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动物基因工程前景怎么广阔

257 2023-01-08 09:07 宗罡    手机版

一、动物基因工程前景怎么广阔

动物基因工程前景怎么广阔

(一) 基因工程与医药卫生

1. 生产基因工程药品

(1) 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工程菌”可以高效率地生产出高质量,低成本的药品.

①用大肠杆菌生产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

②用大肠杆菌及酵母菌生产的干扰素:抗病毒的特效药.其化学本质为糖蛋白.

③乙肝疫苗:将乙肝病毒中的有关基因分离出来,引入细菌的细胞中,再采用发酵的方法,或者引入哺乳动物的细胞中,再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就能让细菌或哺乳动物的细胞生产出大量的疫苗.

(2)我过自行生产的几种基因工程药品: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乙肝疫苗.人生长激素等.

2.用于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1)基因诊断:

①概念:用放射性同位素(如32P),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做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被检测标本的遗传信息,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

②DNA探针:是单链的.作用是从基因文库中准确地提取出目的基因.由于DNA双链的核苷酸序列是彼此互补的,当DNA分子杂交时首先将双链DNA加热或升高PH值,使双链解开,根据所需的核苷酸序列制成一段与之互补的核苷酸短链,并用同位素标记,即成为探针.用这一探针查基因文库中已变性的DNA 片段,如果有一个DNA片段能和探针片段互补结合而合成双链(分子杂交),说明这一片段即含有所需的基因.

③原理:DNA分子杂交.

④优点:快速简便.

⑤实例:用β-珠蛋白的DNA探针可以检测出镰刀状细胞贫血症,用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探针可以检测出苯丙酮尿症,用白血病患者细胞中分离出的癌基因制备的DNA探针,可以用来检测白血病.

(2)基因治疗: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作到的只是引入外源基因使其表达,以补充缺失的或失去正常功能的酶,而不能作到用正常基因去替换突变的基因.

(二)基因工程与农牧业,食品工业

1.农业方面:

(1)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高产,稳产和具有优良品质的农作物.

(2)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出具有各种抗拟性的作物新品种.如抗虫,抗病毒,抗除草剂,抗盐碱,抗干旱,抗高温等.

2.牧业方面: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具有抗病能力,高产仔率,高产奶率和高质量皮毛的动物等

3.食品工业:开辟新的食物来源.用微生物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三)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

1.环境检测:如用DNA探针可以检测饮用水中病毒的含量,特点是快速,灵敏,精确.

2.环境净化:科学家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出了能同时分解四种烃类化合物的“超级细菌”以及“吞噬”汞和降解土壤中DDT的细菌,还有能够净化镉污染的植物等.

二、作物遗传育种学前途怎么样?

毕业之后到种子公司搞大田育种,到农科所或者到高校当老师(博士才行),搞得好可以当育种家,培育优良农作物品种,和种子公司合作,就名利双收了。搞得不好,一辈子在大田里,晒的黝黑,没啥成就,这辈子就废了。

三、请问动物科学繁殖与遗传这个方向好不好。。

这个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四、动物科学学什么

动物科学专业

概述:

动物科学专业主要涉及农业领域的畜牧业,是一个由自然环境—生物—人类社会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生产工程本专业学习动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能在与动物科学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毕业生主要在动物育种、繁殖、饲料、养殖等企业或公司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也可从事与动物科学相关的行政管理、推广开发工作,还可以到相关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一、专业综合介绍

动物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与生物学密不可分。生物学是20世纪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未来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膨胀、环境恶化、难以治愈的疾病和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等“世纪难题”都将主要借助于生命科学的发展来解决。动物科学正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以生物化学、免疫学、医学、生物物理学等学科发展为基础,借助电子显微镜、同位素追踪、X辐射等技术,由动物学衍生出来的。动物科学的研究成果有助于验证宇宙学、地学、植物学、地质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解释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奥秘,为人类了解自身的起源、演变、生存和今后的发展提供最重要的资料,也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化的一个重要学科。随着动物科学的迅速发展,许多新兴研究方向如动物保护、动物行为、动物仿生、太空动物等应运而生。动物科学已成为解决人类生活环境、资源、疾病防治和治疗中许多问题的基础。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生产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接受与动物科学相关的调查分析、评估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生产与管理等方面的技能。侧重培养学生掌握动物解剖及组织结构,动物生理、生化基本理论及实验技术,畜禽良种选育及繁殖基本理论与技术,畜禽饲养管理技术,饲料生产与经营和畜牧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本专业有突出优势的院校和科研院所当数中国农大和中科院,其他院校中,南京农大、山东农大、华南农大的研发力量也很强。

国家正在加大对本专业的投入力度,发展前景看好。由于对这个专业普遍了解不多,使其竞争不太激烈,报考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相对较容易,并且就业前景很不错,许多学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可以到现代养殖、饲料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与动物生产、营养及饲料有关的技术与设计、生产、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营销、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动物科学专业代码:090501。

二、专业教育发展状况

动物科学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调整本专业时由畜牧兽医(部分)、畜牧、蜂学(部分)和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几个专业合并而成的。主要由农业院校或综合大学(如浙江大学、扬州大学、延边大学)和民族学院(西北、西南)中的农学院或畜牧兽医院(系)等开设。目前全国(暂不含台、港、澳地区)共有50所院校开设有该专业,遍及全国各省(区、市),相当一部分院校可以跨省区招生。

动物科学专业现包括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等硕士点和博士点,根据2000年博士生招生简章统计,共计有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内蒙古、山西、东北、南京、华南、华中、湖南、广西、甘肃农业大学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等13个单位、46位博士生导师。

动物科学在我国是随着20世纪初叶现代高等教育的萌芽而起始的,如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所设的农学、兽医学门就开设有许多畜牧类课程,1921年11月教育部批准设畜牧学门。此后各地农科院校或畜牧兽医院校普遍设畜牧学科,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通过院系调整,相对而言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建立了较集中强大的畜牧学科,这些院校也是较早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的院校。当前一方面畜牧业向设施畜牧业发展,对动物科学高等教育无论从数量以及质量水平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生命科学的突破性发展,如无性繁殖(克隆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转基因动物,为动物科学注入了高科技的强大生命力,并将推广动物科学专业有较快的发展。正是社会和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高等畜牧教育的基础,而高等畜牧教育的发展并将极大地推动畜牧产业的兴旺和发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