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矿山井下如何预防水害?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8-19 07:55   点击:284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矿山井下如何预防水害?

   矿山透水的徵兆 矿井透水事先都有预兆,可根据8种不同的透水徵兆,辨别其是否有透水的危险—— 1。发潮:当采掘工作面临近积水区时,就会发现局部的或大面积的发潮现象。 2。发汗:当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因受水压作用,看起来就像人出汗一样。 3。

  流水或滴水:这种现象是“发汗”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4。挂红:水色挂红往往是流水现象出现後产生的,一般认为这是接近老空积水的象徵。 5。空气变冷: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区以後,使工作面气温降低,感到发凉。 6。硫化氢气味加大:硫化氢气体也是老空区的产物。

   7。这是因为水位有了变动或受滚动岩石撞击影响的结果。 8。钻孔底发软或出水:用探水钻或?子探水时,如发现钻孔底发软,钻屑发潮,就说明?子快到积水区,如继续钻就有出水可能。 技术措施 分段下行探水法。探放水是解除水害威胁的最主要的措施。

  这种方法既适应水头低的老空水,也适应水头高的积水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放尽。这样每次探放所遇到的水头高度就能控制在安全限度以内。 钻孔的布置与钻孔数目的确定。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根据煤层厚度、倾角大小、巷道与顶底板的关系是平巷还是上下山及其断面大小等具体情况来确定。

  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应掌握一条原则,那就是用最少的探眼达到全面控制透水的目的。 掌握安全超前距离。安全规程要求探水的超前距离至少要保持20米。但在实际执行中,特别是没有探水设备或者探水设备不足的单位,往往不能达到这一要求。对这些单位来说,深入摸清当地过去透水经验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主要是从过去透水事件中查清煤墙被突破的厚度,当时突破煤墙的水头高度以及煤质等。

  参考这些情况来规定探水工作的超前距离。 放水问题。在进行探水时就应该做好一切放水工作的准备。如果所探放的积水情况已调查清楚,应及早在探水巷道内安排适当地点接好放水管。

二、井下矿山为何要采取防尘措施?

矿尘是指在采矿过程中所产生的矿石或岩石的细小颗粒。矿尘对人体的危割很大(直径在5/mi以下的矿尘对人体危害最大),特别是矿井空气中飘浮含有游离二氧化硅(Si02)的矿尘超过一定值时,对矿工的身体健康就会造成极大的威胁,冶金工业部《通风防尘试行规定》中规定:“若粉尘中游离扭02的含量在10%以上,空气含尘量不得超过2mg/m3;若在10%以下,不得超过10mg/m3,如果超过这个标准则对人体非常有害。”在井下采矿过程中,凿岩、爆破及出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矿尘,因此必须采取措施。

三、矿山井下八大系统是什么

矿山井下八大系统分别是:开拓系统、运输系统、供电系统、排水系统、充填系统、供气系统、供水系统、通风系统。

拓展资料:

1、矿井开拓系统是指由地面向煤层开掘的各种井巷和硐室在空间位置上所形成的体系的总称。一般以主井为主,配置副井、风井、井底车场、石门、硐室(井底煤仓、中央水仓,井下中央变电所和水泵房、管子道)、运输大巷、回风大巷等,形成矿井提升、运输、通风、排水、运料、供水、供电、输送压气等生产工艺系统。一个完善的开拓系统,必须能满足生产工艺以及煤矿生产能力要求,并且运输环节简单,通风阻力小,安全条件好,有利于环境保护,不占或少占农田;在保证上述各项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使各项工程布置紧凑,工程量小,以降低基建投资和减少基建时间,使矿井尽快投产、达产。

2、矿井运输系统主要包括:矿物储仓的自动装载设备、列车、线路和井底车场。运送材料时一般不设专用装卸设备,运送人员的线路中应设安全停靠站。在自动化运输系统中装设信号、集中、闭塞装置。井底车场内一般装设矿车推车机、阻车器等。用于萁斗提升的井底车场装设卸载站。固定车箱式矿车用翻车机卸载,自卸式矿车借助卸载曲轨卸载。 斜井运输 可用带式输送机、矿用卡车或其他适用设备(见矿井提升,钢丝绳运输)。前者由装载设备、带式输送机和卸载设备组成,运送矿石的应配破碎设备,以控制块度不大于 300mm。向上运输最大倾角一般不超过18μ。斜井内还应装设钢丝绳提升设备,供人员上下和运输器材用。矿用卡车可将矿石直接由采掘工作面运出地面。

开拓系统、运输系统、供电系统、排水系统、充填系统、供气系统、供水系统、通风系统

通风排水运输支护电控采掘空压提升。

开拓系统、运输系统、提升系统、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回风系统、压风系统、供电系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