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白蚁探测仪有效吗?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8-28 12:34   点击:53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白蚁探测仪有效吗?

发明与发展于澳洲的termatrac白蚁探测仪是世界上第一个电子仪器透过固体物件探测白蚁活动,该仪器引用微波技术探测表面不露痕迹但深藏在木材,灰泥板,砖,瓦,砖石块中的白蚁,这种微波放射性极为温和,较微波炉和电视机所放射的还要低。使用此款仪器探测白蚁,可以无声无息的找出白蚁活动范围及延伸方向,然后提供治理方案。 使用:termatrac探测仪先放置在怀疑白蚁侵略的地方, termatrac发出能穿透物件的信号。当信号因白蚁的活动而受到干扰,其液体显示器会指示白蚁的存在,虫害控制技术人员可凭借这些资料做以下分析:侦查白蚁活动范围,侦查白蚁的出口位置,侦查白蚁穴之所在,决定最适合的虫害防治方法与程序。

有用的!

二、植物病虫害诊断仪是做什么的?

植物病虫害诊断仪又称植物病虫陪燃害检测仪,是快速诊断农作物的各种病毒和细菌的。可以对各种农作物,植物,蔬菜水果,茶叶等进行余神检测。河南云飞科技专业生产植物病虫害诊断仪,全自动控制,可自动计算,自动校准,自动打印,测试精度高。是很好的选择。芦毁虚

三、杀虫剂的常规活体生物测定有哪几种?

杀虫剂的常规活体生物测定技术是在长期的杀虫剂筛选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技术。有些经典的方法和配套的设备在现在的应用中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现将各类方法介绍如下:

(1)触杀作用(contactaction)。由于许多杀虫剂都具有触杀活性,因此,这方面的毒力蠢雀颤测定方法及仪器很多。常用的方法有喷雾法、喷粉法、浸液法、点滴法、药膜法。

①喷雾法:喷雾法及喷粉法都是基于模拟田间实际防治时的施药情况,尽量使昆虫体表获得的药剂剂量相同且均匀。现在主要的试验用喷雾仪器有Hoskings横筒喷雾器、Campbeil转盘式喷雾器、沉淀降雾装置、Potter喷雾塔。

②喷粉法:喷粉法与喷雾法目的大致相同。此方法的优点在于喷洒不仅均匀,同时不只局限于上表面,而可使被喷的对象各个表面均可喷到。

③浸液法:浸渍法使用的对象一般是水生昆虫(如蚊子幼虫、水蚤)、储粮害虫、介壳虫及蚜虫、供试昆虫的卵。对蚊子幼虫,可做长时间的浸液接触处理,即直接浸于一定浓度的药液中,一定时间后观察结果。其他的陆生昆虫时间较短,一般几秒钟到几分钟不等。

④点滴法:其原理是将一定剂量的药剂滴在昆虫体壁上,以观察药剂对穿透昆虫体壁的触杀毒力。此方法是杀虫毒力测试中最精确的方法,也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测试技术,大多数的目标昆虫及螨类都可以运用。

在滴加药液前一般要先将昆虫麻醉,以免因为昆虫的自身运动影响实验操作准确性。麻醉的一般方法有冷冻法、乙醚处理法、二氧化碳处理法。另外,还需要注意昆虫的握拿方法,尽量不对供试昆虫造成机械伤害,对体型较大的昆虫可以用手拿,对较小的昆虫可以将昆虫吸在吸管管口上加药,在管岁亮口上加上细纱布效果更好。

⑤注射法:该法的使用也相当广泛,且使用仪器与点滴法有所类似,也有施药量精确的特点。只不过注射法是将药剂注入供试昆虫的体内,而非点滴在体表。

⑥药膜法:该方法是一种接触处理方法。原理是通过喷雾、喷粉、点滴、涂抹、浸液等方法,将一定量的药剂均施于滤纸、玻璃板或蜡纸上,形带败成一个均匀的药膜,再将供试昆虫放在上面,爬行一定的时间,然后再转移到正常的环境下,一定的时间后观察记录昆虫死亡情况。

此法适用于一切爬行的昆虫,也可用于某些飞翔的昆虫(如蚊、蝇等成虫),可以制作一个方形的玻璃盒,盒的6个面的内部都经过药膜处理,使得无论昆虫停息在哪里,都一样接触到药剂。另外,药膜放置不同时间后,或经过风化或日晒等处理后,再放入供试昆虫,可以测定药剂的持效性。

(2)胃毒作用(stomachaction)。其原理是利用昆虫的贪食性,在昆虫取食正常食物的同时将药剂食入,检测药剂是否能通过昆虫的消化道对昆虫产生毒力。一般方法有饲喂法、饲饮法、口腔注射法。

①饲喂法:饲喂的方法又分为无限制给食法及定量给食法。根据饲喂的方式又分为叶片夹毒法及单叶饲喂法。其中叶片夹毒法(sandwichmethod)最为常用。叶片夹毒法是在两叶片中间均匀的加入一定量的药剂,饲喂昆虫,药剂随叶片一起被昆虫食入,根据被吞食的叶片面积计算吞食的药量。为使加在叶片上的药剂量均匀,通常在一张叶片的一面通过喷粉、喷雾、涂布或滴加药剂等方法予以施药。待药液干后,将另一张叶片的一面涂抹浆糊或明胶后相互黏连,投喂昆虫。其优点是避免了药剂与虫体的直接接触,排除了药剂对昆虫的触杀作用。

吞食药量的计算是以试虫吞食叶面积乘以单位面积叶片的剂量,从而求得每头试虫单位体积中所取食的剂量(μg/g)。叶面积的计算有几种方法:1)方格纸法:将试虫吞食剩余的叶片放在方格纸上,计算所食方格纸的数量,算出方格的面积,2)叶面积测定仪法:采用叶面积测定仪直接测定吞食的叶面积;3)电脑扫描法:用数码相机摄下每个处理中试虫吞食后剩余的叶片,通过电脑计算出叶面积。

致死中量的求法是按每头虫吞食剂量的大小顺序排列,并标明该剂量下试虫的死活情况,从而将虫划分成生存组、生死组和死亡组。

1~8号为生存组,9~40号为生死组,41~47号为死亡组。生死组中既有生存的又有死亡的,分别计算生死组中生存个体和死亡个体平均吞食的药量,记为A和B。即A=(生死组活虫剂量总和)/生死组活虫总数,B=(生死组死虫剂量总和)/生死组死虫总数,LD50=(A+B)/2。

杀虫剂对某种昆虫的食药量反应示范

A=(0.21+0.23+0.28+……+0.64)/16=6.00/16=0.375

B=(0.20+0.22+0.25+……)+0.65/17=5.89/17=0.368

LD50=(A+B)/2=(0.375+0.368)/2=0.372(μg/g)

该法的缺点是无限制饲喂法无法控制单一供试昆虫的取食量,定量给食法也不能排除昆虫吞食后呕吐行为等未知因素的影响,且计算昆虫食用叶片面积的方法不是十分精确,从而影响所食药剂的剂量。另外,也比较费事、费时,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咀嚼式口器的昆虫。

饲喂法中,除了饲喂叶片外,还有饲喂毒饵等方法。

②饲饮法:此法适用蝇类、蝽类等有吸食习性的昆虫。也分为自由饲饮法和强制饲饮法。自由饲饮法是一种无限制的饲饮方法,让昆虫自己取食配好的混有药剂的糖液,通过测定吸食前后昆虫的重量或药液的体积计算昆虫吸食药剂的量。而强制性饲饮法就是将昆虫固定后,将装有药液的移液管口放在昆虫的口边,昆虫吸食到一定的体积后就移开移液管,这样可以保证每头虫体吸取药剂的量相同。另外,还有一种口腔注射法,该方法是将含糖的药液直接用注射器注入昆虫口腔内,强迫其吞食。一般要求针尖光滑,以免刺破口腔内的组织,并且要求操作技术熟练。

(3)熏蒸作用(fumigationaction)。熏蒸剂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或固体,但最终都要以气态的形式通过昆虫的呼吸系统起到毒杀作用。气体易扩散的性质决定了熏蒸剂必须在密闭的环境下使用的特点。因此,药剂的熏蒸作用的检测也必须在密闭的条件下进行,并且要求不能以固态或液态的状态与昆虫直接接触。所有的熏蒸作用测定的方法都是基于该点来设计的。

目前熏蒸剂的仪器装置主要有静止气体的测定方法装置、有气流出入控制的熏蒸器。一般一些简单的熏蒸器都属于前一种,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密闭的容器内充入饱和的气体,通过控制放入供试昆虫的时间来控制对充入气体的吸收量或调节容器内气体的浓度,达到控制剂量的目的。

另外,对土壤熏蒸剂在设计实验方法时还应考虑到土壤的物理及化学性质上的调节等问题。

(4)内吸作用(systemicaction)。内吸作用的基本原理是将药剂通过处理植物的某一特定部位(根、茎、叶或种子)后,药剂能被植物吸收,并通过传导,到达其他部位,让昆虫取食未直接用药的部位后观察昆虫是否中毒死亡,以判定药剂是否具此特性。

据此原理处理方法通常被称作直接测定法。不同的施药部位,处理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如果是从根部吸收的处理方法,可将植物主根顶端切除,留存部分插入盛药液的小指形管内,保存侧根浸入营养液中,或将营养液中加入药液配成所需的浓度,主侧根全浸在其中;如果从叶部施药,可用滴灌或毛笔蘸药涂抹甚至局部喷雾的方法将药剂施于叶片的正面或正反两面;如果是从茎部施药,木本植物可在茎部包扎一圈具有一定浓度药剂的脱脂棉,外部再以塑料布缠绕后包扎,如果植物较幼嫩可用涂抹的方法将药液涂在茎上,老树则需要将老树皮刮去一层后施药;如果试验种子的内吸作用,一般可将种子用浸液的方法处理,药液一般相当于种子重量的两倍,或以浸泡时完全淹没种子为度。

另一种被称为间接测定法,用药液处理植物的局部,一定时间后取未处理的部位加以研磨,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汁液,再放入一定数量的孑孓或水蚤观察其死亡情况,利用此浸液法间接测定该药剂是否有内吸作用。

(5)拒食作用。拒食作用的设计方法通常跟胃毒作用的方法相同。但是观察的结果通常不是供试昆虫的死亡率,而往往是昆虫的取食量或是昆虫对食物的所食部位和昆虫体重的变化等做的分析,作为药剂对供试昆虫是否有拒食活性的依据。

一般对食叶咀嚼式口器昆虫的拒食活性的测定方法为叶碟法。即将药剂均匀施加在叶片上,制成大小相同的叶碟,放在保湿的培养皿中,后放入供试昆虫。其中在同一培养皿中交错放入处理叶碟与对照叶碟的方法叫做选择性拒食活性测定法。仅放入对照或处理叶碟的方法叫非选择拒食活性测定法。如,黑色圆圈表示加药的叶片,白色圆圈表示未加药的叶片。A表示选择拒食活性的测定,B、C表示非选择拒食活性的测定。让供试昆虫取食一定时间后,将残存的叶片取出,算出昆虫取食叶片的面积。通过公式计算出拒食率:

叶碟法

(6)引诱作用。引诱剂基本上可分为性引诱剂、食物引诱剂和产卵引诱剂。

粗略的测定方法可以通过设置诱惑陷阱。如在纱笼中放入一个有黏胶的架子,黏胶中央黏上滴有药剂的棉花,引诱目的昆虫。对体型较大的昆虫,可以将黏胶换成毒气瓶,通过计算诱集昆虫的数量,判断药剂的有效率。

这些方法多数是在田间操作的,易受气候因素及田间昆虫数量多少的影响。在实验室测定的方法中很多要用到嗅觉计。基本原理是让昆虫在两个可选择的道路的分叉处,这两个道路一个支路放有待测药剂,另一个则没有。观察昆虫进入哪一个支路。如果药剂没有作用,则昆虫进入两条支路的几率是相等的,而一旦引诱剂有作用,作用越强,昆虫被引诱的数量越多。

(7)驱避作用。其原理与引诱剂的原理类似,在试验设计时也可以用到嗅觉计,方法大致相似。

(8)生长发育与生育干扰作用。有此性质的化合物通常不直接杀死昆虫,而是通过干扰昆虫脑激素、保幼激素、蜕皮激素和几丁质的合成导致昆虫生长、变态、滞育等生理现象发生改变,间接导致为害降低的目的。试验方法可以通过以上介绍的胃毒、接触、熏蒸、内吸等处理方法,观察昆虫蜕皮、化蛹、羽化的变化及其形态的变化、产卵量及卵的孵化率等指标来观察药剂作用的效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