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烘青豆茶的由来

252 2023-01-09 12:45 雷东    手机版

熏豆茶又称烘豆茶,江浙一带尤以湖州南浔为主的地方传统饮茶习俗。是一道以熏豆为主料,加上其它辅料一齐冲泡而成的茶点。辅料一般为胡萝卜干、桔皮、桂花、芝麻和绿茶叶之类,另有讲究的人家还加入震泽黑豆腐干、扁尖、笋尖或青橄榄等等。

塘栖乡间有种吃烘豆茶的习俗。“烘豆茶”即用烘青豆泡成的茶,俗称咸茶,它采用本地炒青茶叶,加烘青豆以及盐渍过的橙子皮、野芝麻、香干丁等佐料冲泡而成,是一种色、香、味齐全的解馋的茶,深受妇女们的喜爱。

烘豆茶是从农村发展到城镇的,它的来历据说与“剥茧衣”有关。

旧时塘栖的农村家家户户大都养蚕,每到蚕熟茧成,蚕农们便要自行自行缫丝,在缫丝前先得把茧子外面的茧衣剥掉。蚕农们剥茧衣都是相互换工的,今天大家帮你剥,明天你又帮他剥,一家家轮流着剥。剥茧衣都在晚上,时间一长,大家难免要打瞌睡,于时,主人家便各显神通,采用各种法子让大家提神。

相传,有一次有位主妇看前来她家帮忙剥茧衣的乡亲,因时间一长都要打瞌睡了。怎么办?人家都用讲笑话的办法来提神,可她又不会讲。想了半天,她突然来了灵感,特意给每个人泡了一杯茶,还在茶里随手撒了一把烘青豆,撒上了几颗盐。乡亲们端起那别具一格的茶,只见那翠青碧绿的烘青豆漂浮在茶中,煞是可爱,一下子吊起了大家的食欲,于时,大家争相饮用,瞌睡也没了……

就这样,事后大家便纷纷仿效,并且各显神通,在茶中添入些其他东西。慢慢地,这烘豆茶中添加的佐料越来越多,一些考究的人家烘豆茶中要放上七八十来样东西,使烘豆茶色香味齐全。时间一长,吃洪豆茶的习俗就在整个塘栖地区流传开了,成了水乡人招待贵客的一种风味茶了……

民间还有着有两种传说,一则流传于浙江湖州德清、余杭一带民间关于防风氏的传说。防风氏是与大禹同时的另一位治水能人.防风氏曾在浙江一带治水,当地百姓曾用橘皮、野芝麻泡茶,为他湿驱寒,另以土产烘青豆佐茶。防风氏性急,将豆倒入茶中,他连茶汤带烘豆一口吃。这样吃了以后呢,防风氏更加力大无边,治水业绩更加辉煌。这种饮茶习俗沿袭了2800多年,被1200多年的唐代茶圣陆羽所记载.从此,湖州、杭州、嘉兴等城乡吃熏豆茶越来越讲究。

二是流传于太湖畔的江苏吴江一带关于伍子胥的传说。1700多年前吴国大将伍子胥曾在今吴江市庙港乡开弦弓村屯兵,他在拉弓箭时用力过猛,造成地石震动变形,成立弓弦状而得地名。当地百姓对伍子胥将军屯兵苦楝,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发地采集土产青豆肉烘干,以充军粮,为劳伍将军吃力口干,就用开水冲泡,还加些茶叶,成了香喷喷、仙津津的熏豆茶,从此这种吃茶方法就在太湖沿岸流传。

在我国古典文学著作中,常见提到“熏豆子茶”、“木樨青豆茶”,那即是经茶叶、熏豆等泡制的。《易牙遗意》载:明代苏州已有“盐豆”,是用大新黄豆淘净,再用盐水、调料煎煮,烘至汤干,再在火上焙干。到了清朝,以嫩青豆用盐水煮后熏烘,这已与今日的熏青豆无多大差别了。

喝熏豆茶,先要制作熏青豆,“沸釜盐汤香乍发,烘炉炭火气微谙;加笾爱此好颜色,冬蓄闺中多豆甘。”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江南妇女制作熏青豆时的欢乐心情。

塘栖乡间有种吃烘豆茶的习俗。“烘豆茶”即用烘青豆泡成的茶,俗称咸茶,它采用本地炒青茶叶,加烘青豆以及盐渍过的橙子皮、野芝麻、香干丁等佐料冲泡而成,是一种色、香、味齐全的解馋的茶,深受妇女们的喜爱。

过去吃烘豆茶有很多讲究,诸如水要现烧,茶叶要嫩,烘豆要青,佐料要全。吃烘豆茶用“吃”不用“喝,也有着讲究,吃到最后要求连茶叶带佐料一起吃光,不吃便是看不起主人,起码是对主人的不礼貌罗。

吃烘豆茶的习俗现在还在流行,还有企业做成了小包装烘豆茶卖呢。

青豆茶

青豆茶是江南杭嘉湖一带传统的休闲饮品,早在南宋时就在当时的京城临安的茶馆中流行开来,后传至全百姓家中,沿袭至今。青豆茶口味微咸而鲜香,深得当地人的喜爱,尤其是妇女更是将它演化成独特的茶艺形式--打茶会。

中文名

青豆茶

俗称

“芝麻茶”、“七味茶”

产地

江南杭嘉湖

口味

微咸而鲜香

简介

时至秋分后,各家各户纷纷开始忙碌做烘青豆。烘青豆也算是这地区的的特产,青豆茶也是杭嘉湖地区比较有特色的茶,一碗清澈的漂着片片绿色茶叶的茶中,放入烘青豆轻轻地品味,第一口咸咸的滋味,第二口才是茶的涩涩本味,等此茶经过3~4次冲泡后,就可将青豆食之,不软不硬的非常可口[1]。

青豆茶,也有叫“芝麻茶”、“七味茶”,在《钱塘县志》中有记载,说当时余杭家家户户“以紫苏籽,渍枳皮和茶叶饮之”,而《金瓶梅》中也有对“七味茶”的描述记载。当年十分爱下江南的乾隆皇帝对咸茶情有独钟,爱喝异常,这也让农村最充满乡土气息的咸茶,沾染了贵族气,成了当时朝贡的珍品之一[2]。

青豆茶

制作工艺

制作原料:青豆

青豆的制作较简单,在8至9月份采取未成熟的大豆荚,剥壳取青绿色的嫩豆粒后,放在水搓揉、淘弃白色的豆膜,随后在锅中加水和盐煮熟,但切勿煮酥,以防色泽变褐而走味。从锅中捞出滤去卤汁放在烘笼上烘至足干,即为青豆,也称烘青茶。因制作中加了盐,所以很易吸湿回潮,最好用布袋包装后贮藏在石灰缸中,保持青豆干燥,才能保持青豆嫩绿,不走鲜味[3]。

饮用

青豆茶的冲泡配料十分讲究,主料是烘青豆,佐料有切得很细的兰花豆腐干、盐渍过的桔皮、桂花和顶先制备的胡萝卜干,再加炒熟的芝麻和紫苏籽。将各种配料料放在茶盅里,冲入开水,稍候片刻即可品饮。青豆茶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汤色叶底红绿相映,炒青豆的绿色、胡萝卜和桔皮的红色、兰花豆腐干的玉色、芝麻糙米色和紫苏籽的褐色。还有桂花散布在其中,零点可谓五彩缤纷[3]。

相关民俗文化

剥青豆

青豆茶的历史源头更久远,上要追溯到远古大禹治水时期。相传当时,氏族部落有个首领叫“防风”,在治水时患上风湿,当地人就用野芝麻和野橘子皮泡制了这样一碗茶水去寒气,而烘干的青豆则算是茶点。防风边吃边喝,一不小心将青豆掉入茶水中,不曾想防风喝后神力大增,治水成功。从此,当地人就拿这种歪打正着的茶水来招待客人,美其名曰“防风神茶”,后来茶圣陆羽还将其写入《茶经》,强调了“防风神茶”的功效。

南方人爱把喝茶说成“吃茶”,青豆茶可谓是真正的吃茶。吃法颇有讲究。第一道,先尝茶汤原汁;第二道,再吃茶碗里的青豆、陈皮。吃茶人要渐渐将茶碗口朝里倾斜,在用右手轻轻叩击茶碗,一点点将碗中的茶粮叩入口中,整个茶碗里的东西全可食用。在塘栖,当地主人请你吃青豆茶,你一定要饮完吃尽,这是对主人的尊重;最后当你亮出吃尽的空茶碗,主人就会大喜,对你称赞有加[2]。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