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碟式分离机分离不出油?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9-17 00:47   点击:287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碟式分离机分离不出油?

1.分离机安装基础牢固,若在楼上,应安装在支梁上,并留有一定的空间便于维修。 2.分离机装配时应用手盘动转鼓,灵活、有无卡住现象 3.启动分离机前,应检查制动器(刹车)是否松开、齿轮箱内油位是否正确以及电机转向尤其是第一次启动或电机设备检修后。

二、离心分离机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人们用绳索的一端系住陶罐,手握绳索的另一端,旋转甩动陶罐,产生离心力挤压出陶罐中浆果的汁液,这就是离心分离原理的早期应用。

工业离心机诞生于欧洲,比如19世纪中叶,先后出现纺织品脱水用的三足式离心机,和制糖厂分离结晶砂糖用的上悬式离心机。这些最早的离心机都是间歇操作和人工排渣的。

由于卸渣机构的改进,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连续操作的离心机,间歇操作离心机也因实现了自动控制而得到发展。

1879年,瑞典的拉瓦尔发明第一台从牛奶中分离奶油的分离机,它的转鼓仅是一个空心的圆筒。后来转鼓内增加了轴向叠置的圆锥形碟片,使分离效果显著改善,并增大了处理能力,这一技术进展导致碟式分离机迅速发展。离心分离机的转速则逐渐由低速向高速发展,转鼓直径也逐渐增大,改善了分离效果,提高了处理能力。

离心分离机的研究和发展趋势是:①强化分离性能,包括提高转鼓转速;在离心分离过程中增加新的推动力;加快推渣速度;增大转鼓长度使离心沉降分离的时间延长。②发展大型的离心分离机,主要是加大转鼓直径和采用双面转鼓提高处理能力使处理单位体积物料的设备投资、能耗和维修费降低。③改进卸渣机构使操作连续化。④增加专用和组合转鼓离心机,以满足特殊的和多项的分离要求。⑤理论研究方面,主要研究转鼓内流体流动状况和滤渣形成机理,研究最小分离度和处理能力的计算方法。复杂形状转鼓的应力分布和强度计算的研究。⑥研究离心分离过程最佳化控制技术。

三、手机加热台和分离机区别

加热台和分离机的区别如下:

1、加热台是对维修台上温度进行实时监控,从而使得对手机维修更加方便。

2、分离机是将玻璃固定在夹具上通过温度软化导电胶,再用金钢线自动将上下两层玻璃分切开达到拆屏的目的。

现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手机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数码产品。

四、碟式分离机的操作

转鼓内装有一叠锥形碟片,用离心沉降法分离乳浊液和低浓度悬浮液组分的离心分离机。碟式分离机可在密闭、高温、低温、加压和真空等条件下操作,用于从牛奶中提取奶油和果汁、啤酒、动植物油、变压器油等的净化,以及酵母浓缩和从动物血浆中提取血清等。

分离悬浮液时(图1a),悬浮液由中心进料管进入转鼓,从碟片束外缘经碟片间隙向碟片内缘流动。因受离心力作用,固体颗粒在随液体流动的同时沉降到各碟片的内表面,再向碟片外缘滑动,最后沉积到鼓壁上。已澄清的液体向转鼓中心方向聚集,经溢流口或向心泵排出。分离乳浊液时(图1b),乳浊液经碟片束上的进料孔进入各碟片间隙,按密度不同分为重液和轻液,重液沿碟片内表面向转鼓壁流动,轻液向中心流动,经溢流口和向心泵分别排出。进料孔位置应在重液层与轻液层的交界处。此处称为中性层,其半径

,式中k为重液与轻液的密度比,R1和R2 分别为重液和轻液的排出口半径。进料孔与中性层不重合时,排出的重液或轻液就不纯净,此时可改变重液或轻液排出口半径来调整中性层位置。由于转鼓内的液体被碟片束分为许多薄层,分离在薄层内进行,离心沉降的距离很短,显著提高了分离速度。碟式分离机的分离因数较高,达4000~10000,并因转鼓内的碟片数量多,显著扩大了沉降面积,分离效率较高。

向心泵(图1c)具有固定在机壳上静止不动的叶轮,叶轮外缘浸没在与转鼓同步旋转的分离液层内,分离液由叶轮外缘进入弧形流道,流至叶轮中心排液管排出。叶轮将旋转液体的动能转变为静压,将转鼓中排出的分离液直接输送至10~20米的高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