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促织原文及翻译注释

174 2023-01-05 20:31 皮婵    手机版

促织原文及翻译注释

一、原文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

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二、译文

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游戏,每年向民间征收蟋蟀。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有个华阴县的县官,想巴结上司,把一只蟋蟀献上去,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县官又把供应的差事分派给各乡里正。

市上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抬高它的价格;储存它们(并把它们)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乡里的差役们狡猾刁诈,借这个机会向老百姓摊派费用,每摊派一只蟋蟀,常常使好几户人家破产。

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是个念书人,长期没有考中秀才。为人拘谨,不善说话,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的差事。他想尽方法还是摆脱不掉(任里正这差事)。不到一年,微薄的家产都受牵累赔光了。正好又碰上征收蟋蟀,成名不敢勒索老百姓,但又没有抵偿的钱,忧愁苦闷,想要寻死。他妻子说:“死有什么益处呢?不如自己去寻找,希望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捉到一只。”

成名认为这些话很对。就早出晚归,提着竹筒丝笼,在破墙脚下。荒草丛里,挖石头,掏大洞,各种办法都用尽了,最终没有成功。即使捉到二、三只,也是又弱又小,款式上不符合。县官定了限期,严厉追逼,成名在十几天中被打了上百板子,两条腿脓血淋漓,连蟋蟀也不能去捉了,在床上翻来覆去只想自杀。

扩展资料:

《促织》赏析:

情节曲折,构思严谨中国小说起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因此形成的艺术传统是,非常注重故事的情节,善于营造跌宕起伏的曲折性和起承转合的完整性。《促织》一文以“促织”为线索,叙述清晰,又曲折动人。

语言精炼,生动形象《聊斋志异》一书历数十年乃成,且不断修改增补,其语言来自民间,又经艺术加工,自然十分的精炼、生动。用词精炼主要表现在对动词的运用,十分恰当,而且经济。

神态描写细致入微,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前面我已经讲过,中国古代小说十分注重情节性,甚至到了刻意的地步,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略显不足。但《促织》不但主人公形象刻画得很成功,就连次要人物也塑造得栩栩如生,确属独树一帜。本文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神态描写。

《促织》既继承了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优秀传统,十分注重情节结构的营造;又能在语言方面推敲斟酌,做到精炼生动;并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有所突破,使文中的人物都能栩栩如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是一篇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的短篇小说精品。

文章通过成名一家不幸遭遇的描写,深刻揭示了为政者之贪婪、凶残、自私,批判了封建官僚制度的腐朽、横征暴敛的罪恶,表现了老百姓为生计奔波的劳苦、辛酸和艰难,寄托了作者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促织 (聊斋志异中的篇章)

详细看文言文

1. 请你详细的看古文怎么说 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我听说富贵之人用财物来送人,仁义之人用言语来送人。我不能富贵,只好盗用仁人的名义,用言语来送你,这几句话是:‘一个聪慧又能深思洞察一切的人,却常遭到困厄、濒临死亡,那是因为他喜好议论别人的缘故;学问渊博见识广大的人,却常使自己遭到危险不测,那是因为他喜好揭发别人罪恶的缘故。做人子女的应该心存父母,不该只想到自己;做人臣子的应该心存君上,不能只顾到自己。’”

这是老子在孔子问礼于他之后送别孔子时所说的道别之语,此时,老子已成为得道的长者,孔子则是有为的后生。老子送孔子之言,可以看作是长者对后生的谆谆告诫,饱含着深奥的睿智而且充满了善意:其一,告诫孔子注意祸从口出。那些聪明深察者之所以常常濒临死亡,就在于好议论别人;那些博学善辩者之所以常常危及生命,就在于好揭人恶端。其二,做儿女者,要做到心中只有父母而无自己,做臣子者,要做到心中只有君主而无自己。

2. 文言文大全 《韩非子》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ī)乎?”

3. 请看详细 跪求一篇文言文的原文和翻译 给高分求速度 原文: 赵贵,字元贵,天水南安人也。

曾祖达,魏库部尚书、临晋子。祖仁,以良家子镇武川,因家焉。

贵少颖悟,有节概。魏孝昌中,天下兵起,贵率乡里避难南迁。

属葛荣陷中山,遂被拘逼。荣败,尔朱荣以贵为别将。

从讨元颢有功,赐爵燕乐县子,授伏波将军、武贲中郎将。从贺拔岳平关中,赐爵魏平县伯,邑五百户。

累迁镇北将军、光禄大夫、都督。及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将吏奔散,莫有守者。

贵谓其党曰:吾闻仁义岂有常哉,行之者为君子,违之则为小人。朱伯厚、王叔治感意气微恩,尚能蹈履名节;况吾等荷贺拔公国士之遇,宁可自同众人乎?涕泣[欷。

于是从之者五十人。乃诣悦诈降,悦信之。

因请收葬岳,言辞慷慨,悦壮而许之。贵乃收岳尸还,与寇洛等纠合其众,奔平凉,共图拒悦。

贵首议迎太祖,语在《太祖纪》。太祖至,以贵为大都督,领府司马。

悦平,以本将军、持节,行秦州事、当州大都督。为政清静,民吏怀之。

齐神武举兵向洛,使其都督韩轨,进据蒲坂。太祖以贵为行台,与梁御等讨之。

未济河而魏孝武已西入关。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兼右卫将军。

时曹泥据灵州拒守。以贵为大都督,与李弼等率众讨之(转载自第一范文网 ,请保留此标记。)

进爵为侯、增邑五百户。

又以预立魏文帝勋,进爵为公,增邑通前一千五百户。寻授岐州刺史。

时以军国多务,藉贵力用,遂不之部。仍领大丞相府左长史,加散骑常侍。

梁定称乱河右。以贵为陇西行台,率众讨破之。

从太祖复弘农,战沙苑,拜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中山郡公,除雍州刺史。从战河桥,贵与怡峰为左军,战不利,先还。

又从援玉壁,齐神武遁去。高仲密以北豫州降,太祖率师迎之,与东魏人战于邙山。

贵为左军,失律,诸军因此并溃。坐免官,以骠骑、大都督领本军。

寻复官爵,拜御史中尉,加大将军。东魏将高岳、慕容绍宗等围王思政于颍川,贵率军援之,东南诸州兵亦受贵节度。

东魏人遏洧水灌城,军不得至,思政遂没。贵乃班师。

寻拜柱国大将军,赐姓乙弗氏。茹茹寇广武,贵击破之,斩首数千级,收其辎重,振旅而还。

六官建,以贵为太保、大宗伯,改封南阳郡公。孝闵帝践阼,迁太傅、大冢宰,进封楚国公,邑万户。

初,贵与独孤信等皆与太祖等夷。及孝闵帝即位,晋公护摄政,贵自以元勋佐命,每怀怏怏,有不平之色,乃与信谋杀护。

及期,贵欲发,信止之。寻为开府宇文盛所告,被诛。

翻译;赵贵字元贵,是天水南安人。、他的曾祖叫趟达,是北魏的库部尚书、临晋子。

他的祖父叫趟仁,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去镇守武川1,就此在那里安家.趟贵从小聪颖有悟性,有操节气概。北魏孝昌年问,天下兵祸兴起,趟贵率领同乡的人向南迁徙逃避战难.、碰仁葛荣攻陷中山,趟贵被拘留在葛荣.水中。

葛荣失败后,尔朱荣任命趟贵为别将,跟随讨伐元颢有功,被赐爵为燕乐县子,授任伏波将军、武贲中郎将.他随贺拔岳平定关中,被赐甬为魏乎县伯,食邑五白.户。几次升遭为镇北将军、光禄大夫、都督.到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杀害时,他手F的将领官吏奔敞,没有留守的人。

趟贵对他的党羽说:“我听说仁义哪有一定的,施行了仁义就是君广,违背了十:义就是小人 朱伯厚、王叔治为了感激恩义,尚能信守名节;何况我们承蒙贺拔公以国士相待,怎能像一般的人那样?“说着哭泣抽咽.于是有五十丫固人跟从他.赵贵就到侯莫陈悦那里假装投降,侯莫陈悦相信了他。趟贵趁机请求收葬贺拔岳,言辞慷慨,侯莫陈悦看他是个好汉就同意了。

趟贵于是收了贺拔岳的尸体回来,和寇洛等人集合部众,跑到平凉,共同设法抵抗侯莫陈悦.,赵贵首先提议迎立太祖,此事记在《太祖纪》中。太祖抵达后,任命趟贵为大都督,领府司马。

侯莫陈悦被平定后,赵贵以本将军、持节的身份,行秦州事、当州大都督。他为政沾静,百姓和官吏都人心归附。

齐神武起兵进逼洛阳,派他的都督韩轨进据蒲坂。太祖任命赵贵为行台,和梁御等人去讨伐他。

还没有渡过黄河而魏孝武帝已西迁入关。赵贵被拜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兼任右卫将军。

当时曹泥占据灵州拒守,朝廷任命赵贵为大都督,和李弼等人率众讨伐他。晋爵为侯,增加食邑五百户。

又因为他参与拥立魏文帝的功劳,晋爵为公,食邑增至一千石百户。不久任岐州刺史。

当时因为军国大事多,要藉助趟贵的力量,就不叫他去州部。并让他领大丞相府左长史,加授散骑常侍。

梁企定在河西作乱,朝廷任命赵贵为陇西行台,率兵把他打败。趟贵跟随太祖收复至递,征战逆殖,任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晋爵为中山郡公,授雍州刺史。

跟随太担征战强,圭遗和:鲢为左军,作战失利,首先退回。又跟随太祖去支援玉壁,齐神武逃走。

高仲密献出韭辽州投降,左担率军去迎接他,和塞塑的军队在逃山作战。叠遗为左军,失利,各军因此一齐溃败。

赵贵因此事获罪免官,以骠骑、大都督的身份统领本军。不久恢复了官职爵位,任御史中尉,加授大将军。

束魏将领高岳、慕容绍宗等在题川围困王墨座,塑岂率军支援他,东南各州的军队也受赵贵指挥。束魏人堵住适丞来灌颍川城。

4. 文言文大全摘抄短一点五篇 乐羊子妻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 ’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归来,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尝有它舍鸡谬入园中,姑盗杀而食之,妻对鸡不餐而泣。姑怪问其故。妻曰:“自伤居贫,使食有它肉。”姑竟弃之。

后盗欲有犯妻者,乃先劫其姑。妻闻,操刀而出。盗人曰:“释汝刀从我者可全,不从我者,则杀汝姑。”妻仰天而叹,举刀刎颈而死。盗亦不杀其姑。太守闻之,即捕杀贼盗,而赐妻缣帛,以礼葬之,号曰“贞义”。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全石以为底,近 岸,卷(quán )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luò)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chè),影布石上,蹋yǐ)然不动;m(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zhé)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yuē)恕己,曰奉壹(yī)。

贾人食言

有贾人渡河而覆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呼救命。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曰:”我富者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登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但予十金,可乎? 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捕鱼能获几何?而今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默然而退。他日,贾人渡河又覆其舟,渔者在焉。或曰:“何以不救?”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未久,贾人没。

农妇与鹜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 似谢。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且日产蛋甚多。妇不忍市之,即孵,得雏成群。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

5. 文言文阅读 原文: 有钱某者,赴市归晚,行山麓间。

突出狼数十,环而欲噬。迫甚,见道旁有积薪高丈许,急攀跻执㭾,爬上避之。

狼莫能登,内有数狼驰去。少焉,簇拥一兽来,俨舆卒之舁官人者,坐之当中。

众狼侧耳于其口傍,若密语俯听状。少顷,各跃起,将薪自下抽取,枝条几散溃矣。

钱大骇呼救。 良久,适有樵伙闻声共喊而至,狼惊散去,而舁来之兽独存,钱乃与各樵者谛视之。

类狼非狼,圆睛短颈,长喙怒牙,后足长而软,不能起立,声若猿啼。钱曰:“噫!吾与汝素无仇,乃为狼军师谋主,欲伤我耶!”兽叩头哀嘶,若悔恨状。

乃共挟至前村酒肆中,烹而食之。 译文: 有个姓钱的人,一天晚上从市集回来往家走,经过山间小路的时候,忽然从旁边蹿出几十只狼,围上来要吃他。

情急之下,姓钱的急中生智,看到路边有很多农家堆积的木柴,有好几丈那么高,就赶紧爬上去躲起来。这些狼爬不上去,但是没有走,都在柴堆下面,其中有几只马上跑掉了。

没过多长时间,它们抬着一只野兽一起回来了,野兽坐在中间,那情形就像轿夫抬着当官的一样。狼们把耳朵凑在那野兽的嘴边,好象在听它秘授机宜。

过了没一会,就各自跳起来,开始从下面抽出柴堆的柴,很快柴堆就要散了。姓钱的吓坏了,大声喊救命。

这时,正好有一群砍柴的人经过,听见他的叫声,就大喊着冲过来,把狼都吓跑了,只剩下被抬来的那只野兽,姓钱的和砍柴的都很奇怪,一起研究它。这个怪兽长的像狼但又不是狼,圆眼睛,短脖子,嘴很长,牙齿突出,后腿很长但是很软,不能自己站着,叫的声音像猿。

姓钱的说:“怪了,我跟你无冤无仇,为什么给狼出主意害我?”那怪兽一边磕头一边哀伤的叫着,看上去特别后悔的样子。 后来姓钱的和砍柴的一起把它拎到前面村子的酒馆里,做熟吃了。

原文:沈宣词尝为丽水令。自言家大梁时,厩常列骏马数十,而意常不足。

咸通六年,客有马求售,洁白而毛鬣类朱,甚异之,酬以五十万,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公遂曰:“竟未尝乘。”

因引出,至则奋眄,殆不可跨,公遂怒捶之,又仆,度终不可禁。翌日,令诸子乘之,亦如是;诸仆乘,亦如是。

因求前所直售宣词。宣词得之,复如是。

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前后至者皆不可。公阅马,一阅遂售之。

后入飞龙,上最爱宠,为当时名马。译文:沈宣词曾经是丽水县令,他常说家在大梁的时候,家中马厩里曾经有骏马几十匹,然而中意的却很少。

咸通六年,门客有马要出售,此马通体雪白,但是颈上的鬣鬃却有点近似红色,十分奇异。于是沈宣词答应给门客五十万钱做酬劳,门客答应卖给他,但是还没来得及将马给他,马就被将校王公遂买走了。

过了几天,沈宣词去拜见公遂,问起当时那匹马,公遂说:“我竟然还没有骑过呢。”于是将马牵出,马懒懒的站在原地,不肯移动,公遂生气的去捶马,又让马去驾车,公遂觉得这样也不行,于是就将马关了起来。

第二天,叫几个孩子去骑这匹马,还是想昨天一样,让家仆去骑,也是一样。于是将马卖给了之前打算买的沈宣词,宣词的到吗以后,情况也和公遂一样。

恰好魏帅李公蔚在街市买贡马,前后来的马都不合心意。李公蔚看马,第一眼看见就把它买了下来,后来这匹马进了飞龙厩,是皇上最喜爱的马,成了当时的名马。

原文: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

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

成妻具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

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k香于鼎,再拜。

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

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荆,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

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

折藏之,归以示成。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

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

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遂扑之,入石穴中。

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

审视,巨身修尾,青顶金翅。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