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猪喂干料长的快还是湿料长的快?干料和湿料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156 2023-01-10 10:27 尚雯    手机版

猪喂干料长的快还是湿料长的快?干料和湿料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养猪长得快主要是品种和饲料营养起作用,与喂干料还是湿料没有太大的关系。大小规模养殖场几乎全都实行干喂,而且近些年大多数养殖场都使用颗粒饲料喂猪。颗粒饲料有较粉状饲料保存时间长、运输方便和浪费少的优越性,并克服了粉料喂猪易发生的粉尘性喘气病的不利问题。在使用自动喂料系统的情况下颗粒料这些优势更加突出,对保持生猪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与减少饲养员的工作量、方便管理等好处颇多,从而也有利于生猪的生长。所以干料喂猪无论从效率上还是效益上都是规模养殖的不二选择。

较小规模的养殖户和散养户在使用粉状饲料的情况下,习惯加适度的水搅拌为湿拌料,或与切碎的青饲料拌喂。也有相当部分的散养农户还直接将粉状料拌入泔水中甚至煮熟投喂。投资能力不一样,生产规模就不一样,也就决定了生产方式和选择干喂还是湿喂的不一致性,当然也有一个习惯性和观念性的问题。一句话回答提问的后半句:自己选择的一定是最好的。

这样说对吗?一般来讲,只要是有点规模的养殖场,基本上都是喂干料,因为干料含水量少,不容易霉变。养殖场的猪都是采取自由采食,如果用湿料,长期堆积,很容易变质发霉的。这样会影响生猪的健康和生长的。喂湿料是可以增加猪适口性,猪是很喜欢吃的,但是为了管理的方便和圈舍卫生,大多数养殖场都选择的是喂干料。

养猪只要饲料搭配合理,干料和湿料对猪的长势都是一样的,只是喂干料养猪是喂干料长得快还是喂湿料长得快,哪种更适合养猪户?我觉得养猪长得快并不在于是喂干料或者是湿料。猪长得快主要是和品种及养殖技术等等有关,当然饲喂也是有主要的关系。干喂和湿喂我觉得各有所长,干喂比较省工,但饲料浪费比较大,还需要另外给猪要多加饮水。而湿喂比较费工,饲料浪费比较干喂小,一般不需要另外给猪加饮水或者是少量加些饮水。

需要把干料和湿料混合起来喂养,这样猪才长得快;优点就是利于储存,方便运输,不浪费,缺点就是不干净,不卫生容易让猪呛鼻子;湿料优点就是好消化好吸收,有营养,水分多缺点就是不利于储存,容易坏。

在日常的喂食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养殖场实际的情况,去选择喂湿料还是干料。湿料对于猪群来说,更容易消化吸收,也就能更快长大

湿料长的快;干料优点省时省力,缺点不好消化,湿料优点容易消化,有利于猪的健康,缺点比较麻烦。

湿料;干料优点不易变质,缺点吃了不好消化,湿料优点易于猪的吸收,缺点不好保存,比较费时间。

育肥猪的饲养方法

育肥猪对一个种猪场来说是最好管理的阶段,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发挥决定着一个猪场的盈利多少。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育肥猪的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育肥猪的饲养方法 喂量猪以日喂3次为好,25公斤以下的可日喂4次。喂量是猪的体重×0.04。小猪要适当偏多点,大猪可适当减少。最佳饲喂方法为“吃饱吃了,不舔饲槽”。既让猪吃饱又不剩料,而吃饱的标志是不舔饲槽,剩点料渣为不舔饲槽的标志。

投料方式应将每个圈栏所需的饲料从饲槽的一端均匀地撒到另一端。这样有利于每头猪有均等的饲料。更有利于胆小抢不上槽的猪从两端切入吃到饲料,防止个别猪瘦弱掉膘。

饲喂前清理饲槽喂前务必清除饲槽里的粪尿,决不能带粪撒料。猪吃饱后将剩料清扫干净,防止污染浪费饲料。

育肥猪喂料形式很多,主要是稀料、湿拌料和干料。喂过稀的料会减弱咀嚼功能,冲淡消化液,同时也影响猪采食量,影响增重。容易出现“草包肚”,降低出肉率;湿拌料是用1~1.2倍水将拌料拌湿,以手握饲料渗出水为宜,有利于食物的吞咽,能较快完成饲喂工作;生干料可以延长食物在口腔中咀嚼的时间,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有利于提高育肥猪的出肉率,深受生猪市场的欢迎。

适时换料育肥猪的饲料分小猪料,30公斤以前饲喂;中猪料,30~60公斤饲喂;大猪料,60公斤到出栏阶段饲喂。按时换料不仅能适应肥猪不同阶段的需要,而且还能降低饲料成本。

育肥猪的饲养要点 1 生长发育规律

猪群的生长受到品种、营养和饲养环境等各个因素的影响,不同猪种的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不尽相同,但其生长规律一致。生长育肥猪的生长速度是先提高(加速生长期),到达最大生长速度后降低 (减速生长期),转折点发生在成年体重的40%左右,相当于生长育肥猪的适宜屠宰期。猪的各种体组织增长速度类似于体重增长,其生长顺序和强度不平衡,但各部分的生长顺序有一定的规律性,其总的顺序是:神经组织―骨骼―肌肉―脂肪。猪体的化学成分也按一定的规律变化,即幼龄时猪体的水分、蛋白质和矿物质的含量相对较高,随年龄增长而逐步降低,而幼龄时猪体的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以后则迅速增高。在生长育肥猪的一生当中,体内水分和脂肪含量的变化最大,而蛋白质和矿物质的含量变化较小。此外,从增重成分上看,年龄越大,增重部分所含水分越少,含脂肪越多,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在胚胎期与生后最初几个月增长很快,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速。

2 育肥方式

育肥方式对生长育肥猪的增重速度、饲料转化率和胴体瘦肉率均有很大的影响,生长育肥猪的育肥方法一般可分为直线育肥法、吊架子育肥法和一贯限制育肥法。直线育肥法是指从断奶开始到育肥结束,猪只一直自由采食高能日粮的培育方法,整个育肥期没有明显的阶段性,这种方法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饲养周期短商品率高,便于规模化生产,经济效益显著,是现代集约化养猪生产普遍采用的方式。吊架子育肥法是将猪的整个育肥期划分为小猪、中猪(架子猪)和催肥阶段小猪阶段饲喂较高比例的精料,而到其骨骼发育较快的中猪阶段时,利用低能量、低蛋白质水平的饲料限制饲喂,饲粮以青粗饲料为主,饲养 4~5个月,最后的催肥阶段则利用肥猪易于沉积脂肪的特点,提高饲粮中能量和蛋白质的供给水平,快速育肥。这种育肥方式充分利用当地青粗饲料等自然资源,降低了生长育肥猪的饲养成本,但拖长了饲养期,且生长效率较低,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根据当地饲料条件所采用的一种育肥方式,已不适应现代集约化养猪生产的要求。一贯限制育肥法是指从断奶到育肥结束,始终用低能量日粮让猪随意采食,这种原始的饲养方法,现已被淘汰。

3 饲养管理

3.1 科学搭配日粮

生长育肥猪的日粮设计不仅要求其要含有必需的营养成分,而且要保证其浓度的平衡,使猪只发挥出自身的生产性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日粮中除了要注意钙和磷的平衡外,各种氨基酸之间也要保持平衡,因为过量的氨基酸在动物体内会被氧化分解,抑制动物的饲料摄入量,并增加能量消耗。所以,日粮的科学配制应根据生长育肥猪的实际营养需要、饲养标准以及当地饲料原料资源确定其饲料配方,并进行合理的加工调制,配制出全价日粮饲养。

3.2 合理调制饲料

饲料的调制与其适口性、饲料转化率有关,猪的饲料只有经过科学的加工调制才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改善其适口性。在猪群的饲养过程中,饲料应生喂还是

熟喂要根据原料的特点进行选择,谷实饲料如玉米、大麦和小麦及其加工副产品糠麸类适宜生喂,煮熟后饲料营养价值约降低10%,尤其是维生素会被严重破坏;但大豆、豆饼、棉籽饼和菜籽饼等宜煮熟为好,这样可破坏其内含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

3.3 饲喂次数

生长育肥猪的饲喂方法有自由采食和限制饲喂两种,自由采食时不必考虑饲喂的次数,而在限制饲喂或定时投料时,当营养供给一定的情况下,限量饲喂的集约化养猪场多采取生长育肥猪每日饲喂两次的方法。

另外,从猪食欲与时间的关系上来看,猪群的食欲以傍晚最盛,早晨次之,午间最弱,这种现象在夏季更趋明显,所以饲养员对生长育肥猪可日喂 2 次,在早晨上班、下午下班时进行。

3.4 合理分群

生长育肥猪一般采取群饲的大圈饲养方式,最适当的猪群大小应该根据生产成本的高低以及是否易于管理来决定,育肥猪群的大小一般在20头左右。此外,不同性别的猪只生长速度不同,公猪的生长速度最快,青年母猪生长速度最慢,而阉公猪的生长速度介于两者之间,故公母猪分开饲养不仅能提高猪群的生产性能,还可提高猪群的整齐度和圈舍的利用率。目前,分性别饲养已成为大规模猪场标准化的饲养方式。

3.5 充足的饮水

水是维持猪体生命最重要的物质,猪体重的 50%~65%是水分,水还是细胞和体液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参与猪体的体温调节以及猪体内新陈代谢的全过程,因此猪场必须供给猪群充足的饮水,如果饮水不足,会导致猪食欲减退,采食量减少,致使猪的生长速度减慢并导致疾病等。供应的饮水应干净且没有污染,应避免水中携带病原微生物。此外,如果水中钠的含量过高,应降低日粮中盐的含量。

4 环境条件

4.1 温度

因为猪汗腺不发达,自身调节温度能力较差,并受体重、采食量、空气流速和地板类型的影响,故猪的温度要求由猪舍类型和体重决定。生长肥育猪的适宜环境温度在 20℃左右,猪生长前期为 20~23℃,生长后期为16~20℃,在此范围内猪的增重速度最快,饲料转化率最高。在设计猪舍时,要保证圈舍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并可以通过排风系统来调节,以此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

4.2 养殖密度

养殖密度指每头猪占有的圈舍面积,生产中育肥阶段一般不再合并栏,因此每头猪所需的面积从开始进猪时就必须考虑到猪只在达到出栏时所需的空间和面积,生长育肥猪的养殖密度以0.8~1.0 m2/头为宜,过密或过稀都会对生产造成一定影响,要做到既能合理利用圈舍面积又不影响猪的生长,还要尽量减少转群和并群的次数。此外,地面结构、气候条件等都会对猪群的合理养殖密度有所影响。

4.3 圈舍卫生状况

生长育肥猪的圈舍要清洁干燥、空气新鲜,应每天清除被污染的垫草和粪便,在猪躺卧处铺干燥的垫草,并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对重新组群的个体应该及时“三角定位”进行调教,尽快养成采食、卧睡和排泄定点的习惯。此外,要加强环境绿化,注意对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