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玉米青枯病如何防治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9-18 20:48   点击:224  编辑:admin   手机版

玉米青枯病主要发生在生长后期,叶先青枯,茎基部3~4节干缩腐烂,根部空心变软,皮层变紫红或褐色,易剥离,严重时病株失水萎蔫枯死。发病率一般在10%~15%,高者可达30%以穗码知上。该病主要在玉米生长前期侵染,故防治宜早不宜迟。

(1)选用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一项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猜消。

(2)轮作换茬。

在同一地块中连年种植玉米,可造成病原菌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发病会逐年加重。如果与大豆、花生等非寄主作物实行轮作,可显著减轻病害模旦的发生。使用包衣种子,种子包衣剂中含有杀菌成分及微量元素,既能抵抗病原菌侵染,又能促进幼苗生长,增强抗病能力。种衣剂用量为种子量的1/50~1/40。

(3)施用锌、钾肥。

玉米青枯病病菌属弱寄生菌,在玉米中后期生长衰弱时才大量发病。施用锌、钾肥可使玉米健壮生长,能大幅度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降低发病率。方法是:玉米幼苗期每亩用锌肥1.5~2.0千克、钾肥10~15千克,混合后穴施于玉米茎基部7~10厘米处。

(4)浇药水。

玉米生长中后期发现零星病株时,可用甲霜灵400倍液或多菌灵500倍液浇根,每株灌药液500毫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国内尚未培育鉴定出高度抗病品种的情况下,加强栽培防病能减轻病害。如及时中耕及摘除下部叶片,使土壤湿度低,通风透光好。合理密植,不宜高度密植,造成值株郁闭。前期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抗性。在条件许可下,提倡轮作,以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如玉米与棉花的轮作或套种等,都能减轻病害。

防治措施:

1.合理轮作:重病地块与大豆、红薯、花生等作物轮作,减少重茬。

2.选用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是一项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北京德农郑单958、农大108等。

3.及时消除病残体,并集中烧毁。收获后深翻土壤,也可减少和控制侵染源。

4.玉米生长后期结合中耕、培土,增强根系吸收能力和通透性,及时排出田间积水。

5.种子处理:种衣剂包衣,因为种衣剂中含有杀菌成分及微量元素,一般用量为种子量的1/40~1/50。

6.增施肥料:每亩施用优质农家肥3000~4000公斤,纯氮13~15公斤,硫酸钾8~10公斤,加强营养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7.用25%叶枯灵加25%瑞毒霉粉剂600倍液,或用58%瑞毒锰锌粉剂600倍液喇叭口期喷雾预防。发现零星病株可用甲霜灵400倍液或多菌灵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500毫升。

青枯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是由多种真菌引起的。这种病害在玉米灌浆至乳熟期出现,乳熟至蜡熟期最多。主要特征是侵染根和茎基1~3节,变褐,腐烂。因此也叫茎基腐病或茎腐病。发病快的在1~2天内,整株迅速失水,青枯,果穗下垂,停止发育。发病较慢的叶片自下而上变黄,早枯,有扒灶时也出现青枯的叶片。茎部发病初期变褐,水渍状,失水皱缩成条纹状凹陷,髓部变空,植株很容易倒伏。用刀切开病茎,会发现维管束变褐,潮湿环境下,可以生长白色菌丝和粉红色霉层。

防治玉米青枯病要注意以下几点: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我国已经将抗青枯病列为玉米育种目标。可以在不同地区选用不同的自交系和抗性品种。收获后及时清除玉米秸秆碧绝,或高温堆制有机肥,或集中处理。尽可能与蔬菜作物轮作。注意排水防涝,合理密植,增施锌肥以提高玉米生长势和抗病能力春慧扮。增施有机肥和菌肥,用生防菌拌种。用咯菌腈(适乐时)或立克秀包衣种子或拌种处理。

(1)推广抗病品种。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培育多抗性品种,提高良种的覆盖率。

(2)种子处理。用适乐时、立克莠、玉米种衣剂等包衣颤源,杀灭种子携带的病原菌,预防苗期病害。

(3)轮作倒茬。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减少病原菌积累。

(4)加强田间管理。多施腐熟的农家辩培肥,增施磷、钾肥和微肥;合理密植,及时中耕排捞,创造有利于玉米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

(5)清洁田园。及时摘除底部病叶,收获后将病残体带出田外销毁,减少病害初浸染来源。

(6)加强技术指携洞唯导。制定主要病害的防治指标,做好预测预报,及时指导农民开展防治。

(7)科学用药。苗期多雨时,应及早喷施多菌灵、禾果利防治苗枯病、纹枯病。偏旱年份,及时喷施蚜虱净、大功臣等防治蚜虫、灰飞虱等传毒介体,在粗缩病、矮花叶病等发生初期,喷施病毒A、OS-施特灵、菌毒清等。7月份以后,用多菌灵、百菌清、代森锰锌等喷雾,10-15天一次,连喷2—3次,可兼治多种病害。在锈病、纹枯病发生重的田块,用禾果利、粉锈宁防治。在防治过程中给各种农药加入新高脂膜,可提高农药药性达300%以上。

玉米青枯病又称玉米茎基腐病或茎腐病,是世界性的玉米皮激病害,但在我国近年来才有严重发生。主要发生在生长后期,叶先青枯肢伍,茎基部3~4节干缩腐烂,根部空心变软,皮层变紫红或褐色,易剥离,严重时病株失水萎蔫枯死。发病率一般在10%~15%,高者可达30%以上。该病燃饥袜主要在玉米生长前期侵染,故防治宜早不宜迟。

可用甲霜灵400倍液或多菌灵500倍液浇根,每株灌药液500毫升。也可用恶霉灵喷淋玉米根部,还预防其他根部病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