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大红花的繁殖方式和栽培技术

277 2023-10-21 14:35 admin    手机版

一、大红花的繁殖方式和栽培技术

大红花即朱瑾,又名扶桑、佛槿、中国蔷薇。由于花色大多为红色,所以中国岭南一带将之俗称为大红花。下面我要介绍的是大红花怎么种植的。

大红花的繁殖方式 扦插

5-10月进行,冬季在温室内进行,但以梅雨季节成活率高。插条以一年生半木质化的最好,长10厘米,剪去下部叶片,留顶端叶片,切口要平,插于沙床,保持较高空气湿度,室温为18-21℃,插后20-25天生根。用0.3%-0.4%吲哚丁酸处理插条基部1-2秒,可缩短生根期。根长3-4厘米时移栽上盆。

嫁接

在春、秋季进行。多用于扦插困难或生根较慢的扶桑品种,尤其是扦插成活率低的重瓣品种。枝接或芽接均可,砧木用单瓣花扶桑。嫁接苗当年抽枝开花。

大红花的栽培技术 换盆修剪

盆栽用土宜选用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每年早春4月移出室外前,应进行换盆。

换盆时要做3件事:一是换上新的培养土;二是剪去部分过密的卷曲的须根;三是施足基肥,盆底略加磷肥。 为了保持树型优美,着花量多,根据扶桑发枝萌蘖能力强的特性,可于早春出房前后进行修剪整形,各枝除基部留2-3芽外,上部全部剪截,剪修可促使发新枝,长势将更旺盛,株形也亦美观。修剪后,因地上部分消耗减少,要适当节制水肥。

养护管理

朱槿是阳性树种,5月初要移到室外放在阳光充足处,此时也是扶桑的生长季节,要加强肥水、松土、拔草等管理工作。每隔7-10天施一次稀薄液肥,浇水应视盆土干湿情况,过干或过湿都会影响开花。

光照不足,花蕾易脱落,花朵缩小,每天日照不能少于8小时。扶桑对肥料需求较大,在栽培中要及时补光。盆栽扶桑,一般于4月出房,出房前换盆,适当整形修剪,以保持优美的树冠,生长期浇水要充足,不能缺水,也不能受涝,通常每天浇水一次,伏天可早晚各一次。地面经常洒水,以增湿降温,防止嫩叶枯焦和花朵早落。10月底天凉后,移入温室,温度保持在12 C以上,秋后管理要谨慎,要注意后期少施肥,以免抽发秋梢。秋梢组织幼嫩,抗寒力弱,冷天会遭冻害。

防冻保暖

朱槿不耐霜冻,在霜降后至立冬前必须移入室内保暖。越冬温度要求不低于5℃,以免遭受冻害;不高于15℃,以免影响休眠。休眠不好翌年生长开花不旺。凡朝南的保温条件好的家具屋都可以越冬,天气较冷时可盖纸或盖塑料薄膜保暖。初移室内每天白天要开窗通风,留意盆土干湿变化,适当浇水。最冷天,浇水有预防冻害的作用,但施肥应停止。

大红花的病虫防治 叶斑病

朱槿叶斑病是一种真茼性病害。多发生在秋末天气转冷时期,尤其北方地区入窖不及时更易发生。最初的症状是叶片出现淡黄色及红黄色斑点,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或椭圆形,在比较潮湿的条件下,病斑上可出现黑色的粒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后期叶片干枯脱落。该病害的防治关键是做好防寒工作,秋后大风降温时采取保护措施,在此基础上及时喷布500-800倍液的代森锌或1500倍%铵都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茎腐病

朱槿茎腐病是一种为害严重并日发生范围较广的真菌病害。该病多发生在雨季,高温多雨条件下发病严重。病原菌多从植株的根茎交结处侵染,初期病状不十分明显,只是受害部位的皮层皱缩,稍显暗褐色,但皮下组织却已开始腐烂,变成褐色,病斑绕茎一周后,植株干枯死亡。从叶面上看,发病初期时,叶片萎蔫,边缘出现黄褐色枯斑,逐渐向里扩展,后期叶片干枯脱落。该病防治的关键是防止暴雨长期冲刷植株,并在雨季前后每隔10天左右用200-500倍液托布津涂干。试验表明,这种方法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根结线虫病

二、蝴蝶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微酸性的混合土壤中繁殖 蝴蝶兰 ,接受明亮舒适的散射光照,将温度稳定在18~28℃之间。浇水浇透,肥料稀释后再添加,不要忘记做好通风措施。

1、繁殖栽培

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是蝴蝶兰比较常用的繁殖栽培方式。大面积栽培则用组培法。将泥炭土、珍珠岩松针土等混合制做的微酸土壤作为基质土。

2、光照温度

室内盆栽的蝴蝶兰,生长适温在18~28℃之间,过冬温度不能低于10℃。蝴蝶兰喜欢阴凉环境,简单适当的散射光就能让它开出的花艳丽持久。

3、水肥灌溉 在保证不积水的情况下,给蝴蝶兰浇足浇透水分,保证盆土内较高的湿润度。肥料种类则选用氮磷钾复合肥或者 兰花 专用肥,稀释肥料浓度后再添加上盆。

4、注意事项

蝴蝶兰非常喜欢湿润环境,尤其是夏季除了浇水外还应当喷水增湿。良好的通风环境可避免病虫害侵袭,若染上病害也不要慌,用多菌灵等药剂稀释后喷洒。

三、菊花栽培和繁殖方法 播种扦插分株压条皆可

菊花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都很强,是一种非常好繁殖的花卉,菊花栽培和繁殖方法一般有四种,分别是播种、扦插、分株以及压条,家养的菊花盆栽最常用的是扦插繁殖,成活率是非常高的,只要适当合理的繁殖,就能够很快让菊花生长爆盆的。

一、菊花四种栽培繁殖的方法 1、播种繁殖

菊花一般是春天进行播种,首先准备好肥沃疏松的土壤,最好能够事先消毒处理。然后将种子播撒到土壤里面,并在种子上覆盖一层薄土,并盖上一层塑料薄膜用以保温保湿,等到薄膜上有很多水汽的时候,戳几个小孔。

然后保持环境的温度在20~25℃左右,一般1~2周就能够出芽了。等到菊花的小芽长出2~3片叶子的时候,要将塑料薄膜揭去,让小芽接受充足的光照,等到小苗长出5~6片叶子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移植了。

2、扦插繁殖

扦插一般在4月份进行,在菊花的母株上截取一段长8~10厘米的枝条作为插穗,将其插入疏松湿润的沙质土壤中,温度保持在18~21℃左右,一般在20天左右就可以生根了。

在30天之后,扦插的菊花枝条就可以进行移植了。在移植后要浇上定根水,并将其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服盆。服盆阶不要让土壤过度湿润,以免导致烂根。

3、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一般是在秋天或者开花之后结合换盆进行,最好是在盆土比较干的时候分株,先将菊花母株从盆中取出,然后适当的修剪一下枯根和烂根,然后将植株分成几个小株,每一个小株都要带一些根系和小芽,之后分别移栽上盆即可。

4、压条繁殖

压条繁殖很简单,是将菊花的枝条弯曲埋入土中,在枝条接触土壤的部分切一个小伤口,然后将伤口埋入土壤中并固定好,一般在1~2个月之后伤口处就会长出根系,然后将这根枝条带着根系的部分剪断,就可以进行移栽了。

二、菊花的养护技巧 1、适量浇水

知道了菊花栽培和繁殖方法,养护方法也不能落下,尤其是在浇水方面。菊花都是比较耐旱的,所以在浇水的时候要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一般来说春秋两季是3~4天浇一次水;夏季是1~2天浇一次水;冬季的时候1~2周浇一次。

2、光照适宜

菊花是一种短日照的植物,光照时间不需要太长,当然也不能完全不见光,否则就会导致枝叶徒长而不开花的。而如果光照太长也可能会导致植株只长叶不开花,所以要适当的控制光照时间。

3、把控温度

菊花喜欢比较凉爽的环境,能够稍微耐一点寒,适合菊花生长的温度在18~21℃。夏天温度不能超过32℃,否则就会导致植株枯萎。在冬天的时候温度最好控制在10℃,但也不能太高,都在会导致菊花无法休眠的。

4、合理施肥

在菊花的生长期间可以每隔半个月施加一次氮肥,促进枝叶的生长,但是在花期之前要增施磷钾肥,以促进花芽分化。在花期的时候还可以往植株上喷洒磷酸二氢钾溶液,能够让花朵开放的更加艳丽。

结语: 看完上面的内容,相信大家应该知道菊花的栽培繁殖的方法了,合理的繁殖能够让菊花一株变多株,但繁殖成功后一定要适当的养护,才能让菊花多开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