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乳制品水乳分离怎么回事?

233 2023-01-08 03:44 夏生    手机版

乳制品水乳分离怎么回事?

1.牛奶水乳分离

牛奶中的营养物质很容易受破坏。牛奶中最容易受损的物质包括维生素、蛋白、乳糖、不饱和脂肪酸机矿物质等。破坏作用主要发生于加热处理与贮存两个过程。加热温度过高,作用时间越长,破坏就越大。所以牛奶加工处理的火候好恰到好处。温度越低,时间太短,不能把有害细菌杀灭,达不到消毒的目的;温度太高,时间太长,则会造成营养物质大批损失。加工好的牛奶,存放时间越长,气温越高,损失就越大。

2.酸奶水乳分离

酸奶是经过发酵的,发酵时间越久就会析出透明水分液体,如果析出的水分不是太多,一般不是坏,而是析出的奶清,发酵时间越长,析出越多。

乳液水乳分离是因为保存不当变质了

正常情况下,乳液是经过乳化和融合的,不会轻易出现水乳分离状况,除非是外界因素导致乳液成分变质,才会出现水油分离的情况,如果出现水乳分离,建议更换新的乳液。希望我的回答在这里能够帮助到大家。

乳制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乳制品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行业产业链较长

乳制品行业的产业链较长,涵盖饲草饲料、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终端销售等多个环节,由于原料奶鲜活易腐,需要及时冷却、收集、储运和加工,因此,各环节之间联系紧密,一体化程度要求很高,实现了第一产业(农牧业)向第二产业(食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分销、物流)纵向延伸。奶牛养殖的产品牛奶是乳制品制造的重要原料,奶牛养殖是乳制品制造行业的上游环节;乳制品进行加工销售为乳制品制造行业的下游环节。

乳制品产业链涉及多个行业和企业,上游主要参与者有奶牛养殖企业现代牧业、乳山、圣牧、赛科星、优然牧业等;中游乳制品生产重点企业主要有伊利、安慕希、飞鹤等乳制品品牌;下游的重点流通渠道则包括沃尔玛、永辉等大型商超,全家、美宜佳等便利店以及淘宝、京东等线上平台。

乳制品行业链热力地区:内蒙古代表性企业数量较多

从我国乳制品行业产业链企业区域分布来看,乳制品行业产业链企业在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均有分布。其中广东省乳制品行业企业数量分布最多,同时山东、河南、湖南等省份企业数量也相对集中。

从代表企业分布情况来看,我国乳制品产业链相关企业在内蒙古、上海等地区发展较为迅速,以内蒙古为例,上游奶牛养殖牧场圣牧、赛科星、优然牧业以及中游乳制品生产企业伊利、蒙牛等均位于内蒙古。

乳制品行业代表性企业乳制品业务规模

目前,在我国乳制品行业代表企业中,伊利乳业、光明乳业、三元股份等业务规模较大。2020年伊利股份业务收入超过950亿元。

乳制品行业代表性企业最新投资动向

2021年,乳制品行业代表性企业的投资动向主要包括收购公司拓展业务、通过对子公司增资的方式投资包装项目。乳制品行业代表性企业最新投资动向如下: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乳制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乳制品行业相关公司:鹏都农牧(002505)、光明乳业(600597)、新农开发(600359)、新希望(000876)、伊利股份(600887)、妙可蓝多(600882)、ST维维(600300)、天润乳业(600419)等。

本文核心数据:乳制品行业存货管理模式、代表性企业的存货价值、代表性企业的存货周转率

乳企产业链与供应模式息息相关

――自有奶源牧场vs合作社供应

中国乳企存货管理模式要先从行业的产业链以及供应模式进行分析,目前大型乳企已实现奶源供应一体化,形成了规模化的奶牛场供应模式,属于企业的产业链向上整合,这样的供应模式既提高了饲养水平,更提高了乳制品原材料的原奶质量。而中小型企业或形成合作社供应模式,该模式属于产业链向下整合。两者的差别在于:是否需要投入大量的牧场建设及运行成本。

――一般加工制造业vs规模化奶牛场

合作社供应模式更多地考虑到对原奶加工后产品的库存管理;而在奶源供应一体化模式下,大型乳企不仅需要考虑针对规模化奶牛场的库存管理,还要考虑到对原奶加工后产品、配送中心和分销的库存管理。

一般加工制造业企业和规模化奶牛场因库存产品的不同而致使其库存管理注意事项、仓库状态、供应链模式和库存变动预测都有所不同。所以具有规模化牛奶场的乳企的库存管理模式也相对有些微不同。

注:表中的规模化牛奶场仅指代牛奶场,而非具有规模化牛奶场的企业。

大多数上市企业具有自有奶源供应

从代表性上市乳企的奶源供应情况来看,大多数的上市乳企都具有合作奶源,规模较小一点的乳企或暂未有自建牧场的规划。

注:上图中的代表性企业均为上市企业,上图中仅根据公开资料和企业官网的披露内容进行判断,具体请以官方披露为准。

乳企库存管理模式较为复杂及多元化

根据不同的库存特点以及是否具有规模化奶源供应牧场,乳制品行业企业的管理模式或存在结合运用的情况,其主要库存管理模式可分为ABC分类管理、CVA库存分类管理、MRP物料需求计划库存管理、VMI供应商库存管理、JIT零库存管理和CPFR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因乳企大多延伸其产业链,故在不同业务领域或采用不同的库存管理模式,整体来说乳制品行业的库存管理模式较为复杂和多元化。

乳企目前存货情况何如?

――蒙牛和光明乳业存货价值较高

2015-2020年,蒙牛乳业、光明乳业和新乳业的存货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蒙牛乳业和光明乳业因其占据的市场体量较大,故其存货的数量和价值也相对较高;而大庆乳业和燕塘乳业的存货情况则呈下降态势,其中燕塘乳业在2018年调整过存货总量后维持在一定水平。

――新乳业存货周转率处于较高水平

存货周转率是一定时期内企业销货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间的比率,一般情况下,在存货平均水平一定时,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的销货成本增加,期末库存商品数量减少,能反映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存货以及销售数量之间是否协调。

2016-2020年,光明乳业、燕塘乳业和骑士乳业存货周转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其中光明乳业和燕塘乳业的存货周转率水平较高;蒙牛乳业和大庆乳业呈下降趋势,但蒙牛乳业在这5年期间的存货周转率均高于8次,处于较高水平;新乳业和皇氏乳业的存货周转率则呈增长趋势且两者的存货周转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新乳业的存货周转率为7个代表性乳企中平均水平最高的企业。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乳制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最近看到信息时报的报道了,未来发展趋势肯定会越来越好。奶制品企业先要发展好其实需要3个条件,第一,要有好的奶源,这点现在很多大的企业正在建设中;第二,国家监管要严格,虽然现在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相关部门也在努力;第三,需要好的企业牵头建设,现在伊利正在做这样的建设。所以,从发展趋势来说未来是好的。

中国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目前年人均消费量仅为7.2公斤,不到全球人均奶类消费量100公斤的8%。据资料显示,国家有关部门提出,2005年全国人均奶类占有量达到10公斤,2011年人均饮奶产量提高到16公斤。另外,随着学生饮用奶计划在全国的实施,我国奶制品的消费空间将非常巨大。

、乳制品生产现状

乳品的生产和销售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并且液体乳生产大幅度增长,整个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4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663.3亿元,利润总额33.8亿元。

乳制品生产技术和设备更新加快。主要包括砖型纸盒包装超高温灭菌奶生产线、塑料袋奶生产线、屋型纸盒包装杀菌奶灌装设备等,使我国乳品行业技术、设备陈旧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变。

乳制品市场竞争激烈。我国乳品行业尚属于幼稚型行业,其规模、技术、产品质量方面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而人世以后,许多外国的乳品品牌打人中国市场,如达能、帕玛拉特、雀巢等,给国内乳品企业造成很大冲击。另外,国内各品牌也将进行着面对面的竞争与交锋。

大型企业发展迅速,奶制品企业兼并、整合的速度加快,集中度在提高。一些乳品加工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和强强联合等整合方式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奶业集团,众多中小乳品企业与实力较强的企业联合或并人大型乳品企业、企业集团。

二、乳制品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原料奶、乳制品质量参差不齐。我国目前80%是手工挤奶,且日益增多的个体户不注意奶牛疫病防治,原奶细菌超标、抗生素含量过高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着乳制品质量的提高。即使在原料奶主产区采用机械挤奶设备,但仍然存在管理水平低、设备不能及时保洁等问题。我国原料奶生产卫生条件差、细菌数量偏高、杂质较多。国家颁布的质量卫生标准大多数是十几年前制定的,且分别隶属于不同部门,涉及指标少,检测方法落后,远远落后于当前食品安全的要求。

企业规模小、设备制造技术落后。我国乳制品工业发展时间短,真正的发展仅20年历史,经济实力、技术装备水平、企业规模均不能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乳业装备整体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大约还有20年差距。目前,乳品机械进口量占到50%,国内乳品机械三化程度低、配套性差,尤其是通用关键机械上,离心机及乳品分离机械与国外差距大,品种少,性能差。

产品结构不够合理,乳品品种少。目前,我国乳品虽已有较快发展,但与国外相比,在风味、品质、品种上差距比较大,据统计,发达国家2001酸乳上市的新品种有900多种,欧洲开发的乳制品品种占世界乳制品新品种的72%。而我国品种少,乳品产量中奶粉产量占70%,奶油的产量很小。液体奶消费仅局限于大中城市.产量也很小,在液体奶品中,巴氏杀菌奶约占53.1%,保鲜奶约占29.9%,酸奶约占17%。而干酪这样的产品在国外都属大宗产品,在国内基本没有生产,尤其是深加工、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更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