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求养殖小山鸡的喂养方法,及有关预防病源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3-13 04:50   点击:189  编辑:颜东   手机版

小野鸡出壳后,有啄食的行为,就可以喂5%的红糖水,或温开水,,然后开食。可以把饲料放在报纸,塑料薄膜上,用手啄,诱导雏鸡啄食。因为野鸡喜欢吃零食,要少吃多餐。1-20日龄的小鸡每天喂6餐,每隔2小时喂一次,夜里不喂食;21-30日龄的小鸡每天喂5餐;31-60天龄每天喂4餐,同时要提供充足干净的温水,为防大肠杆菌、白痢等疾病,可在水中加入环丙沙星等药物。野雏鸡要喂混合饲料,日粮的粗蛋白含量要在20%左右,其中动物性饲料占50-55%(按蛋白质含量计算),这样的日粮才能代替昆虫、幼虫来育雏,满足雏鸡对蛋白质的需求。同时,在日粮中拌入15-20%的绿叶青菜,青菜要剁得细碎。
提供一个小野鸡的饲料配方:玉米面30%,麦麸10%,虫干20%,骨粉10%,鱼粉10%,豆饼20%。小鸡的饲料尽量要颗粒状的,便于小鸡啄食。

怎样低风险养殖山鸡?

山鸡养殖技术:


雏雉笼养6~7周即可转入地面平养或转入育成雉笼。至18周龄这一段时间是雉鸡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平均日增重10~15克,至20周龄,已基本接近成年雉体重。因此,6~20 周龄阶段养管理饲是保证育成雉生长发育关键,在做好各项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转群时间及注意问题:一般3月底至4月中旬孵化的雏鸡饲养至6~8周龄时转群,夏季孵出的雏雉饲养至5~6周龄即可转群。转群前3天应派专人值夜班并给予24小时光照。转群时还应注意将弱雏分离饲养,病残雏及时淘汰。转入地面后1~2周,选择温暖无风天气,打开门窗,让其到室内外运动场做短时间活动,以后逐渐延长,夜晚赶入室内。
    2)后备种雉限饲:确定留作种用的育成雉,除6~8周龄进行初步选择外,还必须控制体重,防止过肥,以保证繁殖期能获得较高的产蛋率和受精率。具体措施是:减少日粮中蛋白质和能量含量;增加粗纤维及青绿饲料喂量;减少饲喂次数;增加运动量;限制喂料量等。
    3)第2次断喙,防啄癖发生:雉鸡野性较强,喜欢啄异物。 育成雉生长迅速,如果此期某些营养素缺乏,或环境不理想,或密度过大,啄癖就更易发生。为有效防止啄癖,可在5~10周龄间进行第2次断喙,方法与家鸡断喙相同。
    4)禁用发霉变质饲料,防止曲霉菌病发生:育成前期的雉鸡对曲霉菌易感,本病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因此在饲养管理中应注意禁用发霉变质饲料及发霉垫料,控制好舍内环境,维持要求的湿度,经常用过氧乙酸等带鸡消毒,转群前用火焰喷射器灼烧地面及可灼烧用具,防止本病发生。


建议到中国畜牧街找合作伙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