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电机安装方式V5,B3是啥意思?

280 2023-01-08 19:03 樊颖    手机版

电机安装方式V5,B3是啥意思?

电机安装方式中B3与B5区别:

1、安装方式:B3底脚安装;B5法兰安装。

2、B5型立式电机是采用立式安装,机座不带底脚,端盖上有凸缘(带螺孔),轴伸向下的电动机。B3型卧式电机是机座带底脚,端盖上无凸缘的电动机。电机的安装方式很多,主要分卧式和立式;在卧式中又分为B3、B35、B34、B5、B6、B7、B8、B9、B10、B14、B15、B20、B30。立式分为V1、V15、V2、V3、V36、V4、V5、V6、V8、V9、V10、V14、V16、V18、V19、V21、V30、V31;但现实生产中最常用的就是B3(一般卧式)、B5(带凸缘没底脚)B35(带底脚带凸缘)的安装方式。V1和V3是B5安装方式下的细分:V1轴伸向下,V3轴伸向上,B5,V1和V3安装方式同属于FF法兰安装,只是B5是卧式法兰安装(轴是水平),V1是立式法兰安装(轴头向下),而V3是轴头向上的法兰安装。扩展资料:1、按工作电源种类划分:可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1)直流电动机按结构及工作原理可划分:无刷直流电动机和有刷直流电动机。有刷直流电动机可划分:永磁直流电动机和电磁直流电动机。电磁直流电动机划分:串励直流电动机、并励直流电动机、他励直流电动机和复励直流电动机。永磁直流电动机划分:稀土永磁直流电动机、铁氧体永磁直流电动机和铝镍钴永磁直流电动机。(2)其中交流电机还可划分:单相电机和三相电机。2、按结构和工作原理可划分:可分为直流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1)同步电机可划分:永磁同步电动机、磁阻同步电动机和磁滞同步电动机。(2)异步电机可划分:感应电动机和交流换向器电动机。感应电动机可划分:三相异步电动机、单相异步电动机和罩极异步电动机等。交流换向器电动机可划分:单相串励电动机、交直流两用电动机和推斥电动机。

发电机施工工序及方法

发电机安装与试验

目 录

1.适用范围

2.编制依据

3.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

4.作业人员资格及要求

5.主要施工机械及施工所需工、器具

6.施工准备

7.作业程序

8.作业方法、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9.工序交接及成品保护

10.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1.技术记录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太仓港环保电厂2×300MW发电供热机组#4机组汽轮发电机安装。

2、编制依据

2.1发电机厂家出厂技术文件。

2.2《电气装置安装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0―92)

2.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17-2002)

2.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2.5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

3、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

3.1工程概况:

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2×300MW发电供热机组#4机组的汽轮发电机设备已经到货,出厂技术文件到全,土建施工基本结束,发电机定子就位。

3.2主要工程量

300MW汽轮发电机一台。

4、施工人员资格及要求

4.1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能够认真学习安全规程并经考核合格。

4.2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厂家文件,明确其技术要求,并有较强的责任心及相应的理论知识,掌握施工规范的要求,明确施工质量标准及工艺要求。

4.3施工负责人应有一定的300MW发电机安装经验,明确其安装的施工工序、方法及要求,具有一定的施工组织能力。

5、主要施工机械及施工所需工、器具

名称 数量 名称 数量

直流电焊机 3台 直流电压表 1块

直流电流表 1块 分流器 1块

电吹风(大功率) 2把 卷尺 2个

兆欧表(2500V) 1块 木锤 2把

吸尘器(大功率) 1台 扳手 5把

白棉布 20尺 桥吊(50T以上) 1台

6、施工准备

6.1施工技术准备

6.1.1发电机及其附件的出厂技术文件到齐,施工相关人员应认真学习厂家资料,理解其要求及注意事项。

6.1.2技术人员应仔细审核电气图纸及土建相关图纸,及时联系厂家人员进行交底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会审;对制造厂的特殊要求尽早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6.2设备准备

6.2.1根据厂家资料,对设备及其附件的名称、数量、型号规格进行核对,其相关的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检验报告必须齐全。

6.2.2设备到现场后存放保管应有专人管理、统一规划。设备宜存放于室内或能避雨、雪、风、沙的干燥场所,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应按其要求进行保管。

6.3现场条件准备

6.3.1熟悉土建施工进度,在土建施工时应及时配合检查土建安装的预埋件、预留孔洞、预留沟道的数量、尺寸、位置,以满足安装要求。

6.3.2安装工作开始前建筑工程质量应经验收合格,具备设备安装条件并办理土建、安装中间交接。

6.3.3设备运输通道应畅通,施工场地无杂物。

6.3.4施工区域照明应充足。

6.3.5施工场所临时用电应满足施工要求,用电设施应符合安全要求。

7、施工程序

见后面发电机施工流程图。

8、 作业方法、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8.1发电机检查

8.1.1发电机定子清扫、检查

a) 打开定子端盖,用吸尘器清扫内部,确保无杂物、灰尘。

b) 用干净的破布擦拭各个部位,再用白棉布擦净。

c) 检查定子绕组表面绝缘是否完好,是否有裂纹、起泡及损伤,端部绕组与绑扎环紧靠密实,锁紧螺母紧固,如果发现需与厂家人员协商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刷绝缘漆或进行绝缘包扎。

d) 铁芯硅钢片无锈蚀、松动和金属性短接,通风孔和风道清洁、畅通无阻塞。

e) 检查定子槽楔有无断裂、凸起及松动,每根槽楔的空响长度不得超过其1/3,端部槽楔必须牢固。

f) 埋入的测温元件的引出线和端子板清洁、绝缘,其屏蔽层接地良好;进入定子膛内工作时,一定保持清洁、严禁遗留杂物,不得损伤绕组及铁芯。

8.1.2转子清扫、检查

a) 用电吹风吹扫转子表面,吸尘器清扫转子后,再用棉布擦干净。

b) 转子上的紧固件牢固,平衡块不得增减,平衡螺丝必须锁牢,转子的护环、轴颈、集电环不得有伤痕、锈蚀;风扇叶片牢固无破损、裂纹,螺栓锁牢。

c) 按照厂家资料进行转子通风试验,各个通风孔无阻塞,并且风速及风压接近,做好每一通风孔的风压记录。

d) 穿转子时,不得碰伤定子绕组及铁芯;下部的定子绕组及铁芯表面必须用纸板或橡胶板垫敷。

e) 发电机的空气间隙和磁场中心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f) 安装端盖前,发电机内部必须无杂物和遗留物,风道畅通。安装后端盖结合处紧密。

8.2发电机附件安装

8.2.1集电环及电刷安装

a) 集电环必须与轴同心,晃动度符合产品技术规定,不得大于0.05毫米;集电环表面光滑,无损伤及油污。

b) 接至刷架的电缆,不得使刷架受力,其金属护层不得触及带有绝缘垫的轴承。

c) 刷架及横杆固定牢固,绝缘部分无损伤,测量其绝缘电阻;刷握与集电环表面间隙调整在2-4毫米。

d) 同一发电机上使用同一型号、同一制造厂家的电刷,电刷的编织带连接牢固,接触良好,且不得与转动部分或弹簧碰触;电刷在刷握内能上下自由移动,与刷握间的间隙在0.10-0.20毫米。

e) 电刷接触面必须与集电环表面的弧度吻合,每个电刷接触面积不小于电刷截面的75%,研磨后必须将碳粉清扫干净。

f) 电刷弹簧压力调整在14-25kPa,不使电刷冒火为宜,每一电刷上的弹簧压力应均匀;电刷必须在集电环的整个表面工作,不得靠近集电环的边缘。

8.2.2发电机出线及冷却系统安装

a) 发电机的引出线的绝缘包扎必须符合厂家要求,套管进行耐压后安装,必须清洁,无损伤,接口必须紧密。

b) 分别对定子、转子及氢、油、水系统管路等做气密性试验,其试验压力和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厂家规定;对氢冷电机的氢气纯度必须大于96%,气体混合物内含氧量小于2%,氢气湿度小于每立方米10克。

c) 绝缘水管不得碰触端盖,不得凹瘪,相互之间不得碰触、摩擦,检漏装置清洁、干燥;安装完成后做正、反冲洗,分支水路畅通,压力、流量符合制造规定。

8.3发电机交接试验

8.3.1测量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时,各相绝缘电阻的不平衡系数不的大于2;对环氧粉云母绝缘的吸收比不得小于1.6;测量汇水管及引水管的绝缘电阻,阻值符合厂家技术要求。

8.3.2定子绕组及转子绕组的直流电阻应在冷态下测量,测量时绕组表面的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差控制在±3 °C范围内;各相或分支绕组的直流电阻相互差别不超过其最小值的2%,与出厂时的检验报告数值换算到同温度下的数值相比较,相对变化也不得大于2%。

8.3.3定子绕组的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测量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a ) 试验电压为发电机额定电压的3倍,试验电压按每级0.5倍额定电压分段升高,每阶段停留1分钟。

b ) 在规定试验电压下,各相泄漏电流的差别不大于最小值的50%,最大泄漏电流在20μA以下时,各相间差值与出厂时不得有明显差别。

c ) 泄漏电流不得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泄漏电流随电压不成比例的显著增长时,应及时分析,找出原因。

d ) 试验必须在充氢前或排氢后且含量在3%以下进行;水内冷电机,宜采用低压屏蔽法。

e ) 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电压为1.5倍的额定电压加上2250V的和。

8.3.4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不低于0.5MΩ(水冷的不低于5000Ω),转子绕组额定电压在200V以上时用2500V兆欧表,在200V以下时用1000V兆欧表。

8.3.5隐极式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可采用2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代替。

8.3.6测量发电机的励磁回路连同所连接设备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0.5MΩ;发电机的绝缘轴承的绝缘电阻不得小于0.5MΩ。

8.3.7测量三相短路特性曲线及空载特性曲线时的数值与产品出厂试验数值比较,应在误差范围内。

8.3.8分别在空载和带负荷时测量发电机的轴电压,当轴承油膜被短路时,转子两端的电压应该等于轴承与支座间的电压。

8.3.9测量发电机相序必须与电网相序一致。

8.4发电机干燥

8.4.1当发电机的绝缘电阻或吸收比不符合规程规定时需对发电机进行干燥。

8.4.2干燥时温度应缓慢上升,每小时升高5-8 °C,带转子进行干燥的电机当温度到70 °C以后,至少每2小时将转子转动180°。

8.4.3采用热水循环干燥时,水温不得超过70 °C;采用直流电加热法时,其温度不得超过65 °C。

8.4.4当吸收比及绝缘电阻符合要求,并在同一温度下经过5小时稳定不变时,干燥合格。

9、工序交接及成品保护

9.1工序交接

发电机安装前必须办理土建、安装中间交接签证。当建筑工程施工基本完成后,应经本专业相关质检人员验收合格,并由建筑专业技术员填写书面工序交接申请单,报项目管理部,经项目管理部质检人员同意认可后,由项目管理部确定移交日期,并通知准备接收的部门及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交接。交接内容应在交接单中填写清楚。交接过程中,接收单位应根据施工图复核建筑工程中心线、尺寸、标高等与安装相关的技术数据,无误后,双方及参加部门签字认可,对少数的暂无法完成的尾工,应在交接签证单上注明,并限期完成。

9.2成品保护

9.2.1加强对土建成品的保护,不得在土建构架上随意进行焊接施工,不得污损土建结构。

9.2.2对已安装好的设备加强保护,不得随意攀登。

10、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0.1危险点:

10.1.1触电

10.1.2材料搬运碰伤、砸伤、挤伤

10.1.3高空坠落及高处坠物

10.1.4烫伤

10.1.5火灾

10.1.6机械伤害

10.2防范措施:

10.2.1防触电措施

a . 施工中所需电源必须经漏电保护器,明确电压等级,回路正确接引。

b. 使用电焊机、电动工具应先检查设备绝缘及接地是否良好。

c. 在带电场所施工时,需办理工作票,采取安全措施,并设专职监护人后方可施工。使用的钢线、导线要远离带电体,防止触电。

10.2.2防碰伤、挤伤、砸伤 措施

搬运及吊装试验设备时,由起重人员指挥,注意相互间的配合,防止碰伤、挤伤手脚。

10.2.3防高处坠落、高空坠物措施

a . 施工所用临时脚手架、板应架设牢固,绑扎结实,经过专业部门验收并挂牌。

b . 登高作业,应扎好安全带,系在上方牢固处;高处行走,应注意通道的安全性。

c . 在人字梯上施工时,人字梯应架设牢固,地面有专人监护,防止滑倒。

d . 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应正确佩带安全帽,正确使用各种劳动防护用品、用具。

e . 有交叉作业应注意高空坠物的可能性,应设专人注意观察。

f . 登高作业时,所需工具应有防坠绳,防止工器具坠落伤人。

10.2.4防电火焊烫伤措施

a . 使用电火焊时,应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具,并正确使用。

b. 使用电火焊时,应穿工作服,领口、袖口应扎紧,防止焊渣飞溅烫伤。

c. 正确使用火焊,氧气瓶与乙炔瓶距离大于5米,距离切割点大于10米。

10.2.5防止火灾措施

a .使用电火焊前,观察周围环境,先清理周围易燃、易爆物品,如不能清除,采取措施。

b .使用电火焊时,工作下方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焊接完成后要专人巡查30分钟方

可离开。

c. 在现场准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干粉灭火器等。

10.2.6防止机械伤害措施

a .不准使用无防护罩和有裂纹及其它不良情况的砂轮锯。

b .使用冲击钻时,不准戴手套,用力要均匀。

c .使用钻床、手锤时,严禁带手套。

10.3、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要求:

10.3.1工具房内外应保持整洁,切割所剩零料及时清理。

10.3.2施工中产生的垃圾,用剩废料应集中收回,分清类别,指定存放,不可乱扔,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10.3.3所有施工用具及其它材料堆放整齐。

10.3.4在现场施工时不随意拆除脚手架,不在钢模上打洞,不随意使用他人材料(如钢筋等)。

10.3.5在土建已施工完的墙上不乱画,不用脏手套触摸。

10.3.6施工过程中,与其他施工队伍密切配合,相互沟通,相互尊重,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尊重和保护本单位和兄弟单位的劳动成果。

11、技术记录

11.1安装技术记录:

a) 设备开箱记录。

b) 工序交接记录。

c) 施工过程原始技术数据记录。

d) 作业指导书和安全措施交底记录。

e) 设备安装调试记录。

f) 设备缺陷和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g) 隐蔽工程与中间检查记录。

11.2文件管理记录

a) 工程开工报告。

b) 施工图纸交底及会审。

c) 工程质量验收签证单。

d) 设计变更、材料设备代用通知单。

e) 主要原材料和设备的厂家技术文件,合格证等。

f) 施工图纸、资料管理记录。

楼上的回答应该不能让你满意,但这问题确实不好用文字说清.你能留个什么号慢慢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