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铸铁的焊接补焊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9-14 10:27   点击:157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铸铁的焊接补焊

对于你的问题我可以提供一个方法

首先选择铸铁焊条或不锈钢焊条

然后在将焊件加热

在焊接

焊接完毕后在将工件加热然后保温

二、铸铁补焊的工艺

1) 焊前准备

① 先检查裂纹的位置和长度,并用四氯化碳清洗裂纹部位的油污及氧化皮等杂物,以避免在施焊时产生气孔和夹渣。

② 在裂纹的两端用直径为Φ3~5mm的钻头钻止裂孔。对厚壁部位的裂纹,钻头直径可大些。同时,用扁凿剔裂纹呈70°~110°的夹槽。

2) 气焊过程

① 气焊修复时,由于碳,硅等元素的烧损容易出现白口组织。为了补偿元素的烧损,促使焊缝金属石墨化,获得与母材化学成分,金属组织基本相同的焊缝金属,应采用高硅铸铁气焊焊条,也可选用废旧活塞环(油环和镀锘环不能用)作为代替品。焊条的直径选用Φ3~4mm。熔剂选用CJ201铸铁气焊熔剂。

② 焊矩和焊嘴一般选用中号或小号,焊嘴孔径在Φ1.5~2.2mm之间。火焰为中性焰或乙炔有剩余的中性焰,以减少碳,硅的烧损,保证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

③ 焊前将汽缸盖放在木炭炉内均匀缓慢加热500~600℃左右,保温约1h。焊前预热时最好将欲修复的裂纹部位面向下放在木炭炉内,以便预热充分。

④ 施焊时采用水平位置,以防止金属流失。

⑤ 开始焊接时,火焰对准焊补部位的裂纹底部,使所焊裂纹两侧2/3以上厚度熔融后,用焊条蘸上熔剂放入溶池中并随时搅动,使气泡杂质能完全浮出。同时,火焰应在焊缝的周围来回移动,保证焊缝金属附近的温度不致太低。每一条裂纹应一气焊成,且焊接操作应迅速,可靠。

⑥ 对焊缝表面及根部进行修整。其操作是用火焰进行点状加热,使之局部熔化,左手持铁板相配合,将焊缝表面刮平,刮光,并与母材表面齐平。

3) 焊后处理

焊后放在木炭炉内保温,以消除冷缩时产生的应力及防止白口,温度与预热温度相同。当温度慢慢均匀升到规定温度后,用铁皮将其四周挡住,使炉温缓慢下降.

三、铸铁补焊时防止裂纹的措施有哪些?

热焊的话,减少线能量,做好保温回火处理。

如果是冷焊,控制电流,减少热输入,焊后可以敲击释放应力,减少裂纹风险,重要的铸铁设备甚至用抗裂性能相当优异的WEWELDING777特种铸铁焊条。

四、铸造件焊接后会不会影响起使用,如果是缺损能否补焊,会不会影响材质。

看你产品是用于什么的?

但影响是肯定有的!

铸铁普遍就是HT300吧!

焊疤那东西硬的很!以前我们有做过拉伸实验的,就是将两根钢筋焊接到一起,然后在压力机上拉伸,结果是钢筋中某点断裂了,而焊疤处,P事没有!

当然还有就是取决于焊条的牌号!

五、铸件状态是不是可以焊补

1、热焊法

焊前将工件整体或局部预热到600~700℃,补焊过程中不低于400℃,焊后缓慢冷却至室温。采用热焊法可有效减小焊接接头的温差,从而减小应力,同时还可以改善铸件的塑性,防止出现白口组织和裂纹。

常用的焊接方法是气焊和焊条电弧焊。气焊常用铸铁气焊丝,如HS401或HS402,配用焊剂CJ201,以去除氧化物。气焊预热方法适于补焊中小型薄壁零件。焊条电弧焊选用铸铁芯铸铁焊条Z248或钢芯铸铁焊条Z208,此法主要用于补焊厚度较大(大于10mm )的铸铁零件。

热焊法的焊接设备主要有加热炉、焊炬、电炉(油炉或地炉)等,焊接工艺如下:

1)焊前准备和预热:清除缺陷周围的油污和氧化皮,露出基体的金属光泽:开坡口,一般坡口深度为焊件壁厚的2/3,角度为70°~120°;将焊件放入炉中缓慢加热至600~700℃(不可超过700℃)。

2)施焊:采用中性焰或弱碳化焰(施焊过程中不要使铁水流向一侧),待基体金属熔透后,再熔入焊条金属;发现熔池中出现白亮点时,停止填入焊条金属,加入适量焊剂,用焊条将杂物剔除后再继续施焊;为得到平整的焊缝,焊接后的焊缝应稍高出铸铁件表面,并将溢在焊缝外的熔渣重新熔化,待降温到半熔化状态时,用焊丝沿铸件表面将高出部分刮平。

3)焊后冷却:一般应随炉缓慢冷却至室温(一般需48h以上),也可用石棉布(板)或炭灰覆盖,使焊缝形成均匀的组织,同时防止产生裂纹。

2、冷焊法

此方法是焊前不对工件进行预热,或预热温度不超过300℃。常用焊条电弧焊进行铸铁冷焊。根据铸铁工件的要求,可选用不同的铸铁焊条,如补焊一般灰铸铁零件非加工面选用Z100焊条,补焊高强度灰铸铁及球墨铸铁零件选用Zll6或Z117焊条。

冷焊法的焊接设备为普通的电弧焊设备,焊接工艺如下:

1)焊前准备:清除焊修表面的油污及杂质,使其露出基体的金属光泽:如果存在裂纹,应在裂纹两端各钻一个止裂孔,以免施焊时裂纹延伸;沿裂纹开出坡口,其型式和大小由焊修部位的厚度和工艺要求而定。如果是大型铸件,还可以在焊缝处拧上一定数量的螺钉,使接头得到加强。螺钉直径一般不超过16mm(如果壁厚小于15mm,则螺钉直径应小于或等于6mm ),螺钉的数量可按断面面积计算,即螺钉的总断面面积不大于铸件裂纹断面面积的25%,且这些螺钉应均匀分布在裂纹两边。

2)焊修规范的选择:焊条直径由焊修部位的厚度确定,一般应尽量选用小直径的焊条,以减少输入焊件的热量:在保证焊条金属与基体熔合的情况下,焊修电流也应尽量选用小的,以免焊件温度过高产生应力;电弧长度一般是焊条直径的0.5~1.1倍,以保证燃烧稳定:如果采用直流电源,则一般选焊件为负极,以免焊件受热,温度过高。

3)操作工艺要求:一般应遵循“先内后外(先孔内,后机体外侧,再后机体上平面)、短段、断续、分散焊、多层多道(第一层焊完后,用砂轮在整个焊缝上磨去一些焊肉,检查确实不存在气孔、裂纹后再焊第二层;每层先从坡口两侧焊起,后焊中间)、小电流、锤击焊缝”的原则。

①将整条焊缝分成若干小段,不可连续施焊,每段长度视焊件厚度而定,一般在10~50mm:每段焊完后,应冷却至室温再焊下一段:每个小焊波不要横跨到坡口两侧,这样有利于未焊部分自由收缩,并避免电弧在坡口两侧停留太久。

②焊后金属温度在800℃左右时,应锤击焊缝,使其表面呈麻点状,以松弛焊接应力,清除裂纹和气孔:温度低于300℃时不能再锤击,以免产生冷脆裂纹。

③施焊中以直线划小圈式运条手法为佳,焊缝应与母材呈圆滑过渡,以利于焊缝应力走向。

3、加热减应焊法

此方法是不事先加热焊件,而在施焊前和施焊中加热焊件的“加热减应区”,使其不阻碍焊缝的收缩,从而减少内应力,避免产生裂纹。加热减应区可选取一处或多处,其选取原则为:

1)应是阻碍焊缝膨胀的部位。当该部位加热冷却时,使焊缝有获得自由热膨胀和冷收缩的可能。

2)应是与其它部位联系不多且强度较大的部位。

3)自身的变形对其它部位应无很大影响,不至于因它的变形而损坏其它部位。

在选择焊接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①针对不同的切削加工性、颜色、强度等选择不同的焊接方法。焊条电弧焊热焊法对于要求质量高、切削加工性好的铸件最适合,焊条电弧焊冷焊法则适宜于机加工的表面及不便于预热的大型铸件。

②针对不同的焊件体积、形状、厚度及使用条件等选择不同的焊接方法。对于中小型薄壁零件(如气缸)采用气焊、冷焊、热焊均可,对于较大的零件应采用气焊热焊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