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猪肉收储条件?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10-02 20:15   点击:150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猪肉收储条件?

国家收储猪肉条件如下:

1.中国收储猪肉的标准主要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收储猪肉质量技术规范的通知》(农字〔2016〕19号)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

2.收储猪肉的品种主要有白条猪、大白猪、中华猪和黑猪等。

3.收储猪肉的肉质应达到特等级、一等级、二等级或三等级,其中特等级肉质最好。

4.收储猪肉肉质应呈洁白色、有弹性、无杂质,肉质细腻,水份含量应在70%以上。

5.收储猪肉的脂肪质应为精瘦肉,肉质脂肪比例不低于1:3.3,脂肪质应细嫩、洁白、易溶于水,不易变质。

6.收储猪肉的腐烂程度应为0级,不得有腐烂的气味、腐烂的肉及其他污染物。

7.收储猪肉的表面应干净,不得有血迹、脏污、碎屑、虫蛀及其他污染物。

8.收储猪肉的收货时间应在宰前24小时以内,收货时体温应在4℃以下。

二、生猪养殖技术的内容简介

为了进一步掀起“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潮,加快中国农业产业化进程,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科学技术协会组织农业方面的专家,编写了《新农村致富技术手册》系列科普丛书,共分9个小册子。该丛书具有简短易懂,内容丰富,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强等特点。现将它奉献给农村基层干部和科技示范户及广大农民朋友们,希望大家运用这些技术,提高生产水平,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发酵床养猪:

1.如何做发酵床

2.发酵床的制作步骤

3 养猪注意事项

三、养猪工艺有哪几种?

(1)三段饲养工艺流程 即空怀及妊娠期—泌乳期—生长育肥期三段饲养。三段饲养二次转群是比较简单的生产工艺流程,它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养猪企业,其特点是简单,转群次数少,猪舍类型少,节约维修费用。但母猪舍利用率不高,要有较多的母猪舍面积。

(2)四段饲养工艺流程 即空怀及妊娠期—泌乳期—仔猪保育期—生长育肥期四段饲养。在三段饲养工艺中,将仔猪保育阶段独立出来就是四段饲养三次转群工艺流程,保育期一般5周,猪的体重达20千克左右,转入生长肥育舍。断奶仔猪比生长肥育猪对环境条件要求高,这样便于采取措施提高成活率。在生长肥育舍饲养15~16周,体重达90~110千克出栏。

(3)五段饲养工艺流程 即空怀配种期—妊娠期—泌乳期—仔猪保育期—生长育肥期五段饲养。五段饲养四次转群与四段饲养工艺相比,是把空怀待配母猪和妊娠母猪分开,单独组群,有利于配种,提高繁殖率。空怀母猪配种后观察21天,确诊妊娠后转入妊娠舍饲养至产前7天转入分娩哺乳舍。这种工艺的优点是断奶母猪复膘快、发情集中、便于发情鉴定,容易把握适时配种。

(4)六段饲养工艺流程 即空怀配种期—妊娠期—泌乳期—仔猪保育期—育成期—育肥期六段饲养。六段饲养五次转群与五段饲养工艺相比,是将生长肥育期分成育成期和肥育期,各饲养7~8周。仔猪从出生到出栏经过哺乳、保育、育成、肥育四段。此工艺流程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饲养营养、环境管理的不同需求,充分发挥其生长潜力,提高养猪效率。但多次转群易引起应激反应,不利于仔猪的生长和增重。

(5)以场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流程 大型规模化猪场要实行多点式养猪生产工艺及猪场布局,以场为单位实行全进全出,有利于防疫、有利于管理,可以避免猪场过于集中给环境控制和废弃物处理带来负担。

四、養豬應該要講究些什么樣的技術?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无污染、零排放的有机农业技术,是利用我们周围自然环境的生物资源,即采集本地土壤中的多种有益微生物,通过对这些微生物进行培养、扩繁,形成有相当活力的微生物母种,再按一定比例将微生物母种、锯木屑以及一定量的辅助材料和活性剂混合、发酵形成有机垫料。在经过特殊设计的猪舍里,填入上述有机填垫,再将仔猪放入猪舍。猪从小到大都生活在这种有机垫料上面,猪的排泄物被有机垫料里的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不再需要对猪的排泄物进行人工清理,达到零排放,生产有机猪肉,同时减少对环境污染的目的。

二、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原理是运用土壤里自然生长的、被称为土壤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猪的排泄物。生产者能够很容易地采集到土壤微生物,并进行培养、繁殖和广泛运用。但土壤微生物永远不会成为农业企业者的微生物,也不会被研究者、大学教授等分离、培养成为特殊的微生物。土壤微生物是必须伴随农业生产实践的技术,是实践者的技术,也被称为是农民的技术。在日本民间,发酵床养猪技术很早就被农民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并不断发展和完善。从1992年开始,日本鹿儿岛大学的专家教授开始对发酵床养猪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规范。1999年,在鹿儿岛大学农学部附属农场召开了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观摩会,有来自10多个国家的1 000多名专家、学者和农户参加了这次会议。从此,发酵床养猪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目前,日本自然农业协会、山岸协会、鹿儿岛大学,以及韩国自然农业协会都在大力推广和应用这项技术。

三、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实际效果

发酵床养猪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现代养猪遇到的难题,达到养猪无污染的目的。

1. 减轻对环境的污染采用发酵床养猪技术后,由于有机垫料里含有相当活性的土壤微生物,能够迅速有效地降解、消化猪的排泄物,不再需要对猪粪尿采用清扫排放,也不会形成大量的冲圈污水,从而没有任何废弃物排出养猪场,真正达到养猪零排放的目的。猪舍里不会臭气冲天和苍蝇滋生。

2.改善猪舍环境、提高猪肉品质 发酵床结合特殊猪舍,使猪舍通风透气、阳光普照、温湿度均适合于猪的生长,再加上运动量的增加,猪能够健康地生长发育,几乎没有猪病发生,也不再使用抗生、抗菌性药物,提高了猪肉品质,生产出真正意义上的有机猪肉。

3.变废为宝、提高饲料利用率 在发酵制作有机垫料时,需按一定比例将锯木屑等加入,通过土壤微生物的发酵,这些配料部分转化为猪的饲料。同时,由于猪健康地生长发育,饲料的转化率提高,一般可以节省饲料20%~30%。

4. 节工省本、提高效益由于发酵床养猪技术有不需要用水冲猪舍、不需要每天清除猪粪;生猪体内无寄生虫、无需治病;采用自动给食、自动饮水技术等众多优势,达到了省工节本的目的。一个人可饲养500~1000头壮猪,100~200头母猪,可节水90%,每头猪节省水费6元,节约用工3元,节约驱虫药费1元左右,在规模养猪场应用这项技术,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四、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技术要点

1.土壤微生物的采集 可以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点采集不同的菌种,采集到的原始菌种放在室内阴凉、干燥处保存。

2.活性剂的准备 活性剂包括EM菌种原液、氨基酸液等,主要用于调节土壤微生物的活性。特别是在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时,可以用活性剂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力,以加快对排泄物的降解、消化速度。活性剂是从植物生长点内提取出来、经发酵后形成的。

3.有机垫料的制作 将土壤微生物菌的原种、米糠、锯屑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一定数量的EM菌种原液和氨基酸液,使含水量达到60%,加入少量酒糟、谷壳熏炭、谷壳等发酵也很理想。经过2~4d发酵就可以制成供发酵床用的有机垫料。

4.猪舍的准备 猪舍也是发酵床养猪技术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一般要求猪舍东西走向座北朝南,充分采光、通风良好,南北可以敞开,北侧建自动给食糟,南侧建自动饮水器,从而达到猪舍无臭、无蝇的要求。

5. 发酵床的准备发酵床分地下式发酵床和地上式发酵床二种。地下式发酵床要求向地面以下深挖90~100cm,填满制成的有机垫料,再将仔猪放入,猪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生长了。在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可采用地上式发酵床。地上式发酵床是在地面上砌成,要求有一定深度,再填入已经制成的有机垫料即可。

6. 发酵床的日常管理总体来讲与常规养猪的日常管理相似,但应注意:①猪的饲养密度,单位面积饲养猪的头数过多,床的发酵状态就会降低,不能迅速降解、消化猪的粪尿,一般每头猪占地1.2~1.5m2。②注意床面不能过于干燥,如过于干燥会导致猪的肺炎,可定期在床面喷洒活性剂。③入圈生猪事先要彻底清除体内的寄生虫。④要密切注意土壤微生物菌的活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