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三轮车差速器可以改装饲料颗粒机吗?

135 2023-01-08 08:21 华月    手机版

三轮车差速器可以改装饲料颗粒机吗?

使用三轮车擦差速器是完全可以改装饲料颗粒机器的。用三轮车的差速器可以改造很多实用的农用机械。差速器这款产品很是神奇,利用率很高。改装一台饲料颗粒机,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只要改装先进的工艺,采用更加合理的设计改装一台颗粒机,很是完美,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山西中部山村,人口不到百人,留守老人勤劳乐观—汾阳市马家社村

马家社村,位于山西省汾阳市西北边山,距离县城14公里,隶属峪道河镇。从城北汾酒大道拐到452县道汾向线一路朝西,这是一段风景优美的乡村道路,一路上两侧的杨树、柳树绿意盎然,渐次升高的田地里,大多种着核桃树、玉米和谷子,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远处青山隐隐,在天际划出优美的弧线,路上偶尔碰到放羊人赶着羊群去放牧。夏末的季节,田野里郁郁葱葱,推开车窗,土地和树木清新的味道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快到向阳村的时候,转到汾向线右侧一条下坡路,再经过一段曲折的乡间水泥路,就到了马家社村,也是这条路的最后一个村子。

村口是一个简易的村门,两根砖柱贴着红色的大块瓷砖,红柱上面搭建着不锈钢管,中间是红色的“马家社村”四个大字,字上面塑着两条金色的龙。

马家社村名来源已不可知,可能由马姓而来,因为以村民姓氏命名的村子数量很多。马家社在村庄合并的浪潮中与相邻的向阳村合并,现在是一个自然村。村里户籍人口300余人,现在常住人口约60、70人。

村里的主街道是黑色的柏油路,巷子里是灰白色的水泥小路,通到了家家户户院门口。前些年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建设成效显著,边远山村的农民也实实在在的受益了。早晨刚下过雨,地里泥泞不能干活,村民们吃过早饭出来,三三两两地站在路边聊着天。

沿着宽展的柏油路走进村内,路两边一排排红砖房屋整齐地排列着,排与排之间形成一条条平展的巷子,干净整洁。路边砌着红砖,砖缝里长着低矮的绿草,两边竖立着灰白色的水泥电线杆,一边安装一排白色的太阳能路灯,红砖墙刷着半截白色的涂料,写着红色的标语:“护林防火人人有责”、“两学一做关键在于讲政治守规矩”……

村中心路上停着一辆“福田五星”三轮车,一位约30多岁的小伙子在售卖,车上满满的东西,有各种蔬菜、水果,也有粮油、副食,小伙子背着黑色的包,并不用喇叭喊,却已经围着一群人,老头老太太居多,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买了几颗桃子,站在路边拿着小刀削了皮在吃着。

跟着老村长郭槐,我们去找村里唯一的庙宇关帝庙。这条水泥路比较宽,村民院门口堆着褐色核桃树枝,这是地里的核桃树修剪掉的枝条,拉回来当柴禾烧火做饭。门前的小菜园里种着豆角、西红柿,长长的豆角蔓爬满高高的架子,宽阔的绿叶间一串串的长豆角,间或开着几朵玫红色的小花。路边坐着一位穿着白衬衫的大爷,身边摆放着一台小型收音机,里面播放着抑扬顿挫、拉着长长腔调的晋剧。

马家社村关帝庙,村民俗称老爷庙。据现存碑刻记载,创建于明代万历四年(1576),清乾隆、嘉庆年间重修,算来已有445年的 历史 了。庙宇坐北朝南,现存正面三孔窑洞为正殿,分别为观音殿、关帝殿、真武殿,殿前原有木构前廊,早已毁损无存;二层一间单檐硬山顶的建筑为玉帝阁。正殿两侧有东西配殿,均为砖券窑洞。这里在田地下户前曾经是村里的粮库,现在空置,很多年未曾修缮,早已满院杂草、破败不堪。

村里碰到一位伯母,给我们介绍了村里的大概情况,听说她家里还养着蜜蜂,我们就跟着去看一看。伯母家就在村中心,一片宽敞的空场地,安装着几个蓝、黄色油漆的健身器材,这应该是市里的文化 体育 部门免费下发的,这些年国家对乡村文化 体育 建设每年都投入资金扶持。

老人家的院子很大,新改建的红色大门能开进车去,正面一排八间带穿廊的砖券窑洞,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修建的,老人的四个孩子都搬到城里居住了,现在院里住着老俩口,近年孙子结婚后大儿子和儿媳也回来了。

宽阔的院落,干净整洁,井然有序。中间铺着红砖甬路,两侧筑着低矮的花栏墙,把院子分为两半,右半边种着蔬菜,左半边种着桃树、苹果树,老人身手敏捷地上树给我们摘了两个大桃子,有着诱人的颜色。树下摆放着蜜蜂箱,嗡嗡的蜜蜂在蜂箱边绕着飞来飞去。房前的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绿色的葡萄,下面火红的大丽花开得正艳。

老人家里吃的是山泉水。村外沟里有泉水,村里修筑有水窑储存,水抽到高处修筑起的另一个水窑,然后通过管道再输送到各家各户,算是独立循环的山泉饮用水系统。老人的水管就安装在前墙上,下面放着水翁,到是方便。

跟着伯母进入房内,放置蜂蜜的房间算是储存间,地下放着几个低矮的白色塑料桶,老人打开盖子,用铜勺子给我装蜂蜜,淡黄的是槐花蜜,深红的是枣花蜜。老人的蜂蜜很便宜,统一都是20元一斤,透明的蜂蜜看起来很正宗,我买了两塑料桶4斤,老人说75就行,我给了80元没让找钱,老人又给我拿了几个桃子……

老人家的经济条件在村里算是比较好的。靠墙边简易的彩棚下放着一辆农用三轮车,还有一辆车罩着罩子,那是老伴的电动车,两万六、七买的,开着去城里很方便。

老人今年72岁,老俩口身体还算 健康 ,老伴原来是村里的电工,现在养着17、18箱蜜蜂,每年带着蜂箱出去采蜜,离石、孝义、汾阳,哪里有花去哪里,花没了就回家。家里还种着17、18亩地,老伴去外地放蜂的时候老人一个人作务地里的玉米、高粱,早晨4点钟就起来,走40分钟的山路到地里,干活到9、10点左右,再走路回家。老人说回家是下坡路,半个钟头就回来了!独自家两天半就锄4、5亩地!看着70多岁的老人,听着轻松的语气,真是有点难以置信!

老人说播种是雇机器,工钱是种一亩30元、旋一亩50元,秋天下来结算,但只能自己收割,小型收割机器不来这里,因为这里地块高低不平,坡地多,边边角角多,路也不好走。

从老人家里出来,老人和我们又转到村里的主路上,卖东西的三轮车还在,老人让我们去一位大嫂家看看,她家养着不少羊。大嫂看起来50多岁,不善言谈,她买了点蔬菜水果和黄糕面,拿着白色的塑料袋提着往家走。

大嫂家在靠沟的村边上,风景很美。小路边就是沟壑,远处如烟的青山、近处绿色的梯田尽收眼底。大嫂家院门口堆着很多砍下的核桃树段、树枝柴禾,他们一年四季烧柴做饭取暖。院门是简易的两柱式,抹着灰色的水泥,装着两扇红色油漆的铁皮栅栏大门。

大嫂看起来年轻,其实已经60多岁了,两个孩子都在距离城区很近的栗家庄村居住,老俩口在村里喂羊、种地为生,补贴儿子。他们住的是改建过的两孔土窑洞,土窑洞外面接盖了一大间,作为客厅。安装着铁质门窗。还有几孔老的土窑洞做了厨房和羊圈。院子里一侧搭建起简易的彩棚,放着一辆三轮车和各种杂物,另一侧是菜园,种着蔬菜,红砖砌的矮花栏墙上摆放着几盆花,彩色的太阳花开得很是娇艳。

靠近田地的院子养羊,与住人院子分隔,盖着一排羊圈,红砖砌柱、蓝色彩棚覆顶,40多头羊,有家羊、杜波羊、小尾寒羊、湖羊、夏克拉(音)羊,也有杂交品种。一间空棚的水泥地面摊着绿色的酸枣叶,放着一箱小苹果,这些是羊的夏季食物。

大叔养羊主要卖小羊羔,这两年行情好,一只小公羊能卖800、900元,40只大羊两年下三窝能有60、70只小羊。但投资也挺大,一只羊算下来每天得投入3元,自己割草喂料也得2元。

大叔从靠院的崖上挖土垫羊圈,这样羊圈就比较干净,不然又脏又湿,难以下脚。这样一层一层越垫越厚,来年春天就是优良的有机肥。

从大叔家出来,村里街道上卖货的三轮车还在,周围依然围着一群买东西的村民。

#山西# #吕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