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机插秧秧苗要几公分能插?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9-04 13:43   点击:88  编辑:admin   手机版

机插秧秧苗要几公分能插?

答,,机插秧秧苗要20公分高才能插,从技术资料查验得知,机插秧对所育的秧苗要求很高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矮过矮了抓秧齿抓不起来,出现抓空断秧,过高了容易出现断秧梢现象,而且抓出插入田中的秧苗高低不齐。

所以机插秧在育苗,施肥及水浆管理上很讲究,而且所育秧苗长势必须与大田整理进度相吻合,不能出现大田等苗或苗等大田现象。。

2~3厘米

机插秧优点是插秧深度一致,一般3~4cm左右,有利水稻缓苗和分蘖。

插秧机插秧的深度和人工手插秧的深度基本一致,一般都是3到5公分。插秧机栽插深度要求在1~2厘米左右。水稻机插秧一般应在2~3厘米。机插秧优点是插秧深度一致,一般3~4cm

机械插秧都有哪些技术要求?

机械插秧是靠双膜育秧或软盘育秧技术所培育出带土毯状秧苗,由插秧机对带土的秧苗切块来实现分秧与插秧,即规格化育秧+精细整地+机械化插秧。

机械插秧的技术要求:

一、农艺对机插适用条件

保证插秧机的技术状态和驾驶员操作水平外,还要保证本田整地质量与秧苗状况符合机插的条件,才能保证插秧作业效果。

1、翻地与整地

(1)秋季翻地:秋翻比春翻垧产多一千。秸秆还田在翻地年度进行,达到每隔两年稻草还田、秋翻一次。在春季结合搅浆平地机掩埋稻秸,翻地要田面平整、深浅一致,垡片、地头整齐。

(2)泡田整地、耕翻、旋耕田,春季放水泡田在整地前2~3天灌水,池内2/3有水,1/3露垡,缓水慢灌,达到花达水。水整地粘土要在插秧前5―7天进行,使土壤沉淀好。沉淀时间短会造成秧船壅泥,以致压苗、垄形不明显,影响靠行作业;秧苗直立度不好,影响缓苗、分蘖。整地要田面平整、耙细、埋杀杂草,做到寸水不漏泥。

2、秧苗

机插的关键在于秧苗,秧苗的状况关系到机械插秧的成败。育出的秧苗要适合插秧机的要求。秧苗的播种量要适宜。要求播种均匀,插秧机每切一次秧片,小面积里的秧苗株数符合农艺要求。每盘播种量:干种110~130g,催芽种136~160g,每穴株数4―6棵。计算时取稻种千粒重为27g、发芽率为85%,根据插秧机纵、横进给量,行距、株距,每穴棵数确定播量。实际播量要大。秧片形状整齐无残缺,土层内无杂物,土厚2~3cm,水分适宜,秧苗粗壮不徒长、无病虫害、长势均匀。

二、驾驶技术要求

1、严格遵守说明书中规定的安全常识、操作规程,掌握机械构造原理,正确使用、维护保养、保管。

2、插秧期:当地气温稳定通过12~13℃时开始插秧。机插要求:早、稀、浅、正、直标准。插后及时补苗,放水扶苗。

3、下田前要根据地块情况考虑行走路线和转移地块进出竖竖兆方便。

4、插秧机插秧时靠田边、地头两边,要留出与机幅相等的作业宽度,以便圈边出田。插秧机作业时行驶要直,靠行间隔一致,不压苗。

5、当第一次给插秧机补给秧苗时或苗箱上没有秧苗时,务必将苗箱移到最左或最右侧。插秧作业到最后时观察:若再插则所剩余的秧田不足一幅插秧作业宽度时,应通知装秧手预先取出靠边一个或几个秧箱内的秧苗,使插秧机相应少插一行或几行,最好留下一幅插秧机作业宽度,以便最后圈边出田。

三、作业质量下降的原因及改善措施

1、立秧差:插深调节不当;表土过硬。

2、分离针与推秧器间带秧:苗床缺少水分;推秧器变形或工作不正常;本田过分细软或缺水;推秧器与分离针间隙过大。

3、漏穴:秧苗骑秧门;秧门口有泥环、稻根等异物;秧片规格过宽;秧苗密度不均。

4、均匀度差:送秧齿轮缠根多;各分离针取秧量不一致;秧苗密度不均。

5、秧片拱起:苗床水分过多;苗床土厚不当;送秧齿轮缠根多。

四、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一组栽植臂不工作,并有响声:分离针在秧门口碰石块、树根等异物;离合器弹簧弹力弱;安全离合器打开;无声链条活节脱落。

2、推秧器不推秧或推秧缓慢:推秧杆弯曲;推秧弹簧弱或损坏;推秧拨叉生锈;栽植臂内缺油;分离针变形与推秧器无间隙。

3、秧箱两边有剩余租秧:秧箱移动臂夹子松动;滑套、螺旋轴或销磨损。

4、纵向送秧失灵;棘轮齿磨损;棘爪变形或损坏;送秧弹簧弱或损坏;送秧凸轮与送秧连接用锁圈和钢丝销脱落。

五、插秧机的维护保养、保管

1、插秧机每天作业后都要清洁并检查各部位,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解决;加注补充燃油、润滑油和润滑脂。按说明书要求进行保养,是保证插秧机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如期完成插秧工作的基础保障。

2、插秧机工作条件恶劣、使用时间短、停放时间长、停放保管不当,容易造成钢铁锈蚀、断裂、橡胶老化以及零部件变形损坏。

3、长期保管要求:外表清洁;放净燃油、润滑油;卸下三角皮带单独存放;润滑各润滑点及有关部位;往火花塞或进气道灌入机油20mL左右,转动纤运曲轴数圈,使活塞顶部、缸套内壁、气门座有油,封闭气缸;清洗空气滤清器,然后将空气滤清器、消音器、油箱口等用布包好;栽植臂放最下面位置防止弹簧弹力减弱。

机械插秧的发展措施:

1、加强研究,不断完善机插稻、直播稻、麦套稻在全省大面积示范应用的时间比较短,许多生产实际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制约了技术的推广速度,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栽培、植保、土肥、气象、耕作、农机等多部门密切配合,更好地为大面积生产服务。

2、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稻农中存在的“懒种稻”思想,片面追求轻简稻作,导致直播稻面积快速增加,生产水平下降,与“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也不一致,长久下去会影响到粮食安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加大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主流媒体,专题讲座、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性,宣传水稻最新栽培科研成果,大力推广水稻丰产稳产、高效实用栽培技术,引导农民更新观念、科学种田,提高他们运用先进稻作技术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加大投入,正确引导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建立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高产示范方,让农民对先进、科学的技术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用得上,通过现身说法,积极引导农民使用主推技术,减少生产风险,提高种植水平。同时可采取技术补贴政策,对应用丰产高效稻作技术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或物化补贴,引导农民应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从而调动广大农户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扩大丰产稳产高效实用栽培技术的应用面积,确保水稻生产稳定发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