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种植土豆需要哪些农具?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8-01 16:08   点击:206  编辑:admin   手机版

种植土豆需要哪些农具?

种植土豆需要农具包括锄头,篱笆,粪桶。 种植土豆需要注意: 1、种薯选择及处理 由于我市广大马铃薯种植户习惯于自留种薯,并很少进行种薯处理。 2、整地施肥 针对近几年马铃薯生产中畸形薯比例增加,商品率下降,产量不稳的问题。

3、种植管理方面 ,根据条件尽量采取大垄种植,确保马铃薯有足够适宜空间。

种薯处理

⒈困种催芽:选用适宜品种的合格脱毒种薯。于播前15~20天出窖,置于温度13~15℃散射光下,平铺2~3层,每隔2~3天翻动一次,使种薯均匀见光,催壮芽。当芽长至0.5~1cm(机械播种0.5cm,人工点播1cm)左右时,即可切块。催芽时避免阳光直射、雨淋和霜冻等,及时淘汰病烂薯。

⒉种薯切块:切刀用70%酒精、3%来苏水或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5~10分钟,多把切刀轮换使用。播前3~5天切块。可利用顶芽优势竖切,如种薯过大或长椭圆型,切块时应从脐部开始向顶部斜切,最后将顶部竖切,要求每个切块确保1~2个健壮芽眼,单个薯块重35~50g为宜。

⒊拌种:按照种薯、甲基托布津、滑石粉100:0.1:1比例拌种,放置通风处1~2天,待创伤愈合。

⒈播期:当10cm土层温度连续3天稳定通过10℃时,即可播种。

⒉播量:每亩用种120~150公斤。

⒊密度:根据品种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密植。早熟品种适当密植;晚熟品种适当稀植。平地起垄或者破原垄后合垄,垄距80~90cm,单行栽培,株距15~20cm,覆土厚度10~15cm。亩保苗数4000~5000株。

施肥

⒈底肥:根据地力,结合春耕施用腐熟农家肥2000~4000公斤/亩。猪粪最好,其次牛粪。施用化肥30~50公斤,其中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的比例是3.4:1:3。忌用氯化钾。可根据各地土壤钙、镁元素情况,对严重缺乏地块,科学增施钙肥、镁肥。

⒉叶面肥:在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若有脱肥症状,可叶面喷施浓度0.5%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2~3次,间隔5~7天。可适当添加微量元素,切忌喷施膨大素等生长调节剂类化学品。

水分管理

⒈原则:播种后如遇天气干旱,应及时灌水,确保出苗;发棵期、盛花期水分要充足;结薯初期要适当控水,少浇水或不浇水;结薯期,即当块茎长至2~3cm时,要适天气和土壤墒情及时灌溉;结薯后期和收获前,要控制水分,避免浇水,防止病害发生和烂薯。

⒉方式:喷灌、滴灌。

⒊时间:幼苗期、现蕾期、开花期、结薯期,如遇持续高温干旱则可进行次数不等的灌水。控制土壤水分含量在60%~80%。注意排涝。

中耕管理

⒈原则:田间管理的原则是“先蹲后促”,即:显蕾前,尽量不浇水,以防地上部疯长,显蕾以后,浇水施肥,促进地下部分生长。以保持土壤湿润,地皮见干、见湿为宜,收获前10天不浇水,以防田间烂薯,如果发现植株有疯长趋势,可在显蕾期(4月下旬5月初)每亩喷50~100g15%的多效唑进行控制。苗前耢一遍,有提高地温兼灭草作用;幼芽顶土时进行一次深耕、浅培土;苗出齐后及时铲岣叩匚拢环⒖闷诮械谌椴吲嗤粒诳榫ヅ虼蠛投嗖憬崾怼B砹迨硎侵懈魑铮崾聿阒饕植荚10~15cm的土层中,因此需要疏松的土壤环境。中耕除草应掌握“头道深,二道浅,三道刮刮脸”的原则。

⒉作用:防止薯块变绿,防除杂草,提高品质,降低土温。

⒊时间:第一次培土,苗全后10~15天。第二次培土,苗全后20~25天。第三次培土,培土厚度一般不低于12cm,覆土太薄地温变化大时,匍匐茎窜出地面。

收获

达到生理成熟时收获,早熟品种8月中下旬,中晚熟品种9月上中旬收获。收获前一周左右,将马铃薯田机械割秧或化学灭秧,并将茎叶清理出地块。起收时挖掘深度要合理,防止丢薯和破皮伤薯。装运时应轻拿轻放,运输和贮藏时防止日晒、雨淋和冻害。

种土豆,如果用手工种土豆的话,所需要的工具有:搞头,用来开沟和复土壤,铁锹,铁锹用来施肥,滚子,滚子用来压土壤。

土豆生长期多少天?

土豆的品种不一样,生长周期时间也不同。

通常,早熟的生长周期是6天左右,中熟的是8天左右,而晚熟的时间会长一些,则是1天左右。

从刚开始播种,到长出小苗一般需要等2-3天左右。

因为品种不同,土豆生产期为60~100天。

土豆学名马铃薯,土豆的生长期通常称为生育期。按照生育期长短主要分为早熟品种、中熟品种和晚熟品种。

早熟品种从出苗到收获约60天左右;中熟品种品种从出苗到收获约80天左右;晚熟品种从出苗到收获约100天左右。

马铃薯的生长发育也是呈周期性的,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成熟的块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才能作为种薯播种,即休眠阶段;播种后,依靠自身的营养生根发芽长出幼苗,即自养阶段;

出苗后,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利用根系吸收水分和无机元素,形成生长体系,直到开花达到植株的最大繁茂,即异养阶段;开花后,地上部停止生长,块茎迅速膨大,积累养分到成熟,即块茎形成阶段。

扩展资料

新收获的马铃薯块茎,在适宜的条件下也不能发芽,必须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发芽的这种现象叫做“休眠”,这段时间的长短叫做“休眠期”。休眠期的长短与品种和贮藏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有的品种休眠期长达4、5个月,也有的品种休眠期只有1个月,甚至新收获不久的块茎就能发芽,这是由品种的遗传特征所决定的。贮藏期温度的高低也影响块茎的休眠期,高温可以显著缩短块茎的休眠期。

另外,休眠期的长短还与块茎的成熟有关,因为块茎的休眠在块茎形成后就开始,所以幼嫩块茎比老熟的块茎休眠期长,脱毒的休眠期就更长了。

生长周期因品种不同而异,早熟品种80天左右,晚熟品种120天左右。

一、收获时期

马铃薯块茎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17-19℃,高于25℃结薯缓慢,高于29℃块茎停止生长。因此进入六月中旬后,当地旬平均气高于25℃时,就应该安排收获。进入成熟期的马铃薯植株叶片从下到上开始发黄,用手捏主茎开始发空。

二、收获前后管理

为了促进收获时薯皮老化,不易蹭皮,收获前粘土地7天、沙土地5天田间应停止浇水,叶面上可每亩喷洒磷酸二氢钾1000倍液。

收获时可以使用马铃薯专用收获机,也可以采用拉犁、锹挖、稿刨等方法。收时如果采用机械必须先拔秧后收获,否则容易使薯块破损甚至机械损伤。收出的马铃薯最好先在田间晾2-4小时,待薯皮干燥后,轻轻擦掉粘在表皮的土后装箱或装代,然后最好尽快上市销售。切记不可将收获的马铃薯长期放在有日光或有散射光的环境下,造成薯皮变绿影响品质。如果收获后需要存放则要将马铃薯的伤烂块剔除,存放在通风不见光的场所,一般常温下可存放一个半月。若存放在4℃冷库中可存放半年以上。

三、全年管理要点

品种选择

根据二季作区特点应选择前期生长快,结束集中,薯块大而整齐,生育期在60天左右的早熟品种,且必须是脱毒种薯,因实践证明,脱毒种薯比一般种薯增产30―50%,甚至一倍以上,可选择的品种有费乌瑞它、早大白等。

整地施肥

选择前茬不是茄科作物的,排灌方便的地块,冻前结合深耕,亩施腐熟有机肥4―5方,深耕30厘米左右为宜。

马铃薯施肥要遵守“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且应重施钾肥,控制氮肥,少施磷肥。施肥比例:N :P :K = 5 :2 :11.。一般中等地块要求亩施4―5方优质腐熟的有机肥,施全营养复合肥50公斤,硫酸钾25公斤。

苗期管理

马铃薯出苗达到九成苗高10公分左右时即可揭开地膜,揭膜后立即进行培土,培土厚度掌握在5-8M。马铃薯苗长到10公分前要及时间苗,每穴保留一到两棵最强壮的幼苗,其余的应齐根去除。

马铃薯苗期病虫害防治

此期在浇水前喷施甲霜灵锰锌、代森猛锌,8%霜脲氰+64%代森猛锌(克露)预防早疫病 晚疫病 黑胫病的发生;药剂中再加入吡虫啉或氯氰菊酯,可防治蚜虫,间隔7天,连打两次。如果发生了黑胫病可采用氢氧化铜(可杀得2000 )或农用链霉素进行淋灌,连灌2次。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拔除带出田外掩埋。

马铃薯苗期水肥管理

足墒播种的地块在揭膜后浇一小水,水量应掌握“浇沟不淹背”的原则,此后掌握见湿见干的原则。每隔5-7天,浇一次水,对于底肥充足的地块在有一半现花蕾时冲施1-2次速效钾肥;底肥不足的地块,每亩追尿素10-15公斤。

你们知道土豆生长的周期是多久吗?每年几月份开始种植着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