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鹌鹑的养殖方法 鹌鹑养殖技术介绍

103 2023-01-07 23:07 庾宝    手机版

一、鹌鹑的养殖方法 鹌鹑养殖技术介绍

1、建筑笼舍

用笼舍法养鹌鹑效果好,可采取竹木结构建筑,笼长80厘米、宽50厘米、高30厘米,搭架分层饲养。笼舍要设在清静通风、向阳、光线好而保温的房屋安置,注意调节温度,保持冬暖夏凉,严格控制畜禽(狗、猫、鸡等)出入或人为骚扰。

饲养密度按笼舍单层计算,每平方米可养雏鹑100~150只或成年鹌鹑60只左右。鹌鹑笼舍内要配置料槽、饮水器;必须安装照明设备,夜晚须有光照度,以提高母鹌鹑的产蛋率。

2、配好饲料

鹌鹑的饲料尽量采用纤维少、营养丰富的食品,品种宜多样化。要保持一定的蛋白质,适口性良好,不能随意变换,以防减食,影响产量。

一般饲料配方是:玉米50%,豆饼8%,菜籽饼3.7%,麦麸29%,鱼粉6%、粗糠1.5%,骨粉1.5%,食盐0.3%,还可加一些复合维生素、抗菌素及微量元素等。

3、日常管护

要勤扫笼舍,清除粪便(每天要清除粪便一次,至少两天一次),防止潮湿、污染,经常刷洗槽具,保持干燥卫生。

4、配种繁殖

春季配种在3~5月,秋季在9~11月,公母鹌鹑搭配1:4;一般每只公鹌鹑一天交配一只母鹌鹑,如果过多交配会影响种蛋的受精率。配种时将公鹌鹑放到母鹌鹑的笼里,自行交配,配后再捉出公鹌鹑。

5、抓住育雏关

鹌鹑蛋只需17天就孵化出小鹌鹑。刚出壳的雏鹑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差,要注意保温。出壳1~2天,笼舍温度要保持在35~38℃,以加速腹内吸收蛋黄,收脐良好。以后每天降温0.5℃,一直降至25℃左右时即保持恒温,另外要适时给鹌鹑开食。

出壳1天后,要喂些蒸熟蛋黄和碎玉米。一周后饲喂混合饲料,一天喂5~6次(包括夜间2次)。饲料要拌湿,用手捏能成团而又松散为宜,还应勤喂些冷开水。一般养50天成熟,开始产蛋。

6、强制换羽

如利用第2个产蛋周期,需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实施方法是:停料4~7天、黑暗,迫使产蛋鹑迅速停产,接着脱落羽毛,然后逐步加料使之迅速恢复产蛋。从停饲到恢复开产仅需20天。必须淘汰病、弱个体,饮水不可中断。

二、鹌鹑强制换羽能不能治疗流感

不能。

第一步,使用避光这种方法,鸽子朋友需要控制鸽舍每天的光照时间,每天光照时间不超过8小时。如果鸽子朋友家的硬件设施很好,如何让鸽子快速换羽毛可以选择避光换羽毛的方法。鸽子必须在下午4点前把鸽子叫进鸽舍,盖上向阳的地方,这样鸽子笼的光线就可以变暗。黑暗到什么程度好呢?只要看到水槽和食物就可以了,晚上9点打开设施,让鸽舍通风更好,早上黎明前拉下窗帘,等到10点钟拉起设施,这样鸽子就能得到充足的阳光。第二步,鸽舍温度一定要控制好。当鸽子正常换羽时,如果天气会突然变化(下雨、降温),鸽子的羽毛会立刻停止脱落。如果想要预防鸽子停止换羽这种情况,鸽子爱好者应该在舍内提前准备一些取暖设施,以防止突然的天气变化影响鸽子的正常换羽,天气突变时鸽子要饮温热水为好。第三步,鸽子应该减少家飞减少锻炼。鸽子运动量一定要控制好,运动量少换羽就会很快,身体健壮换羽也会很快,在使用这种方法前,建议让鸽子在避光前飞行一段时间,等鸽子熟悉并且牢记周围环境后再进行避光,避光换羽过程大约需要40天。第四步,鸽子的新陈代谢。鸽子的新陈代谢直接影响到换羽速度,有些羽毛差、体弱、年老、不健康的鸽子一般不会掉毛,脱毛速度会非常非常慢。此时,只要鸽子的肝脏应该是健康的,鸽友应该选择副作用小、见效快的护肝产品,使鸽子的肝脏健康,新陈代谢快,换羽的速度自然快一些。

三、怎么挑选斗鹌鹑

1、鹌鹑好斗还要看品相,鹰嘴,胡须颜色,羽毛花纹和颜色等。公鹌鹑嘴巴下面一撮毛叫“老虎戴金铃”,头上一撮毛叫“凤凰”,翅膀带一只白羽毛叫“单剑”,翅膀各带一只白羽毛叫“双剑”,这几类都是稀奇品种,目前市场价格很高。

2、雄性鹌鹑也分三六九等,不是所有的鹌鹑都可以用来“斗”的。其中以黑嘴白胡须的最为珍贵,有“牛不换”的称谓。其次,是黑嘴红胡须的。最后那些杂毛横生的只是把把而已,至于希望它们取得最后的胜利简直是奢望。

四、养殖鹌鹑怎样育好苗

鹌鹑的育雏

鹌鹑各阶段的划分,国内尚无统一标准。根据其生理特性,大至可分为:1-15日龄为雏鹑,15-40日龄仔鹑,40日龄以后为成鹑。鹌鹑的育雏是指1-15日龄的饲养管理。 鹌鹑的育雏阶段生长发育迅速,羽毛脱换、生长速度很快。初生重平均7-8克,1周龄时可达20-23克,平均日增重1.86克左右,料重比1.4:1左右。2周龄时可达40-42克,料重比2:1左右。其羽毛的生长是伴随体重的增长而显示的。一般1周龄时雏鹑体表的初级羽开始着生,主翼羽毛变粗,尾羽开始萌发。4月龄雏鹑的主翼羽毛色呈芝麻状。10日龄的雏鹑除腹部外,全身各处不易见到胎毛。15日龄时,雏鹑的胎毛逐步变成初级羽。30日龄时,家鹑的羽毛能换成永久羽,但脸颊下颌部的羽毛要到60日龄方能长好。

(一) 育雏前准备工作 育雏前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食槽、水槽及育雏室的清洗与消毒,饲料、药物及用具准备,保温设备及试温。从外地购进时,还需考虑购进量及运输设备等。其各项准备工作的具体实施可参考其它禽类。

(二) 雏鹌鹑的饲养管理

1、保温。雏鹌鹑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同时,幼雏个体很小,相对体表面积较大,散热量较成鸡多,所以雏鹑对温度非常敏感。保温条件比雏鸡要求更为严格。 育雏时在头三天内中心温度应达到38-40℃,在第一周内逐渐降至35-33℃,第二周32-29℃,第三周为28-25℃,第四周为24-21℃。育雏器内温度和室温相同时,即可脱温。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为宜。温度掌握不仅仅依靠温度计,更主要的是观察雏鹑的状态,看鹑施温。同时,还应注意天气变化,冬季稍高些,夏季稍低些;阴雨天稍高些,晴天稍低些;晚上稍高些,白天稍低些。

2、饮水。雏鹑经过长途运输或在孵化器内呆的时间过长,增丧失不少水分,应及时供给温水,使雏鹑恢复精神,否则会使雏鹑绒毛发脆,影响健康。长时间不供水,会使雏鹑遇水暴饮,甚至弄湿羽毛,引起受凉,产生拉稀。第一天宜饮用5%葡萄糖水溶液,第二天饮0.05%的高锰酸钾水,以后每周饮高锰酸钾水一次。随着日龄的增长,饮水量增加,可改用水槽喂水。使用水槽时,上面最好加盖网罩,以免雏鹑落入淹死。

3、喂料。雏鹑生长发育迅速,所需饲料营养要求高。其营养标准可参见总论中的营养标准,可供参考的配方有:

配方一:饲料名称:玉米 豆饼 鱼粉 糠麸 叶粉 骨粉 所含比例:54 25 15 3.5 1.5 1.0

配方二:饮料名称:玉米 豆饼 鱼粉 麸 骨粉 所含比例:54 25 15 4.5 1.0 (配方一和配方二均需添加适量添加剂)

雏鹑一般要求24-30小时内开食。开食料采用混合饲料,也可采用玉米粉等单一料,放入饲料盘。一般均采用昼夜自由采食,须保持不断水,不断料。也有采用定时定量喂饲,原则上早、中、晚和夜间共4次。但应看具体情况而定。

4、饲养密度。饲养密度过大,会造成成活率降低,小雏生长缓慢,长势不一;密度过小,加大育雏成本,不利保温。因此,应合理安排饲养密度。每平方米面积第一周龄130只左右,第二周龄100只左右,冬季密度可适当增大,夏季则相应减少。同时,应结合鹌鹑的大小,结合分群适当调整密度。

5、光照。育雏期间的合理光照,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光线不足,会推迟开产时间。保温期间,一般采用24小时光照。脱温后,光照时间也不能低于14小时。光的颜色以中间光色为宜,红光虽使鹌鹑安静,但性成熟略有推迟。

6、辅料。育雏器内的辅料最理想的是麻袋片,也可采用粗布片。由于刚孵出的雏鹑腿脚软弱无力,在光滑的辅料上行走时,易造成一字腿,时间一长,就不会站立而残废。因此辅料禁用报纸或塑料。辅料3-5天后即可删除。

7、日常管理。育雏的日常工作要细致、耐心,加强卫生管理。经常观察雏鹑精神状态。按时投料、换水、清扫地面及清扫粪便,保持清洁。其日常管理包括以下几点:

(1)每天早晨,要观察鹌鹑的动态,如精神状态是否良好,采食、饮水是否正常,发现问题,要找出原因,并立即采取措施。

(2)承粪盘每日清扫1-2次,饮水器每天清洗1-2次。

(3)每天日落后开灯,掌握照明时间。

(4)经常检查育雏箱内的温度、湿度、通风是否正常。临睡前,一定要检查一次温度是否适宜。

(5)观察雏鹑粪便情况,正常粪便较干燥,呈螺旋状。粪便颜色、稀稠与饲料有关。喂鱼粉多时呈黄褐色,喂青料时呈褐色且较稀,均属正常。如发现粪便呈红色、白色便须检查。

(6)及时淘汰生长育不良的弱雏。

(7)发现病雏,及时隔离,死雏及时剖检。

(8)在1周龄和2周龄时,抽样称重,与标准体重对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