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怎么调压力?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7-29 18:51   点击:81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怎么调压力?

背负式电动喷雾器调压力得用控制开关调压力。

二、手动喷雾机有两种类型,前者的药液箱

不承受压力。

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手动喷雾机有液泵式、气泵式两种类型,前者的药液箱不承受压力,后得的药液箱承受压力。

手动喷雾器是由贮液桶经滤网、联接头、抽吸器、连接管、喷管、喷头依次联接连通构成的设备。

三、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没有压力怎么办可以一直手压,但出水无力无喷雾,只有小水滴?

没有压力,出水不利,检查一下那个地方堵住了,清洗一下就好了。

四、背负式电动喷雾机是如何工作的?

背负式电动喷雾机是以蓄电池为能源,驱动微型直流电机带动液泵进行工作的一种背负式喷雾机。它是在背负式手动喷雾机基础上改进的一种产品,结构简单、操作容易、适用性广,提高了喷雾机的工作效率,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背负式电动喷雾机主要由电机泵、蓄电池、充电器、药液箱、胶管、喷杆、开关、喷头等组成,如图8-10所示。

图8-10 背负式电动喷雾机的组成

(1)电机泵

背负式电动喷雾机的核心部件是电机泵。按采用的水泵来分不外乎三大类:活塞泵型、隔膜泵型、叶轮泵型。

①活塞泵。活塞泵由储能器、压力管、柱塞筒体、连杆和电机组成。活塞泵的工作原理是由电机带动一套传动装置推动活塞作往复运动,将药液抽入压力壶内,再通过喷射部件将水压出,该机构工作压力较稳定,但结构较为复杂,噪声较大。

②隔膜泵。隔膜泵(图8-11)是目前背负式电动喷雾机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泵,常用

图8-11 隔膜泵的结构

的隔膜泵有两种,一种工作压力低一些,一般为0.2~0.4MPa,质量、体积也小一些;另一种工作压力大一些,有的能达到1.0MPa,质量、体积也大一些,但这两种泵的工作原理相同,只是外形有些差异。

隔膜泵的工作原理是由电机驱动一个与之相连的带隔膜的泵头,电机运转时泵头隔膜一侧吸水,使另一侧产生高压,水从高压侧直接喷出去,泵头来回往复运动,形成连续的出水状态。

③叶轮泵。叶轮泵的工作压力较低,喷洒流量稳定,但噪声较大,对电机的设计要求较高。叶轮泵不易发生阻塞,可用于喷撒非水溶性粉剂,但叶轮易受腐蚀磨损引起渗漏。

(2)蓄电池

蓄电池一般由极板、隔膜、电解液、安全阀等组成,如图8-12所示。目前,我国背负式电动喷雾机上采用的蓄电池一般为12V、8~12A・h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俗称“免维护铅酸蓄电池”。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主要优点是在充电时正极板上产生的氧气,通过化合反应在负极板上还原成水,使用时在规定寿命期内不必加水维护,所以被称为“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可见,免维护的含义只是与普通蓄电池相比,运行中免去了添加纯水或蒸馏水,调整电解液液面的工作,并非免去一切维护工作。

图8-12 蓄电池的结构

(3)充电器

充电器有两种:负脉冲充电器和三段式充电器。

①负脉冲充电器。一般来说,负脉冲充电器电路由放电开关、负脉冲加载控制、脉冲振荡器3部分组成,充电循环过程为:大电流脉冲充电→切断充电通路→对电池短暂放电→停止放电→接通充电通路→大电流脉冲充电。

在充电过程中,不切断充电通路,用小电阻将电池短路瞬间,进行放电。短路时由于不切断充电通路,在充电通路中串联了电感。一般在1s内短路3~5ms(1s=1000ms),由于电感里的电流不能跳变,短路时间短促,可以保护充电器的电源转换部分。

②三段式充电器。三段式是指充电过程依次为充电限流阶段(恒流阶段)、高恒压阶段、低恒压阶段(涓流阶段)3个阶段。阶段转换时,面板指示灯相应变换,大多数充电器第一、第二阶段是红灯,第三阶段变绿灯。

工作原理:电动机带动水泵转动,使泵内产生高压,经喷洒部件喷射出雾状药液。

五、喷雾机是什么?

(sprayer)

(李泽远)

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械类型的一种。利用它将药液雾化喷洒到林木上,以防治病虫害。

发展概况

最早的喷雾机是手动唧筒,吸入唧筒的液体被活塞压出,以一定速度与静止的空气撞击形成雾滴后,落附在受害植株上。唧筒吸入的液量少,并且不能连续喷射。稍后发展为喷壶式喷雾器,利用高速气流产生的负压,将壶内的药液由吸液管吸至喷咀处,初步与高速气流相混后喷出,再与静止空气相撞形成较细小的雾滴。本世纪30~40年代,手动喷雾器、机动喷雾机相继使用,药液雾化性能、喷射距离都得到改善且能连续喷射,并增加了药液吸入、搅拌等装置和各种专用喷头。为提高药液附着性能和节省用药用水,50年代研制了风送喷雾机。随着飞机防治和高效低毒油剂药物的发展,进而研制了雾滴极细的超低容量喷雾机。为使大部以至全部药物都能吸附在被害植株上,70年代研制了静电喷雾机。中国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研制手动喷雾机和机动喷雾机。60年代开始研制林业用背负式喷粉喷雾机。70年代以来,研制了超低容量喷雾机和林业专用喷头;静电喷雾也开始用于林业;飞机喷药防治森林病虫害的面积逐渐扩大,应用也日益普遍。

主要类型

林用喷雾机有手动喷雾器、机动喷雾机、喷雾喷粉机、超低容量喷雾机和静电喷雾机等。

①手动喷雾器

有液泵式和气泵式两种。液泵式喷雾器由液泵、气室、喷射部件、药液箱和操纵手柄组成。液泵的功能是吸液和压液,有活塞式和柱塞式两种类型。气室为与液泵相连的容器,起稳压作用。来自液泵的增压药液,将室内空气压缩,液泵回程中,药液压力降低,气室中被压缩空气将药液继续压向喷射部件,以保证均匀而连续喷雾。喷射部件由喷头、喷管和连接软管等组成。喷头是喷雾机的主要工作部件。旋涡式喷头应用最广,按结构可分离心式、涡流芯式和涡流片式等类型。其雾化原理基本相同,均能使高压药液流经喷头时产生高速旋转运动,再由喷孔射出形成中空锥形薄膜。距喷孔愈远,液膜愈薄,与空气撞击后进而粉碎和雾化成150~300微米的细雾。雾锥角大小、雾滴粗细和射程远近,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这类喷雾器通常将液泵配置在药液箱内,操作者背负药箱操纵与液泵相连的手柄作业。气泵式喷雾机与液泵式不同点是气泵不直接对药液加压,而是将空气泵入密封的药液箱内液面以上的空间,使空气受压,利用空气对液面的压力使药液经喷射部件喷出。药箱的上部空间兼有气室的作用,从而简化了结构。手动式喷雾器以其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而被广泛用于防治苗木和农作物的病虫害。

②机动喷雾机

分为担架式、手扶自走式、拖拉机牵引式、悬挂式等类型。因其与小型汽油机或拖拉机等动力机配套,所以称为机动喷雾机。虽然类型不同,结构各异,但都具有提高药液压力的泵和喷射药液的喷洒部件。机动喷雾机配用的泵多为往复泵,如活塞泵、柱塞泵、隔膜泵等,也有配用离心泵和转子泵的。压液系统的工作压力超过19600牛顿/平方厘米时,装有压力指示计;超过49000牛顿/平方厘米时,装有安全阀或调压阀。喷洒部件包括喷杆和喷头。拖拉机牵引式或悬挂式喷雾机的喷杆有横喷杆、吊挂喷杆和摆动喷杆等类型,要求能调节其高低位置,能伸缩、折叠,以便适应各种不同的防治对象、地形条件和转移作业点时便于行走。喷头在喷杆上的配置应与树高及株行距相适应,以提高防治效果和避免浪费药液。担架式喷雾机(图1)多配用远程式喷头,射程较远。因其只有吸液管和混药器而无药液箱,所以使用时应备贮药液的盛器或将吸液管直接插至水源。适用于山地、丘陵防治林木、果树病虫害。

图1 担架式机动喷雾机

③喷雾喷粉机

由机架、小型汽油机、风机、药箱、油箱、喷射部件和操纵系统等组成。机型多为背负式(图2)。汽油机一般为1.6~3马力,风冷式。风机是主要工作部件,常为小型离心式。利用它产生的高速气流将药剂经喷射部件喷出,同时将一部分气流引入密闭的药箱内液面以上的空间,使液面受压,药液流经喷管的喉管时,在高速气流的冲击下碎成细小雾滴随气流一起喷出。药箱若换装药粉,将风机产生的气流的一部分引至粉箱,使药粉松散并流向喷粉管喷出。背负式喷雾喷粉机适应性较广,可用于苗圃、果园、茶园、橡胶园和山地丘陵林区。这种机具已逐渐发展为风送喷雾喷粉、烟雾、超低容量喷雾、湿润喷粉、喷射火焰、撒粒等多用机。

图2 背负式喷雾喷粉机

④超低容量喷雾机

有手摇式、手持电动式、背负式和飞机超低量喷雾等类型。其主要工作部件是带有每分钟8000~10000转高速旋转的雾化盘或转笼的喷头。使油剂原药受到强烈的离心力作用和撞击,雾化为15~75微米的细小雾滴,再借自然风力飘移、穿透、沉降到防治区各处。超低量喷雾能使少量原药雾化成大量细匀雾滴,所以用药少,残效长,工效高和费用低。但受风力、风向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使用不当会产生药害、公害。

⑤静电喷雾机

利用异性电荷互相吸引的原理使雾粒附着在植株表面。当喷雾机的喷头具有直流高压,使喷头与雾滴带极性相同电荷时,按静电感应法则,距喷头不远的植株表面将引发出极性相反的电荷,两者之间形成静电场,带电雾滴受带同性电荷喷头的排斥而为植株表面的异性电荷所吸引附在植株上。为使雾滴带电常用高压静电环法,当雾滴通过与喷头同轴心的高压铜环时而带电。静电喷雾机用药量少,雾滴的吸附力强,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小。在结构上,除需一般喷雾机的输液系统外,尚需一套产生直流高压电的装置。

前景展望

为满足防治高大林木病虫害的要求,喷雾机的射程需要更远,将促使泵、风机等增压装置和喷射部件的研究更加深入。为适应山地丘陵的地形条件,背负式、担架式等小型喷雾机,将向重量轻、体积小、使用方便可靠和节能、减振、降噪和一机多用的方向发展。飞机喷药防治森林病虫害将更加普及。药物的污染将随着新药剂和新机具的研制而得到有效的控制。

现在市面上的喷雾机都是远程喷雾机,用来除霾降尘的机械设备。原理就是利用高压水雾化,雾化后的水雾在空气中和粉尘接触、融合,由于水雾自身重力的原因而下沉,达到除霾降尘的效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