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稀奶油和淡奶油有什么区别?是一样的么?

292 2023-01-06 15:58 娄惠    手机版

稀奶油和淡奶油有什么区别?是一样的么?

区别在原料健康口感制作和价格。

1.原料方面

淡奶油(动物奶油)是由牛奶中的脂肪分离获得的,而甜奶油(植物奶油)是以大豆等植物油和水、盐、奶粉等加工而成的。

2.健康方面

淡奶油脂肪含量和热量比甜奶油高,但是甜奶油的主要成分就是氢化植物油,而且具有反式脂肪酸,对人体不好。

3.口感方面

淡奶油的口感和味道比甜奶油纯正,但是有一点要注意,淡奶油本身是不含糖的,所以用淡奶油的话,一定要添加糖,糖的比例一般是淡奶油的10%(根据自己口感调整,我觉得10%就比较适合大多数人)

4.制作方面

从打发、制作蛋糕来说,淡奶油的难度要比甜奶油高,毕竟没有各种添加剂,没有甜奶油稳定(关于打发淡奶油可以关注这篇文章:烘焙打发是什么意思)

5.价格方面

这个没的说,纯正的淡奶油肯定比甜奶油贵,一般价格在3倍左右(为了控制成本,外面甜品店一般都是甜奶油)

稀奶油是牛乳的脂肪部分,它是将脱脂乳从牛乳中分离出来后而得到的一种O/W型乳状液。

奶油应在-1 5℃以下的冷藏库中贮存,保存日期6个月。如放在4~6℃的库内,存放时间不得超过7天,稀奶油出售前和加工前应贮于2-,.一80c的冷库或冰箱内,贮放时间不应超过72小时。

扩展资料:

制作方法

1.原料乳收集、过滤、预热与其他乳加工基本相同。

2.分离:分离采用分离机,分离机启动后,当分离钵达到规定转速后方可将经预热的牛乳送入分离机。

3.标准化:根据我国食品卫生标准规定,消毒乳的含脂率为3.0%,不符合者进行标准化处理。

4.冷却和贮存:稀奶油不能立即进行加工时,必须立即冷却,即边分离边冷却。也可采用二段法:先冷至10℃左右,然后再冷却至所需温度。

5.杀菌:使用保持式杀菌法,升温速度控制每分钟升2.5~3℃。杀菌温度有72℃,15分钟;77℃,5分钟;82~85℃,30秒钟;116℃,3~5秒钟。

6.冷却、均质:杀菌后,冷却至5℃。再均质一次,均质可以提高粘度,保持口感良好,改善稀奶油的热稳定性,避免奶油加入咖啡中出现絮状沉淀。均质温度45~60℃(根据稀奶油质量而定),均质压力为8000~18000千帕。

7.物理成熟:均质后的稀奶油应迅速冷却至2~5℃,然后在此温度下保持12~24小时进行物理成熟,使脂肪由液态变为固态(脂肪结晶)。

8.稀奶油的冷却及包装:物理成熟后,冷至2~5℃后进行包装,在5℃下存24小时后再出厂。包装规格有15、50、125、250、500、1000毫升等。发达国家,使用软包装的较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稀奶油

乳品行业属于哪种市场

从行业来说属于副食品市场,即不属于像大米那样必须的食品,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品在整个食品市场来说占的份额越来越高。

从销售特性来说属于快速消费品行业市场,即人们买回家后能很快消费并重复消费的商品,区别于家电、汽车等。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高一政治好想要学的是诚信,还有价值规律。 1.在竞争中,所有商品全是围绕价值规律来体现的,现在市场上的乳品产品的国内外种类繁多,导致现在供求变化一直在变动。2.当中国乳品出现诚信危机的时候,消费者就会选择国外的乳品来作为替代品,这样中国乳品就变的供大于求,这样中国乳品就会出现价格低于价值的。3.由于价格不能偏离价值很多导致中国乳品市场萧条,小的乳品公司被兼并,破产。所以中国若行业整体是下滑。

一、乳制品生产现状

乳品的生产和销售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并且液体乳生产大幅度增长,整个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4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663.3亿元,利润总额33.8亿元。

乳制品生产技术和设备更新加快。主要包括砖型纸盒包装超高温灭菌奶生产线、塑料袋奶生产线、屋型纸盒包装杀菌奶灌装设备等,使我国乳品行业技术、设备陈旧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变。

乳制品市场竞争激烈。我国乳品行业尚属于幼稚型行业,其规模、技术、产品质量方面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而人世以后,许多外国的乳品品牌打人中国市场,如达能、帕玛拉特、雀巢等,给国内乳品企业造成很大冲击。另外,国内各品牌也将进行着面对面的竞争与交锋。

大型企业发展迅速,奶制品企业兼并、整合的速度加快,集中度在提高。一些乳品加工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和强强联合等整合方式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奶业集团,众多中小乳品企业与实力较强的企业联合或并人大型乳品企业、企业集团。

二、乳制品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原料奶、乳制品质量参差不齐。我国目前80%是手工挤奶,且日益增多的个体户不注意奶牛疫病防治,原奶细菌超标、抗生素含量过高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着乳制品质量的提高。即使在原料奶主产区采用机械挤奶设备,但仍然存在管理水平低、设备不能及时保洁等问题。我国原料奶生产卫生条件差、细菌数量偏高、杂质较多。国家颁布的质量卫生标准大多数是十几年前制定的,且分别隶属于不同部门,涉及指标少,检测方法落后,远远落后于当前食品安全的要求。

企业规模小、设备制造技术落后。我国乳制品工业发展时间短,真正的发展仅20年历史,经济实力、技术装备水平、企业规模均不能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乳业装备整体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大约还有20年差距。目前,乳品机械进口量占到50%,国内乳品机械三化程度低、配套性差,尤其是通用关键机械上,离心机及乳品分离机械与国外差距大,品种少,性能差。

产品结构不够合理,乳品品种少。目前,我国乳品虽已有较快发展,但与国外相比,在风味、品质、品种上差距比较大,据统计,发达国家2001酸乳上市的新品种有900多种,欧洲开发的乳制品品种占世界乳制品新品种的72%。而我国品种少,乳品产量中奶粉产量占70%,奶油的产量很小。液体奶消费仅局限于大中城市.产量也很小,在液体奶品中,巴氏杀菌奶约占53.1%,保鲜奶约占29.9%,酸奶约占17%。而干酪这样的产品在国外都属大宗产品,在国内基本没有生产,尤其是深加工、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更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问题很苍白,叫我如何回答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