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为什么用消毒液消毒设备后要在自然风下干燥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10-16 21:46   点击:212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为什么用消毒液消毒设备后要在自然风下干燥

消毒剂消毒设备在自然风下干燥的好处就是自然干燥方法简单,不需设备投资,费用低廉,不受场地局限,干燥过程中管理较粗放,能在产地和山区就地进行,还能促进尚未完全成熟的原料进一步成熟。因此,自然干燥仍是世界上许多地方常用的干燥方法。

由于这种干制品长时间在自然状态下受到干燥和其他各种因素的作用,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以致生成了具有特殊风味的制品。

自然干燥的缺点

自然干燥的干燥过程缓慢,时间长;干燥过程不能人为控制,产品质量较差;制品容易变色;对维生素类破坏较大;受气候条件限制,如遇阴雨天,微生物易于繁殖;易被灰尘、蝇、鼠等污染,难以大规模生产。

秋冬季节,随着室外气温下降,不少人习惯关闭门窗。然而,室内环境长期密闭,有可能造成病菌滋生繁殖,打开门窗通风可有效减少室内致病微生物和污染物的含量,是室内空气消毒首选途径。

对于家中物品,其实大部分物品是不需要消毒,只要做好清洁。必须消毒物品完成后,要用清水冲洗,去掉消毒液残留。对于酒精,由于易燃性,应放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保存,避免火源,室内切忌喷洒酒精进行消毒,应采取擦拭法。

通风是空气消毒最好的办法,清洁是消杀的基础,保持卫生间的通风和环境清洁,即可有效防止病菌滋生。

因为消毒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如果在强光下晒干,加重它的腐蚀和破坏性。自然风干会减弱腐蚀性。

秦皇岛体育中心的游泳池用什么消毒?

次氯酸钙。

游泳池水清洗消毒方法

一、游泳池水

(一)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

1.游泳池必须安装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并能满足水质处理的要求。游泳场所水质循环净化消毒设备应保持齐全完好,建立定期检查和维修制度,做好经常性检查、保养和维修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检修,发生故障时应有应急处理措施,确保各类设施设备正常运行,保持良好状态。

2.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备简单、安全可靠、操作和维修简便;

(2)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且灵活可调;

(3)投加系统能自动控制,且安全可靠;

(4)加氯机至少设置一套备用,加氯机应有压力稳定且不间断的水源,加氯机的运行和停止应与循环水泵的运行和停止设联锁装置。

(二)游泳池水消毒

1.消毒剂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杀菌消毒能力强,并有持续杀菌的功能;

(2)不造成水和环境污染,不改变池水水质;

(3)对人体无刺激或刺激性很小;

(4)对建筑结构、设备和管道腐蚀小。

2.游泳池水宜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目前,我国游泳池采用的含氯消毒剂有:液氯、漂精粉、漂水、强氯精(TCCA)等。漂精粉因有残渣,堵塞管道,影响水质,也逐步被淘汰。漂水含氯极不稳定,其有效氯会随环境、温度、湿度、光线及存放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逐渐下降。采用液氯消毒时应有防止泄漏措施,包括水处理机房应远离游泳池并封闭,房间内有紧急报警装置等;液氯宜采用真空式自动投加方式,并应设置氯与池水充分混和接触的装置;强氯精(TCCA)由于具有共轭基团,在水中逐步分解释放出次氯酸,留下的氰尿酸盐对水中的有效氯有稳定作用。它本身又无毒,存放又相当稳定。近几年来,我国有相当多的游泳池使用TCCA作为游泳池水消毒剂。

3.在有条件和需要的情况下,可采用臭氧、紫外线或其它消毒方法。采用臭氧或紫外线消毒时,还应辅以氯消毒,以保持消毒的持续性。

4.游泳池水(包括儿童涉水池连续供给的新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离余氯量为0.3-0.5mg/L计算确定,浸脚消毒池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离余氯量为5-10mg/L计算确定,加药时间最好在开放前1-2小时进行。游泳场所开放时,要定期测定游泳池水余氯,并做好记录。有条件的,室内游泳场所开放时,每2小时测一次余氯;室外游泳场所开放时,每小时测一次余氯。

(三)为防止人工游泳池生长藻类,池水中加入0.25-0.5mg/L硫酸铜(以每1000m3水 2-3kg投放),发现藻类时的最大加药量不应超过1.0mg/L,每月以投放1-2次为佳。

二、游泳场所消毒

(一)每班开场和散场后均应对游泳池外、池边走道及卫生设施进行清扫、擦洗或冲洗一次。发现有污染时,可用浓度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洗。急救室应定期清洁消毒。

(二)淋浴室应经常刷洗,地面可使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定期消毒。

(三)更衣柜应于每日开放结束后做好清洁消毒,可用浓度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洗。

(四)公共卫生间(厕所)和垃圾箱(桶)应每天及时清洗,定期使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消毒。

(五)集中空调系统应严格按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其他饮水、消毒、抢救等设施设备应定期做好清洁消毒。

三、公共用品用具消毒

(一)游泳场所供游泳者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包括拖鞋、茶具等)应一客一换一消毒。

(二)拖鞋的清洗消毒:应设置专用的拖鞋洗消间或区域。

1.设置两个洗消池或洗消桶,备有橡胶手套、消毒药物、水源等。

2.清洗:先用清水或洗洁液清洗拖鞋。

3.过水:在过水池或过水桶中用清水漂洗拖鞋。

4.消毒:在药物池或药物桶中,将拖鞋完全浸泡在药液中,药液浓度及浸泡时间必须按药物使用说明严格操作。用含氯消毒药时,浸泡液有效氯含量应达250-500mg/L,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

5.保洁:从消毒液中取出拖鞋,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残留的消毒剂,凉置10至15分钟,待拖鞋干后放置保洁柜或保管箱。

(三)杯具的清洗消毒:应按杯具洗消操作规程在专用的杯具洗消间内进行。

1.去污清洗:清倒杯中残渣及茶水,然后在洗涤池中用洗洁液清洗,用清水漂洗杯具并注意洗刷杯口。

2.消毒:在药物消毒池内,将杯具完全浸泡如药液中,药液浓度及浸泡时间必须按药物使用说明严格操作,用含氯消毒药时,浸泡液有效氯含量应达250mg/l浓度,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如使用电子消毒柜,则可直接去污清洗后放入电子消毒柜消毒。

3.过水:在过水池中用清水漂洗杯具,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4.保洁:消毒后的杯具应倒置后才放入保洁柜内,保洁柜内如果采用毛巾作垫子的,所垫的毛巾必须定期更换、清洗和消毒。

四、注意事项

(一)消毒剂应到证照齐全的生产厂家或经营单位购买,采购时应建立验收制度并做好记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取检验合格证和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或有关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二)消毒剂置有盖容器中密封保存于通风、干焕、阴冷、避光处;建立消毒剂进出库专人验收登记制度,要详细记录入库消毒剂的名称、数量、产地、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包装情况、索证情况等,并按入库时间的先后分类存放。

(三)在消毒时应穿工作服,戴口罩与橡胶手套,避免与皮肤、黏膜直接接触,如有条件,配制时可戴眼罩。

一.杀藻/抑藻

投放硫酸铜,以每立方米水2g-3g投放(即1000立方水投加2-3kg),如若处理新水则加倍投放。每月1-2次(若有下列操作,则2个小时后再进行下列步骤)

二.杀菌/消毒

每天使用游泳池消毒药品(如游泳池消毒粉或游泳池消毒片)进行消毒。以每立方米池水2g投放(即1000立方投放2kg).加药最好在开放前1-2小时进行。每周进行一次突击性处理(即加倍投放消毒药,最好在当晚游泳池收场后进行)。

三.调节PH值

使用PH调节剂(氢氧化钠)调节游泳池水体的PH值,使其保持在7.2-7.8之间最为理想。(一般使用游泳池消毒粉或游泳池消毒片进行水体消毒时,水质的PH值会降低,因此一般使用提高PH值的调节剂)。每升高1度PH值,按照每立方米池水10g投放。

四.投放澄清剂进行水质净化

游泳池水中的悬浮物过多会使水质浑浊,这时需要使用澄清剂来对水质进行净化,按每周投加一次,每1600立方米水体投加1kg,投加后需加大循环水量,使其水中出现矾花后,静止6-8小时(这个步骤一般在晚上进行)。第二天可以看到游泳池底下有一层黄色的沉淀物,而池水已经变清,这时就可以进行吸污。

五.吸污

使用游泳池专用吸污工具进行吸污,吸污时注意吸污头(盘)的推进速度,太快了沉在池底的脏物会吸不干净。

用氯消毒,其他的消毒方式有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好的设备有安康的铜银离子消毒等。一般都是有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检测水质。

一般是次氯酸,你进去如果闻到刺鼻的味道,就是次氯酸吧,这个都在消毒的,为了节约水啊,现在有关部门都懒得来管这些

一把都使用的是液氯,水中有游离的氯元素的话能很好地起到消毒的效果~一般部门不管的,都是面子工程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