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反季生姜怎么种才又大又好?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9-10 17:30   点击:224  编辑:admin   手机版

反季生姜怎么种才又大又好?

以下是小拱棚反季节生姜高效栽培技术,您可参考选用。

1 田块的选择和整地

1.1 田块选择

姜田应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能灌能排和呈微酸性的肥沃壤土。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实行3~4年轮作。一般来说,近2~3年发生过姜瘟病的地块不可种姜。

1.2 整地

9月底翻耕晒土,最好半月左右再翻晒1次,提高土温,同时杀死土壤中大部分病菌,然后开深沟施入底肥,一般667平方米可施饼肥75~100kg或腐熟牛粪、猪粪等农家肥2500kg,另加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5kg,施肥要均匀。

2 栽培要点

2.1 品种选择及种前处理

①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抗性强、适合鲜食的品种,如乐山竹节姜、莱芜片姜等。

②种姜处理 用300mg/L农用链霉素+加收米500倍液浸种30min,凡肉质变色、表皮容易脱落的种姜全部淘汰。

③晒种 浸种后晒种7~10天,以提高种姜温度,减少水分,提早发芽。

④催芽 晒种后,在11月下旬~12月上旬进行大棚催芽。在大棚内挖一长5m、宽2m的坑,在坑底用地膜覆盖,再盖铺10cm厚的稻草,将姜种堆放在上面,厚40~60cm,四周填入10cm的稻草,姜种上面再盖20cm的稻草,稻草上再用地膜覆盖,并搭小拱棚,为使床温保持在20~25℃,夜间还要使用灯光加热。

2.2 适时栽植

12月底至翌年1月初,当姜芽长0.5~1cm时开始栽植,根据所选择的小拱棚规格开厢,在厢面上开沟种植,姜埂高5cm,沟宽10cm,埂面宽5cm,单行种植,种植沟在施肥沟之间,种植密度因土壤的肥力而定,一般667平方米用种姜700kg左右,将已催芽的种姜芽朝上种于沟中,定植后覆土3cm,浇足水,而后覆盖地膜,搭盖小拱棚。

2.3 搭建小拱棚

田间小拱棚主要用竹片做拱,前期覆盖棚膜,后期覆盖遮阳网,小拱棚有两种规格:一种是边高80cm,顶高1.65m,棚宽3.8~4m,棚间距50cm;另一种是边高1.2~1.3m,顶高1.9m,棚宽5m,棚距50cm。可根据田块的情形选择适宜的规格,并根据风向确定棚的走向,一般情况下,棚的走向应与风向相同,可减小风对棚的损坏。

2.4 田间管理

①揭地膜 小拱棚的生姜在苗出齐后(一般出苗后8~10天)揭地膜较为适宜,一般在3月下旬左右揭棚膜,尽量在倒春寒完了以后揭,以免遭冻害。揭膜以后及时覆盖遮阳网进行遮荫,降低光照。

②肥水管理 a.施肥。除施足底肥外,一般进行3次追肥,第一次追肥在幼苗期,此时植株生长量小,需肥不多,但幼苗期很长,为促进幼苗生长健壮,通常于苗高30cm左右并具有1~2个小分枝时进行,称为“小追肥”或“催苗肥”。以氮素化肥为主,每667平方米施用硫酸铵或磷酸二铵20kg左右。第二次追肥在2月底3月初,此时是生姜生长的转折时期,也是生姜吸收养分的转折时期,对肥水需求量增大,结合田间除草进行第二次追肥,称为“大追肥”或“转折肥”,这次追肥对促进发棵和根茎膨大有着重要作用,一般以饼肥或肥效较持久的农家肥与速效化肥结合施用,每667平方米用细碎豆饼肥70~80kg、复合肥30~40kg或腐熟农家肥3000kg,在姜的植株基部外15cm处开一条施肥沟,将肥料撒入沟中并与土壤混匀,然后覆土封沟即可。第三次追肥在4月初,当姜具有6个分枝时,正是根茎迅速膨大的时期,可根据植株生长的情况进行第三次追肥,称为“补充肥”或“壮姜肥”。对植株长势一般或较弱的田块,以及土壤肥力较差的田块,应追施以氮、钾肥为主的速效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25~30kg或硫酸铵25~30kg、硫酸钾10~15kg。如土壤肥力高、植株生长茂盛的姜田应酌情少施或不施。

b.浇水。生姜喜湿润而不耐旱,其根系较浅而不发达,吸水能力较弱,难以利用深层的水分,同时姜苗亦耐涝。在栽培中必须根据生姜的需水特性合理进行排灌。首先播种时必须浇透水,以保证生姜顺利出苗,播种以后,通常在出苗达70%左右时开始浇第一次水,在2~3天后浇第二次水,以免姜芽受旱,造成芽干枯。以后则根据天气、土壤墒情进行浇水,一般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即可,灌水应选在清早或傍晚。如遇暴雨渍水要及时排水,以免姜块腐烂。

c.除草及培土。揭小拱棚地膜并进行除草,一般培土与除草、追肥相结合进行。

d.病虫害防治。虫害主要有蓟马、蚜虫等,可根据田间发生情况,选用吡虫啉等药剂防治。姜瘟是一种细菌性病害,防治上非常困难,因此在调种和田块的选择上要注意,并在病害易发生期(3月底4月初、4月下旬)提前进行预防,可选用农用链霉素或姜瘟灵对水进行灌窝。

3 及时收获

利用小拱棚栽培反季节生姜,可以比常规栽培提早2~3个月成熟,一般5月初即可上市,由于主要是以嫩姜鲜销,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采收。

辣椒的生长

全部给你,你选择部分用吧:

辣椒根系不发达,主要表现为主根粗,根量少,根系生长缓慢,直到2~3真叶时才有较多二次侧根。根群主要分布在植株周围45厘米、深度10~15厘米的土层中。露地栽培时株高多为40~60厘米。辣椒花为雌雄同花的两性花,自花授粉,天然杂交率在10%左右,为常异交植物。果实为浆果,圆锥形,但在植株营养不良、夜温低、日照弱、土壤干燥或栽植过密时,果实的肥大会受到抑制,形成小果或僵国果。即使正常果。在土壤干旱、施肥过多,植株吸收水分受到抑制时,果实也会变短。辣椒种子呈扁平状,微皱,肾状,淡黄或乳白色。种子寿命一般性5~7年,但使用年限仅为2~3年。

二、辣椒的生育特点:

辣椒生育初为发芽期,摧芽播种后一般5~8天左右出土,15天左右出现第一片真叶,到花蕾显露为幼苗期。第一花穗到门椒坐主为开花期。坐果后到拔秧为结果期。辣椒适宜的温度在15~34度之间。种子发芽适宜温度25~30度,发芽需要5~7天,低于15度或高于35度时种子不发芽。苗期要求温度较高,白天25~30度,夜晚15~18度最好,幼苗不耐低温,要注意防寒。辣椒如果在35度时会造成落花落果。辣椒对条件水份要求严格,它即不耐旱也不耐涝。喜欢比较干爽的空气条件。辣椒被水淹数小时就会焉萎死亡,所以地块选择要平整,浇水或排水的条件要方便。辣椒在中性和微酸性土壤都可以种植,但其根系对氧气要求严格,宜在土层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和透气性良好的沙性土或两性土壤中种植。辣椒生育要求充足的氮、磷、钾,但苗期氮和钾不宜过多,以免枝叶生长过旺,延迟花芽分化和结果。磷对花的形成和发育有重要作用,钾则是果实膨大的必需元素,生产中必须做到氮、磷钾互相配合,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搞好追肥,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三、育苗技术特点:

1、种子处理:育苗一般在春分至清明。将种子在阳光暴晒2天,促进后熟,提高发芽率,杀死种子表面携带的病菌。或者用0.5%的磷酸三钠,或300~400倍的高锰酸钾。或1%硫脲浸泡20~30分钟,以杀死种子上携带的病菌。反复冲洗种子上的药液后,再用25~30度的温水浸泡8~12小时。

2、育苗播种:苗床做好后要灌足底水,再喷用绿亨一号3000倍进行消毒。然后撒薄薄一层细土,将种子均匀洒到苗床上,再盖一层0.5~1厘米厚的细土覆盖,最后覆盖小棚保湿增温。

3、苗床管理:播种后白天气温25~28度,地温20度左右。6~7天就可以出苗。70%小苗拱土后,要趁叶面没有水时向苗床撒细土0.5厘米厚。以弥缝保墒,防止苗根倒露。苗床要有充分的水供应,但又不能使土壤过湿。辣椒高度到5厘米时就要给苗床通风炼苗,通风口要根据幼苗长势以及天气温度灵活掌握,在定植前10天可露天炼苗。炼苗要逐步进行,切不可一步到位。如果秧苗徒长,可以喷洒500毫升每千克的矮壮素,或者5毫升每千克缩节胺。秧苗弱黄可喷天达2116定植前用病毒灵或植病灵等灌根带叶面喷洒,对预防病毒又较好作用。

四、田间种植及管理:

1、春辣椒的苗龄在110天左右,有的可达到150天以上,在北方地区,通常在4月中旬、5月下旬才能定植。辣椒本身高产稳定,但是一些地方出现减产现象是因为品种退化。抗病力较差,病害严重造成,种植地块要选择在近几年没有种植茄果蔬菜和黄瓜、黄烟的春白地。刚刚收过越冬菠菜的地块也不好。定植前7天左右,每亩地施用土杂肥5000公斤,过磷酸钙75公斤,碳酸氢氨30公斤作基肥,按照70厘米行距开沟,整平、起垄、覆膜等待定植。定植可按30公分株距,两个相临行错开放苗,每穴栽两棵。每667平方米2500-3000穴。

2、定植后到出果期是辣椒田间管理的前期,管理上要促根、促秧、促发棵。次间要注意浇水和中耕,在定植15天后追磷肥10公斤、尿素5公斤,并结合中耕培土高10~13公分,以保护根系防止倒伏。进入盛果期后管理的重点是壮秧促果。要及时摘除门椒,防止果实坠落引起长势下衰。结合浇水施肥,每667平方米追施磷肥20公斤,尿素5公斤,并再次对根部培土。注意排水防涝。要结合喷施叶面肥和激素,以补充养分和预防病毒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