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什么是看门狗电路,原理是什么?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9-11 03:38   点击:22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什么是看门狗电路,原理是什么?

在由单片机构成的微型计算机系统中,由于单片机的工作常常会受到来自外界电磁场的干扰,造成程序的跑飞,而陷入死循环,程序的正常运行被打断,由单片机控制的系统无法继续工作,会造成整个系统的陷入停滞状态,发生不可预料的后果,所以出于对单片机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的考虑,便产生了一种专门用于监测单片机程序运行状态的芯片,俗称看门狗

看门狗电路电路的应用,使单片机可以在无人状态下实现连续工作,其工作原理是:看门狗芯片和单片机的一个I/O引脚相连,该I/O引脚通过程序控制它定时地往看门狗的这个引脚上送入高电平(或低电平),这一程序语句是分散地放在单片机其他控制语句中间的,一旦单片机由于干扰造成程序跑飞后而陷入某一程序段不进入死循环状态时,写看门狗引脚的程序便不能被执行,这个时候,看门狗电路就会由于得不到单片机送来的信号,便在它和单片机复位引脚相连的引脚上送出一个复位信号,使单片机发生复位,即程序从程序存储器的起始位置开始执行,这样便实现了单片机的自动复位.

二、程序麻将机作弊原理

里面有个微电脑控制器,1、可以控制摆出的牌;2、可以控制骰子。

三、继电器输出原理图,怎么解释红圈里面原理

右边是一个晶体管放大电路,继电器的线圈是放大器的负载。

左边是通过继电器常开触点和并联的VZ1元件组成的报警输出电路。

当放大器的输入较小时(R2的电流较小时),继电器不会动作。属于非报警状态;

当放大器的输入高于某一个值时,继电器被激励,触点吸合。进入报警状态;

从报警输出电路来看,不报警时,DO1+和DO1-之间能测得VZ1阻值;当处于报警状态时,VZ1被触点短路,DO1+和DO1-之间的阻值为“0!

常用的检测手段是在VZ1回路中串有电源,不报警时,VZ1上能测得电压;报警时VZ1上的电压为0。这就是它报警输出的原理。

图中红圈内的电路可以理解为:通过继电器把检测部分的电路同报警输出部分的电路进行电气上的隔离,即检测部分和报警输出可以采用互不相干的两个供电系统。避免了相互的牵制。

四、插卡取电开关的电路原理

一般插卡取电开关都有三部分电路组成:高低压电源转换部分、识别卡部分和输出部分。其中电源的转换由多种方式,如开关电源式、阻容降压式、变压器式等。

高低压转换部分将交流电通过整流降压为直流低压电源供给识别部分和输出部分

识别卡部分通过检测插入的卡是否符合预设的标准(主要有以上介绍的第2—第8共6方式)

输出部分得到识别卡部分的符合标准信号,接通交流电源(火线)。此部分根据不同的负载要求,有30A、40A等。

五、帮忙分析一下这个电路图的原理,和步骤,主要是要详细解释下原理,谢谢大虾!

这是个可以发送到调频收音机的无线话筒。前级音频接收放大电路由驻极体话筒BM、偏置电阻R1和耦合电容C1等组成,其功能是拾取声音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音频放大。驻极体话筒内部有一个场效应管作信号放大,因此拾音灵敏度较高,输出音频信号较大。声音信号引起的驻极体话筒内部场效应管漏极电流的变化,通过偏置电阻R1得到相应的电压信号,经耦合电容C1输出至高频振荡电路。

高频振荡调制电路由晶体管VT1和VT2、电阻R2、电感L、电容C2和C3等组成,其功能是产生高频载波并进行调制发射。L与C2构成LC谐振回路,该回路具有选频作用,两个晶体管VT1、VT2的集电极与基极互相交叉连接,并与L、C2选频回路组成高频振荡器。经C1耦合过来的音频信号加在VT1集电极(也就是VT2基极),对高频振荡信号进行频率调制,调制后的调频信号经C3耦合至天线辐射出去。发射频率取决于LC谐振回路谐振频率,调节L或C2的大小即可改变发射频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