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护堤林种植标准?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7-30 23:33   点击:20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护堤林种植标准?

防护林栽植苗木地径的要求是:地径大于或等于1.2厘米。

防护林对栽植苗木规格和质量都有具体要求。如本人接触过的一个防护林建设工程,要求苗木规格为:两年生1级嫁接苗,地径达到1.2厘米以上,苗高达到60厘米以上。

对苗木质量要求:植株健壮,苗干通直圆满,规格一致,枝条茁壮,组织充实,木质化程度高。根系发达完整,有较多的侧根和须根,根系无劈裂。具有完整健壮的顶芽。苗木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叶色正常,不失水,有旺盛的时候生命力。苗木必须附产地标签、质量检验证和检疫证。

二、穿地埋导管的机器叫什么

地埋管道钻孔机。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闷亩示,作为蚂悉森定向钻进技术的辅助施工工具,有陆陪效提高工作效率。还可装备其它钻头进行电力栽杆钻孔,装备短钻头进行各种苗木栽培打坑作业,是现在工程上建筑掏土的更好选择。

三、苗木栽植需要注意什么

(1)苗龄

苗木移植一般指一年生和一年生以上苗木的移植。移植用的苗木年龄过小,则既费工且效果不佳;苗木过大,根系生长宽饥粗长,移植后缓苗期长,效果也不理想。适宜的移植苗龄因树种而异。速生的树种如桉树,当幼苗高达6~10厘米时即可开始移植,当年移植,当年出圃;生长速度较快的多数阔叶树种和部分针叶树种如落叶松、侧柏等,一年生播种苗即可移植;生长速度慢的树种如红松、冷杉等,在播种地生长2年,云杉则生长2~3年再进行移植。

(2)移植后的培育年限

培育造林用苗,每次移植后培育的时间,因树种、气候和土壤等条件而异。速生的树种只需几个月,如桉树、落叶松、油松、侧柏等苗木和阔叶树苗多为1年;生长缓慢的云杉、冷杉则需要培育2年。

(3)移植次数

造林树种用苗,一般移植一次即可出圃,部分树种如云杉则需要移植2次,城市绿化使用的大苗,则需经过多次移植才可出圃。

(4)移植季节

移植季节应根据树慧首种特性及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一般树种主要在苗木休眠期进行移植,而常绿树种一般在生长季进行移植,最好在雨季来临之前移植。

春季是多数树种适宜的移植时期,在北方应以早春土地解冻后而苗木未萌动前比较适宜。但不同树种移植的具体时间应根据树种发芽的早晚来安排,一般针叶树种早于阔叶树种。

秋季移植一般适用于冬季不会遭到低温危害,春季又不会有前巧数寒冷、干旱等灾害的地区。对阔叶树种来说,当苗木叶柄形成离层,叶子能脱落或能人工脱落时即可开始移植。常绿树种应在直径生长高峰过后移植,因为此时树木根系尚未停止生长,移植后有一段时间利于伤口的愈合。

苗木移栽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为了保证大树在移植后成活质量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大树移植前的准备工作

1、树木的选择和“号苗”:按照绿化工程设计规定的树种、规格及特定的要求(树形、姿态、花色、品种),施工人员到树木栽植地进行选树。 (1)选择经过移栽的、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树冠丰满、观赏价值高、易抽发新生枝条的壮龄树木。野生树种宜选择在土层深厚或植物群落稀疏地段的苗木。 (2)掌握树木生长的环境、土壤结构及干湿情况,确定选苗或采取的有效措施。 (3)具有便于机械吊装及运输的条件,或经过修路后能通行吊车及运输车辆。 (4)了解树木的权属关系,办好购树的有关手续。

2、建卡编号,对已选中的大树做出明显的标记并建卡、编号,写明树种、高度、干径、分枝点的高度、树形,主要观赏面、地点、土质、交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然后统一编号,以便栽植时对号入座。

3、大树多植需要市政等有关单位配合,移植前应与市政、供电、交管、环卫等部门办理运苗手续,核发交通通行证,确保施工进度。

4、机具准备: 挖掘前应准备好所需要的全部工具、材料、吊车及运输车辆,并指定专人负责。

5、大树切根移植: 在适宜季节移植大树,可直接挖苗移栽;在非适宜植树季节移植大树或移植名贵树种及不适于修剪的树种,移栽前均应采用切根技术。方法是一般在移植前2-3年的春、秋进行,以树干为中心,以胸径的3―4倍为半径,沿根径部划一圆形,将其分成四等份。挖沟分两年进行,第一年先挖相对的两条沟,第二年再挖另相对的两条沟。沟宽40―50厘米、深50―80厘米,挖掘时如遇粗根应用利斧将其砍断,或行环状剥皮,宽约10厘米,涂抹0.001%生长素(2.4―D或萘乙酸),埋入肥土,灌水促发新根。第三年沟中长满了须根,以后挖掘大树时应从沟的外围开挖,尽量保护须根。

二、大树的挖掘

1、大树裸根移植:

(1)落叶大乔木,灌木在休眠期均可裸根移植。近年来,在适宜植树季节,对大规格樟树拦头后采用裸根移植,成活率较高。

(2)大树裸根移植其根盘大小为胸径的8―10倍。

(3)掘苗前应对树冠进行重剪,尤其是易萌芽的树种(悬铃木、槐树等)可在规定的留干高度进行“拦头”修剪,注意避免枝干劈裂。

(4)挖掘裸根大树的操作程序与挖土球苗一样,在土球挖好后用锹铲去表土,再用两齿耙轻轻去掉粗根附近的土壤,尽量少伤须根。

2、大树带土球移植:

(1)大树带土球移植,其土球直径为胸径的8―10倍,土球高度为土球直径的2/3。若地下水位较高时,大树根系垂直方向分布较少,则土球可以酌减。

(2)挖掘前应对常绿阔叶树进行适度修剪,针叶树因无隐芽可萌发,只能适当疏枝以减少蒸腾。然后用草绳将树冠捆扎收紧,保护树冠的完整。

(3)掘苗前用竹竿将苗木支撑牢固,以便掘苗时确保大树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4)土球挖掘方法:以树干为中心,按土球规格划线作圆,先按圆周线垂直挖掘60―80厘米的环状沟槽,并注意根系分布情况。当遇到4―5厘米粗根时,应用手锯或利斧将其砍断,伤口面要光滑。环状辩神当底根露出时,再向土兄扮球底部掏挖,然后用韧性较好的麻绳绑扎腰箍,并继续向土球包扎好。若发现土球土壤部分脱落时,应用草绳、草包等物填充,再行包装。

三、大树带土球的包扎携尘亏 土球包扎应用1.5厘米粗的草绳或麻绳、箱板等包装,包装形式按下列情况确定:

1、土质粘结,湿度不大土球直径在80厘米的用草绳以井字形或五角星形包扎。

2、土质粘结度不大,湿度教大,土球直径在80-120厘米的,采用五角星与桔瓣式两种混合式包扎。

3、土球直径超过120厘米应用麻绳扎腰箍,采用五角星式包扎。

4、土质松软,土球直径超过120厘米,应采用木箱板包装。

四、大树吊装和运输

1、大树移植前要用吊车装卸,用载重车运输。

2、装车前用事先打好结的大绳双股分开,捆死土球下部,然后将粗绳两端扣在吊钩上,轻轻起吊一下。当铅身倾斜时后,用大绳在树干茎部栓一绳套也扣杂吊钩上,即可起装吊车。

3、起吊装车时凡粗绳与土球接触的地方垫仪木板,装车时土球朝前,树梢向后,用三角枕木将土球与车箱底版空隙处塞紧,并用粗绳将树干与车身固定在一起,树冠用绳收紧,以纺拖地擦伤。

4、运输途中需专人负责押运,押运人应检查捆绳是否牢固,树梢是否拖地,有无超高、超宽、朝长的现象,必须随车带挑杆,以备途中使用。

5、卸车与装车方法基本相同。在吊树入坑时,树干要用麻包、草袋包好,以防擦伤树皮。为防止土球入穴后树干不能立起,应在树干高2/3处系一根1-1.5厘米粗麻绳,将麻绳另一端与吊钩相结。若土球落穴时不能直立,可用吊钩一端的麻绳轻轻向树身歪斜的反方向拉动,直至树身笔直。

6、土球落位时,应注意将树冠姿态优美的一面放在主要观赏面。

五、大树栽植

1、按设计图纸准确定好位置,测定标高,编穴号,以便栽植时对号入座,准确无误。

2、挖穴(坑): 按点挖坑,裸根苗坑穴的规格应较树根根盘直径大20厘米;地土球苗树坑的规格以土球直径加大40厘米,深度放大20厘米,坑底挖松、整平。如需要换土、施肥,应一并准备好,并竟有机肥与回填土拌含均匀,栽植时施入坑内。

3、裸根大树栽植前应检查树跟,发现、损坏应剪除,树冠剪口处应涂抹防腐剂。

4、裸根大树栽植深度一般较原土痕深5厘米左右,分层埋土塌实,填满为止,并立支柱支撑牢固,以防大风吹歪。

5、大树如坑前,坑边和吊臂下不准站人。入坑后教正位置,可用四个人站在坑沿的四边用脚蹬土球(木箱)的上沿以保证树木定位于树坑中心。

6、带土球大树入坑放稳后将麻绳从底部缓缓抽出,并立支柱将树身支稳,拆除包装物、填土。每填土20-30厘米时,要塌实一次,直至填平为止。操作时要注意保护土球,防止土球破损。

7、围堰: 在树坑外缘用土陪一道30厘米高的土堰并用锹拍实。

8、灌水: 栽植后连灌三次水,四周均匀浇灌,防止填土不匀,造成树身倾斜,第三次灌水后进行培土封堰,以后酌情再灌。

栽种的时间 水 营养

苗木栽植不可过深或过浅,过深易产生“闷芽”,会加长缓苗期。一般落叶乔木,种植深度应与原种植线平齐,常绿乔木栽植时,土球应略高于地面5cm。新填种植土,植前树穴应灌水令其自然沉降或踏实后再行种植。

4、树穴土壤改良

移植常绿针叶树种、肉质根苗木时,树穴必须掺砂或掺拌草炭土,掺拌比例1:8。在粘重土壤栽植时,也可采取树穴打孔灌砂措施,增加土壤的透水、透气性,有利于新根生长。

5、回填种植土

每回填20-30cm种植土,应分层踏实。土壤消毒苗木移植后,因缓苗期树势较弱,常诱发病害,为确保苗木健康生长,故对大规格苗木树穴土壤进行喷药消毒。如多菌灵、敌克松等杀厅孝灶菌剂均慎耐可使用。

6、苗木支撑

浇定根水之前,大树应及时架设三角或四角支撑进行固定。苗木高度在6--7m以上、树冠较大的,应设两层支撑,一般三角支撑的支撑点宜在树干的2/3处。支撑杆设置方向三角支撑的一根撑干必须设立在主风方向上位,其他两根均扮扮匀分布;行道树的四角支撑,其二根撑杆必需与道路平齐。

来自买卖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