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水稻秧盘如何育秧?育出的秧苗可以用人工插秧吗?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9-30 07:47   点击:268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水稻秧盘如何育秧?育出的秧苗可以用人工插秧吗?

1、苗床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水源的旱地或菜园地;

2、秧盘育秧的营养土要专门配制,100kg土+有机肥20kg+硫酸铵300g+过磷酸钙300g+硫酸钾200g 加前粉碎,加后拌匀;100kg营养土用10g敌克松对8k均匀喷洒,堆闷2天;

3、播种时,先浇足苗床水,后装土摆盘,再浇水,然后播种覆土,最后化学除草和盖膜。 软盘育秧

二、水稻抛秧技术,用秧盘育秧苗,一亩地需要多少谷种,和秧盘?

建议播种量在每亩地用种10斤左右,每亩大田需备足434孔育秧软盘50-60块,或561孔育秧软盘40-45块。

摆盘时秧床正中央拉线,在中线的两边各横摆一张秧盘,用木板压实,做到盘与盘衔接尘袭无缝隙,软盘与床土充分接触不留空隙,无高低。盘底与秧床表面紧密贴合,以保证秧床与盘内营养土墒情一致。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防烧芽:主要注意育秧剂(包括化肥)不过量,营养土要拌匀施匀。

2、防串根:主要措施是播种后秧盘面上的泥土要清除干净,秧田灌水派态兄不上畦。

3、防秧苗闭吵徒长:主要方法是用烯效唑浸种或适时喷施多效唑。

4、防浮秧:主要措施是坚持花泥(遮泥)水抛秧,大风大雨天和深水情况下不抛秧。

5、防除草剂药害:主要是坚持用丁苄,田青,抛秧净等除草剂,不用含有乙草胺和甲磺隆的除草剂,并注意除草剂的用量和施用方法。

6、防无效分蘖多:主要措施是适当提早晒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稻抛秧技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育秧盘

三、水稻育苗时压籽是怎么压的,用什么压

水模核稻育秧播种时压种,是为了防止种子生根时向上的作用力使种子暴露出来,同时兼有保水的作用。

压种的方法有很多种:

置床育旦蚂掘苗(不用任何秧盘)可以在播种后盖上薄膜后用小滚子压;

机插秧盘可以用笤帚沾水拍打物让;

钵体盘用空盘对眼压,也可用笤帚沾水拍打。

四、水稻插秧机必须有种塑料秧盘才能使用?

需要育秧盘,才能利于规范育苗用于机插秧。

键族嫌 育秧盘是水稻插秧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件,其主要功能是实现稻秧的育苗过程。育秧盘是以聚氯乙烯为原料,经过特殊工艺配方加工吸塑而成,具有重量轻、易搬运、便于贮藏保管、使用成本低的特点。不同的插秧机配备不同稿手规格的育秧盘,通常分硬育秧穗或盘和软育秧盘。

育秧盘撒种:

育秧起盘

机器栽插

用专用塑料秧盘育秧(每个几毛钱,可用多次),才能保证机器使用的尺寸。

①每穴株数与株距。调整秧帘的位置,改变秧爪的入帘深度,入帘越深,株数越多;反之,则少。-般秧帘调到与毛刷尖部相平,最多与毛刷尖部的距离不大于3毫米。停机后,转动株距变速手柄位置,手柄在4或6位置,则说明株距为4寸、6寸,也可更换齿轮调节株距为3寸、5寸。

②秧爪与送秧器的定位时间调整。用手转动分插轮,当秧爪进入秧爪与送秧器成水平位置时,送秧器爪已后退,要求秧爪尖与毛刷根部的距离为14~24毫米。调整方法是正反向移动分插轮传动链位置。

③插秧深度。改变提升杆在深浅调节齿板上的固定位置。固定位置高、插得深;反之,则浅。

④链条紧度和发动机皮带紧度。链条紧度以在链条中部用手下压稍有弹性为合适,通过调整紧轮达到。移动发动机产前后位置,以皮带不打滑为准。

2)人力插秧机(以广西65-2型为例)

①每穴株数。松开翼型螺母,向上移动张开度调节胶块,操作杆移动距离增长,张开度则大,夹秧多;反之,则少。8毫米≤秧夹张开度≤16毫米。如仍达不到要求,可将夹板向秧夹方向移动,以增加有效夹秧长度巧银。

②夹紧度和夹苗位置调整。根据秧苗老嫩、长短来调整。松开夹紧度调节螺母,把分插杆往上移动,加长短撑杆的工作长度,夹紧度大;反之,则小。夹苗位置主要是调整秧箱与秧夹相对位置。松开秧箱滚动轮螺母,向上移动滚动轮架,夹秧间位变低,反之,则高。

③秧夹与秧门板的相对位置。松开秧门板连接螺母,将秧门板上下移动,接着调整秧箱滚轮架高低,使秧门下边比秧箱前缘高。

④秧夹进入秧箱深度和分秧距离。松开螺母,上下移动秧夹调节板,以固定秧夹的三角挡片前缘进入秧门内10毫米为宜。根据秧根长短,以秧夹夹秧时能拉开秧根为止。

⑤插秧深度。松开螺母,调换深浅调节板的方向和螺孔位置,调好后拧紧,深浅有40、55、70毫米三级。-般早稻插最浅或次浅级,晚稻插最深或次深级。

原理和构造 插秧机的工作过程,因结构不同而各有差异,但基本流程大致相同。其“群体逐次分格取秧直接栽插”原理为:秧苗以群体状态整齐放入秧箱,随秧箱作横向移动,使取秧器逐次分格取走一定数量的秧苗,在插秧轨迹控制机构作用下,按农艺要求将秧苗插入泥土中,取秧器再按一定轨迹回至秧箱取秧。

各种插秧机栽插部分的组成基本相同:人力插秧机由秧箱、分插秧机构、机架和浮体(船板)等组成,自走式机动插秧机还设有动力驱动、行走装置、送秧机构等部分(图2)。

秧箱 主要功能是承载秧苗,并与送秧机构、分插秧机构配合,完成送秧和分秧作业。主要有箱体、箱架、秧门(包括秧帘)和秧刷等组成。在横向移箱姿指机构作用下,使秧箱横向移动,从而使秧苗移向秧门,以配合取秧器有规律的取秧栽插。

分插秧机构 是水稻插秧机的主要工作部件,由取秧器及其驱动机构和轨迹控制机构组成。取秧器在驱动机构的驱动和轨迹控制机构的控制下,按照一定的轨迹从秧箱中分取一定数量的秧苗并将其插入土中,然后返回原始位置开始下一次循环动作。按分秧动作,有横分和纵分两种。①横分取秧器有适于拔取苗栽插的秧夹和适于带土苗栽插的切扒式秧爪,两者根据需要可互换使用。秧夹由活动夹片和固定夹片构成,其张开度根据秧苗的粗细和秧苗数量进行调节;切扒式秧爪带有脱秧片,使带土秧苗从秧爪上顺利脱出。②纵分取秧器有适于拔取苗栽插的梳式秧爪,适于带土苗栽插的有装上脱秧器的梳式秧爪,或采用筷子式秧爪。梳式秧爪在分秧过程中对秧苗有分理作用;筷子式秧爪在插入带土秧苗中取秧时,由推秧片把带土苗强制推出。

一定数量的秧夹或秧爪按规定行距配置在秧夹(或秧爪)排上。在滚动直插式插秧机上,一般有2~4个秧爪排与作圆周运动的分插轮转臂铰接相连;在摆动直插式插秧机上。一般是一个秧爪孝册宴排同作往复摆动的摇臂铰接相连,也可将一个取秧器直接装在一组曲柄连杆机构的连杆上,进行分组驱动。在多数插秧机上,取秧器的运动轨迹除由驱动机构控制外,还受轨迹控制机构的控制。常用的轨迹控制机构有导槽、滑道、凸轮、行星齿轮和四杆机构等,与各种驱动机构配合组成各种类型的分插秧机构。

送秧机构 包括纵向送秧机构和横向送秧机构,其作用是按时、定量地把秧苗送到秧门处,使秧爪每次获得需要的秧苗。①纵向送秧机构的送秧方向同机器行进方向一致,有重力送秧和强制送秧两种。重力送秧是利用压秧板和秧苗自身的重量,使秧苗随时贴靠在秧门处,常用于人力插秧机,其送秧能力随秧箱形式及秧箱内秧苗数量多少而变化,因而送秧均匀度较差。强制送秧是由纵向送秧机构定期推送秧苗,其送秧能力强,又分整体送秧和对准送秧两种。前者主要用于带土苗。当秧箱横向移动至两端极限位置时,将整体秧苗往秧门推送一次;后者主要用于拔取苗,取秧器每取秧一次,即相应的送秧一次,送秧宽度等于取秧器的取秧宽度。②横向送秧机构的送秧方向同机器行进方向垂直,都采用移动秧箱法,因而又称移箱机构。按其移动方式又分为间歇移箱和连续移箱:间歇移箱机构用于拔取苗和带土苗,其特点是在秧爪分取秧苗时停止移箱,以利于秧爪梳理分秧。连续式移箱机构是在作业中使秧箱作横向连续等速运动,移至两端极限位置后自动换向,因而在分秧阶段,秧爪和秧箱相对移动,适用于带土苗。

机架 是插秧机各部件和机构安装的基础,要求刚性好、重量轻。按机架与船板连接方式可分为整体式和铰接式两种:整体式是用插深调节器调整插深后,把机架和船板锁定;铰接式是机架和船板仅靠插锁连接,在作业过程中插秧深度随泥脚深浅而变化。

行走装置和承载浮体 人力插秧机以船板为承载浮体,支承机器的全部重量,一般不设行走装置,作业时由人力牵引,使船板在泥面滑行。自走式机动插秧机的行走装置包括驱动轮、导向轮和陆地运输轮等。驱动轮多采用叶片式铁轮,并有独轮驱动、两轮驱动和四轮驱动等类型,其承载浮体有整式船板和间隔配置的浮板两种类型,支承机器的部分重量。中国的乘坐自走式机动插秧机多采用前面一个驱动轮、后面为整体式船板的独轮驱动方式,陆地运输时加装2个尾轮,具有结构简单、行驶阻力小、操纵轻便、行驶直线性和转弯靠行性能好等特点。日本则采用前面两个导向轮、后面两个驱动轮加3~4块浮板的驱动方式,或前、后4个驱动轮加浮板的驱动方式。日本的手扶自走式机动插秧机多采用两个驱动轮加浮板的驱动方式。

动力驱动部分及其他 自走式机动插秧机的动力驱动部分包括发动机、 变速传动装置,以及转向、换档、离合等操纵机构。此外还有各种调节装置、监测讯号装置、牵引架、插秧手座位、秧篮及遮阳装置等辅助部分。

行、株距和栽插深度 行距一般不可调节,中国南方常用行距为165毫米或200毫米。人力插秧机一次可插6行,机动插秧机一次可插10~12行。中国东北地区常用270~400毫米宽的行距;日本机动插秧机常用300~330毫米宽的行距。手扶式一次插4行,乘坐式一次插6~8行。常用株距在100~200毫米范围内,人力插秧机由操作手控制,机动插秧机通过变换地轮转速进行调节。栽插深度,拔取苗一般为35~70毫米,人力插秧机通过限制取秧器下位置来调节和控制插深;机动插秧机通过改变秧爪运动轨迹的高度或改变分插机构与船底的相对高度来调节。带土秧苗的最小插深等于土块厚度,调节范围在20~50毫米之间。

配用动力 中国机动插秧机多采用2.2~3千瓦汽油机或柴油机,机器重量300~400千克。日本手扶式机动插秧机采用1.8~2.6千瓦汽油机,机器重150千克左右;乘坐式机动插秧机采用 5.5~6千瓦汽油机,机器重500~600千克。

发展趋势 为了克服漏插、漂秧和钩伤秧等缺陷,今后将通过对送秧、分秧、插秧等工作机构的改进与创新,继续提高插秧质量和对各种秧苗的适应性,同时要研制适用于每穴一株杂交水稻秧苗的新型插秧机;研究提高工作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如实现自动装秧及故障自动停机等的途径;进一步完善包括育秧在内的水稻全套种植机械化体系,提高非插秧季节水稻插秧机的综合利用程度。

插秧机的秧盘啥样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