以需要的营养液和空气(水培时),营养液有多种配制方法,常用的有:①硫酸铵8份,磷酸铵5份,氯化铵3份,硫酸钙2份,硫酸镁4份,加少量微量元素;②硫酸铵10份,过磷酸钙6份,硫酸钾2.5份,硫酸镁3份,加少量微量元素。混合后加水500倍,每星期每平方米用量为35克。在果树中以栽培草莓为主,北欧等国,也用以生产桃。印度栽种菠萝及番木瓜已获得成功。

设施效应

在保护设施中栽培果树,生态条件就有较大的改善。

温度

由于覆盖,减少了热量的辐射与对流,可以较多地保留太阳的辐射热。薄膜覆盖,春季可提高耕作层土温4~6℃,冬季(11月至12月)可提高1~2℃;塑料大棚内的早春与晚秋旬平均气温可提高8~12℃;加温温室,可使喜温果树冲誉处于20±10℃;耐寒果树带慎处在15±10℃的适温中。

光照

采用透明度好的玻璃或薄膜,对自然光照很少影响,同时,由于增加了早春和晚秋的温度,可以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增加了光能的利用率。必要时还可采用日光灯或白炽灯以补足阴天或早、晚光照之不足。

湿度

在保护地条件下,减少蒸发,土壤湿度较易保持,空气湿度则因密闭而易升高。在高温季节和塑料大棚内尤其显著,通常超过30℃时,就应通风降温降湿。

技术要点

保护地栽培时,应随时注意温度湿度的调节,肥料和水的供应以及果实的应市时间等环节。①在无自动调节温湿度的温室或塑料大棚中,应及时注意昼夜、季节间的温湿度变化,并及时启闭防寒覆盖物(草帘等),借以调节温湿度和通气,寒地要加装增温设施。保护地浇水,以细流沟灌,滴灌等为主,避免温室、棚内湿度过高而引起病害及徒长或落花落果。在寒冷季节,宜在晴天的中午灌水,以免降低土温;②应注意增施有机肥料,棚或室内每平方米面积,每个生长季应不少于25~50千克;③对于用塑料大棚进行促成或延迟栽培时,要注意果实的生育期及采收上市期。如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9月初开始设置大棚,巨峰匍萄可以第二次成熟,或将正常采收季推迟到12月下旬。

保护地栽培,由于可以克服不良环境的限制,随着世界耕地的日益减少,今后不仅在寒地防冻,暖地防雨,以及促成栽培等方面有广阔前景,在与无土栽培相结合时,还可以应用于干旱的沙漠地带和荒芜的海岛,以生产新鲜的果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