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殖泥鳅的饵料系数是多少?
1、饲料的配方 饲料中蛋白含量高,饵料系数低;反之,则高。例如:蛋白在40,饵料系数小于2.5;(即增重1斤,需2.5斤饵料) 蛋白在25,饵料系数大于3.5
二、饵料系数?
饲料系数又称饵料系数、增肉系数,在畜禽经常用饲料系数一词,水产经常用饵料系数一词,其实是同义词。
中文名
饲料系数
别称
饵料系数、增肉系数
释义
增加一单位重量所消耗饲料量
计算公式
饲料消耗量 / 增重量 ×100%
快速
导航
计算方法
术语定义
养殖业术语
饲料系数又称饵料系数、增肉系数,在畜禽经常用饲料系数一词,水产经常用饵料系数一词,其实是同义词。是指养殖对象增加一单位重量所消耗饲料的重量。
计算方法
具体计算方法为:
饲料系数=饲料消耗量 / 增重量 ×100%
饲料系数越低,说明该饲料转化率提高,该饲料使用效果越好。
三、甲鱼养殖的常规饵料系数是多少?
一般是,饵料系数越高,养殖效果就越差。饲料投入大,产出少,成本加大,效益降低。甲鱼死亡率高有很大部分来源于日常饲喂管理不当导致,要避免死亡率高的话就要加强饲喂管理,科学的去饲喂管理,和一些病的防治,以下为一些饵料系数和日常饲喂管理疾病防治的一些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1)投喂方法不当是造成饵料系数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投喂不当包括投喂位置不当,如目前大多数地方都在水下投喂,这容易造成很大的浪费。如我们在水族箱中试验发现,饲料在水中投喂因种种原因损失率达到13%?18%。还有是投喂的方法不当,如有的养殖场因职工不负责任地把饲料乱撒在饲料台外边,或成堆倒在一个地方,这些做法都会造成了饲料浪费。
四、鳜鱼饵料系数?
4.1-4.5。
与翘嘴鳜养殖方式基本相似。每亩放苗约5000尾,一次放足。以饲喂饵料鱼养殖时,鳜鱼饵料系数4.1-4.5。平时注意增氧、保持水质良好、做好病害预防、加强管理,投喂规格大小适口饵料鱼,并保持饵料鱼充足。
五、螃蟹的饵料系数?
河蟹的饵料系数一般在5以上,究竟投饵多少,应视季节、水温、蟹的不同生长阶段来定。总的分配原则是:上半年投饵占总量的30%-35%;7-11月份占总量的65%-70%。蟹种至成蟹的日投喂量为在池蟹总重的8%-10%。成蟹喂养按蟹体重5%左右投喂,动物下脚料按占颗粒饲料的10%左右投喂。
另外还要视天气、水温、水质等状况,以及河蟹吃食情况,灵活掌握,及时合理的进行调整。
六、水产养殖怎么样,水产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水产养殖年年有人赚钱有人亏钱。
但饲料的销量一直稳定增长,所以
等等,别理解错了,不是叫你去做饲料。而是做饲料业务员,因为....
我见过水产养殖饲料业务员最快赚钱的方法是搞定饲料经销商的女儿。
七、怎么入手水产养殖?
一、养殖场地选择
四大家鱼的成鱼养殖通常选择5~10亩左右长方形或多边形鱼塘。养殖青鱼、草鱼最适水深1.5~2m,鲢鱼、鳙鱼1.4~1.6m。鱼塘最佳走向为东西向,通风向阳,进水口与出水口呈对角分布,底部略高于出水口,坡比为1∶100,便于自然增氧。鲢、鳙鱼池池底需有20cm深淤泥,青、草鱼池池底则可以不含淤泥。
二、四大家鱼种苗的识别
刚孵出的仔鱼,一般叫水花,按季节分为“春花”和“夏花”两种,通常春花成活率高于夏花。“四大家鱼”水花识别可归纳为“青驼背”“鲢灰身”“草桔红”“鳙暗黑”。具体识别方法是:青鱼头较尖,身体和鳍为灰黑色,鳞片不明显;鲢鱼体色银白,头比鳊鱼小,胸鳍尖端仅达腹鳍基部;草鱼体色淡黄,吻端钝圆,鳞片清楚;鳙鱼体色黑而稍带黄色,头大,胸鳍尖端越过腹鳍基部。四大家鱼水花长至一寸时称为寸片,可以用作鱼种。
三、种苗的选择和放养
1.鱼种选择
成鱼养殖中,通常应选择色泽鲜艳、肌肉丰满、个体重无病伤、规格整齐、游动活泼的鱼种,反之如果体色暗黑、鱼种瘦弱、游动缓慢则不应作为养殖鱼种。
2.鱼种放养前准备及具体做法
(1)放养前准备 放养鱼种的鱼塘分为精养塘和粗养塘两类。没有养过成鱼的粗养塘,要全面清塘和消毒后才能投放鱼种。养鱼一年以上的精养塘要全面清淤,为鱼种提供适宜生活环境。
(2)具体做法 如果主养鲢、鳙鱼,清塘消毒1~2d后即施放底肥,投放磷氮比例一般为5∶2,即每亩养殖池塘投放50kg过磷酸钙、20kg碳酸氢铵,25kg左右的草木灰来培肥水质,如果主养草鱼在清塘7d后方可投放鱼种。如池塘为精养塘,应彻底清淤后再施肥,且仅限于施少量磷肥和草木灰。冬季放养鱼种池水深度不低于1.8m,便于保温越冬;春放时,如有可靠水源,初次注水不应超过80cm深,以便水温迅速升高,促进鱼群摄食饵料。
四、种苗搭配及放养
1.鱼种放养及搭配
鱼种的放养需根据主养鱼种进行不同搭配,在无流水养殖条件下,投放密度不宜加大,以免影响商品鱼规格和品质而降低养殖效益。如果主养草鱼,一般需按16∶7搭配鲢鳙鱼苗(即每亩投放800尾草鱼苗搭配350尾鲢鳙鱼苗)以便收获时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鱼种的放养时间
四大家鱼的放养方式和具体放养时间主要由水温确定,在南方一般采取春放模式,即3月5日-3月15日投放鱼种,此时水温为6~10℃,四大家鱼活动能力较弱,容易捕捞,操作过程中可减少鱼体损伤。
五、成鱼养殖池塘管理
1.清塘、去杂。放养四大家鱼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清塘、除杂、培肥水体,同时搭配好主养鱼种和其他品种放养比例。
具体操作步骤为:抽水—去杂—清淤—播撒生石灰消毒—注水—施肥—投放鱼苗。即先抽干池水,清除野杂鱼及部分污泥,每亩泼洒150kg生石灰。7d后,可注入0.8m深池水,并施250~300kg/亩腐熟粪便作底肥,晾晒12d左右再投放鱼苗,促进鱼苗早开食或增加摄食。
2. 早施饵肥。主要目的是迅速满足
成鱼营养需求。当水温达到6~8℃时,鲢、鳙亲鱼池必须抓紧施肥,以便饵料生物迅速繁殖生长,培肥水质。同时可根据水色,适当追肥。养成“看水色、看天气、看鱼的活动情况”决定施肥数量的好习惯。
①看水色,关键在于掌握四字原则:即水体的“肥”“活”“嫩”“爽”,首先看水色是否为鲜嫩的淡黄绿色,透明度是否高于25cm,水体颜色是否会在1天中出现多次变化,如出现一日三变或多变就表示水体为鱼种生存的最适养殖水体,就不应再投放饵肥;②看天气,指看是否可能出现闷热或暴雨天气,是否会发生气温突变,避免水温骤变引发鱼群感冒;③看鱼群活动,指观看鱼群是否出现浮头或萎靡不振,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六、饵料投放
1. 投饵量及投饵计划
(1)投饵量一般可通过公式计算。即全年投饵量=池塘的鱼产量×饲料百分比×饲料饵料系数×鱼塘面积,计算公式:
Q=PrKA式中:
Q-某种饲料全年的用量(kg);
P-池塘的鱼产量(kg/亩);
r-该种饲
料的搭配比例(%);
K-该种饲料的饲料系数;A-鱼池总面积(亩)。
(2)投饵量确定。一年中各月的投饵计划,主要是根据水温、鱼类生长情况和饲料供应情况来制定。鱼类摄食量通常与水温变动成正相关,与饵料系数及鱼类的体重成反相关,即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摄食量越大,鱼类生长明显,反之超过或低于适温,则必须减少饵料投放。主要需遵循“早开食”“晚停食”“抓中间”“带两头”的投喂规律,即精青饲料放在鱼类摄食旺盛、生长最快的季节投喂。南部属于亚热带气候,鱼类的适温季节为5月下旬-9月下旬,5月份以前及10月份以后投喂饵料的比例应相应减少,1-3月份则不应投喂饲料。每日投饵量,应根据季节、天气、水色和鱼类摄食情况而定,具体做法:①颗粒饲料投喂量以鱼群20min内吃完为佳;糊状饲料投喂量以鱼群1h内吃完为最佳;青饲料则应当天吃完,以免污染水质;如果投放青鱼饲料(如螺蛳、蚌、蚬、蛤等)则没有数量和时间限制,以下次投饵前吃完即可。②根据天气确定投饲量:如果水温为适温,天气晴朗且水中溶氧量高,应适当多投;反之则应少投或不投,以免污染水质。③根据水质好坏确定投饲量:如果水体气味清新,清爽,透明度高,且鱼类活动积极应适量多投;反之则应少投或不投。如水质已被污染,应立即捞出腐败物,开动增氧机,补充新鲜水,以便水质变好。
八、水产养殖学咋样?
来自一位水产养殖专业的学长的建议
很好,我只能这么说了,水产养殖学在校学习专业内容一般都是水产动物疾病学,水产动物学,以及微生物学等比较重要的学科
当然还有水族造景学也是比较火热的,
就业工作的话,
一般打算毕业找工作的话,都是在公司里面,男生的话,业务员的会多一点,当然,都是用学习到的知识来跑业务。然后往上升。
考研的话当然会有更多的就业空间。这里,我没考研就不多评论了。
还有有一些水族造景感兴趣的也有去别人工作室或者自己开工作室的都有。
就目前来说,这个专业就业空间还是蛮好的。相比较其他专业(除了热门的火热专业)还是有很好的空间的。
九、养殖死亡率高如何影响甲鱼饵料系数?
一般是,饵料系数越高,养殖效果就越差。饲料投入大,产出少,成本加大,效益降低。甲鱼死亡率高有很大部分来源于日常饲喂管理不当导致,要避免死亡率高的话就要加强饲喂管理,科学的去饲喂管理,和一些病的防治,以下为一些饵料系数和日常饲喂管理疾病防治的一些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1)投喂方法不当是造成饵料系数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投喂不当包括投喂位置不当,如目前大多数地方都在水下投喂,这容易造成很大的浪费。如我们在水族箱中试验发现,饲料在水中投喂因种种原因损失率达到13%?18%。还有是投喂的方法不当,如有的养殖场因职工不负责任地把饲料乱撒在饲料台外边,或成堆倒在一个地方,这些做法都会造成了饲料浪费。
(2)饲料质量差饲料质量差或适口性不好,造成饲料在甲鱼体内转换率不高,或甲鱼生长不良,甚至造成疾病等。
(3)投饵量制订不合理由于投饵量制订不合理,造成要么吃不饱吃不好,影响生长;要么过剩造成浪费.等等。
(4)养殖死亡率高因养殖技术和管理差,造成甲鱼发病死亡,是提高饵料系数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养殖到快可上市的大规格成体,因已经投人了很多饲料把它养大,所以一旦发病死亡,就会严重影响养殖产量,所以料肉比会大大提高。
甲鱼的日常管理主要是投喂高蛋白的饲料,饲料蛋白质的含量应在40%~60%。目前有甲鱼专用颗粒饲料,每日早、晚各投一次,每次投饵量为甲鱼体重的2%~5%。在甲鱼池内也可种植一些水生植物,一方面可遮荫,另一方面也可供甲鱼摄食。40~50天要将生长大小不一的甲鱼分开饲养,以避免互相残食。为了降低养甲鱼成本,各地可因地制宜地寻找解决饲料的途径:
(1)城镇附近养甲鱼,可利用屠宰场的动物内脏、罐头食品加工厂的下脚料等。
(2)渔区可利用水产加工厂的废鱼虾和内脏、死鱼虾等。
(3)靠近江河湖泊,可利用螺、蚌、蚬、蛤压碎投喂均可。
(4)用城市垃圾、瓜皮等废弃物可自己培养蚯蚓喂甲鱼。
根据各地养甲鱼的经验,一般用废鱼虾、内脏等养甲鱼的,6公斤饲料生产1公斤鳖;鳗鱼饲料2公斤生产1公斤甲鱼。如饲养管理良好,一般饲养5个月(6~11月),可使甲鱼种的重量翻一番,如放养200克/只的甲鱼种,5个月可长至400克;100克/只的可长至200克。
投喂新鲜的鱼虾、螺蚌、蚯蚓、加工肉类的副产品、蔬菜等,可混合切碎投喂在食台上,投饵量为甲鱼总体重的5%~10%,上下午各投一次,并要坚持每日巡塘,及早防治鱼病。
疾病防治
由于池塘环境、水质、饲料及放养甲鱼种本身的状况,在养殖甲鱼的各个阶段均会产生鳖病。随着中国“养甲鱼热”的兴起,甲鱼的病害有增加及蔓延的趋势。当前发现的甲鱼病主要有下列几种。
出血病
由气单胞杆菌引起。症状为全身炎症显著,腹部充血发红,口、鼻、肠管出血。病甲鱼呆滞,摄食减少。
防治方法:使用抗菌类药物,磺胺0.2克/公斤体重,混入饲料中喂,饲料要少喂些,使病甲鱼吃光,以达到治疗效果。或用土霉素7.5克/100公斤体重混入饲料中投喂。也可使用其他抗菌类药物。
毛霉病(白斑病)
由霉菌寄生全身引起。症状为甲鱼甲、四肢、裙边、颈部均寄生霉菌,出现白斑,使表皮坏死,产生溃烂。该病主要危害3月龄以内的稚甲鱼,死亡率很高。成甲鱼患此病后死亡较少,但影响正常生长。进行病甲鱼检查时,把整个甲鱼浸入清水中,甲鱼甲上如有白斑,即为此病。
防治方法:主要从预防做起,池塘中要施肥,保持一定肥度,抑制霉菌发生,在各项操作时要细心,避免甲鱼体受伤。池中要建造晒台,使甲鱼经常晒背,可有效地防止霉菌的寄生。发现病甲鱼后,用磺胺软膏涂
可能是全球惟一的雌斑甲鱼擦患处,或用10毫克/升漂白粉溶液浸洗3~5小时。同时,全池泼洒1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2次(每天或隔天一次)。
水霉病
由真菌引起,一年四季皆可发生。
防治方法:
(1)病甲鱼池用100毫克/升福尔马林或2毫克/升的孔雀石绿溶液消毒。
(2)病甲鱼用100毫克/升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5分钟。
(3)在饲料中拌喂抗菌素及磺胺类药物。
红脖子病
由病毒引起。颈部发红、充血、肿大,死亡率很高。
治疗方法:
(1)肌肉注射金霉素、氯霉素等药物,用量为15万单位/公斤体重,注射部位在甲鱼的后腿基部与腹板之间,约1.5厘米深。
(2)土法免疫疫苗(同草鱼),用病甲鱼的肝、脾制成疫苗,注射剂量为100毫升/公斤体重。
腹甲红肿病(红底板病)
由甲鱼与池底或甲鱼之间摩擦及水质恶化引起。
防治方法:
(1)防止高密度的暂养和堆压装运。
(2)用1毫克/升孔雀石绿溶液浸洗或搽涂。
(3)注射15万单位/公斤体重的抗生素。
穿孔病
裙边和腹甲处出现疮疤,充血、穿孔。
防治方法:
(1)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片。
(2)用漂白粉药浴。
甲鱼腺炎病
甲鱼全身浮肿,口鼻出血,肠内充满凝固血块。
防治方法:
(1)发现病甲鱼后将其捞出隔离饲养,以防蔓延。
(2)池水用200mg/L漂白粉溶液彻底消毒。
甲鱼寄生虫病
甲鱼体上可寄生蛭、螨、原生动物、吸虫、棘头虫等多种虫害,引起皮肤、内脏出血及肠穿孔等。
防治方法:体表寄生虫可用8毫克/升硫酸铜溶液,或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洗30分钟即可。
饲料性疾病
由于甲鱼食用不洁饲料引起。甲鱼全身浮肿或极度消瘦,裙边发硬、无光泽。
防治方法:不用变质饲料,添加维生素E。最好是使用鳗鱼饲料。
水质恶化引起的病
由于水质恶化,引起甲鱼四肢、腹部明显出血、溃疡、红肿、裙边消失。
淡色刺甲鱼
防治方法:将池水全部更换,10天左右会变好。冬眠期的死亡与细菌性疾病相同。
防治方法:冬季放甲鱼时对池子用100mg/L漂白粉溶液消毒,放干水,日晒,改良池底泥沙。
腐皮病
症状与病原
腐皮病的发生是由于甲鱼的相互搏斗撕咬受伤后细菌感染所致。外部症状主要表现为甲鱼的四肢、颈部、尾部及甲壳边缘部的皮肤糜烂, 皮肤组织变白或变黄, 不久坏死, 产生溃疡甚至骨骼外露, 爪脱落。此病常年发生,于春季流行, 有时与疖疮病并发, 危害严重。在高密度囤养池, 并发症死亡率可高达20%。腐皮病的病原菌以产
气单胞菌为主。
防治方法
预防
①经常保持池水清洁, 合理安排放养密度, 按规格大小分级饲养, 以防甲鱼相互撕咬, 这是防止该病发生的主要措施之一。
②每周用含氯消毒剂全池泼洒, 保持水中有效氯浓度为017mg/kg。
③对于已出现症状的甲鱼, 应按其大小分别暂养于隔离池中进行治疗;先用含氯消毒剂或高锰酸钾全池泼洒, 第2 d 用土霉素20~40 mg/L 浸浴48 h。
④放养前用3%食盐加100mg/L 呋喃唑酮浸浴3~5 min, 既起到预防作用, 又可进行早期治疗。
治疗
在饲料中按011%~013%的比例添加磺胺类或喹诺酮类药物, 口服5 d, 对于并发疥疮病的用土霉素或四环素40mg/L 药浴48h有显著疗效。
十、农村水产养殖很流行,有什么水产生态养殖模式比较适用?
看水域和塘口所处的位置以及有这个想法的老板是想精养 还是 水库养殖,水库养殖当然是四大家鱼,特别是花白鲢养殖最好,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网箱套养其他鱼种,精养的话,主要还是以性价比高的鲈鱼,黄颡鱼,鳜鱼这类鱼种好一些,性价比高!当然精养塘对技术要求比较高,可以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来决定!具体也可以私信我交流。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