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育肥怎么养殖育肥舍养殖技巧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10-05 05:43   点击:215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育肥怎么养殖育肥舍养殖技巧

1、建舍。猪舍选址应在高燥、向阳、避风、安静的地方,圈舍建筑遵循因地制宜、冬暖夏凉、饲管方便,经济适用的原则,配有自动饮水,自动喂料设施。有条件的最好建造培育仔猪舍,配有供热保温设施,便于控制猪舍温度,减少温度应激带来的各种疾病(因为仔猪怕冷,低温是腹泻等疾病感染发生的根源),从而提高断乳转群仔猪的成活率。

2、培育仔猪的管理。购进仔猪前,须先将培育猪舍清扫、冲洗、消毒5-7天后,舍内环境温度控制在25-30℃,以平缓温和的气氛迎接仔猪进圈。猪群适应环境后,在猪群健康状态下及时进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传染性疾病的免疫工作。

3、育肥猪的管理。育肥猪分群时应注意尽量保持原圈原群饲养,个别调整的原则,必须注意饲养密度,使每头猪有0.84平方米的占地面积。保持圈内卫生清洁,冬暖夏凉,通风良好。冬季防寒、夏季防暑,冬季躺卧处应注意保暖。每天喂料量按干饲料计算,占体重的3―5%,可分三至四顿喂给,每顿间隔时间尽量均匀,至少最后一顿为夜食,每次喂八九成饱,以槽中无剩食为最好。5.适时出栏从仔猪进入培训猪舍到出栏,经135天左右,平均体重达85-90公斤时应及时出栏(猪生长到100公斤以上时,饲料转化率逐渐降低)。

二、盖个宽十二米,长40米的育肥猪舍,请问怎么设计

生长猪是指10~18周龄的架子猪,育肥猪是指18周龄到出栏的大猪,因这2个阶段的生猪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所以对生长育肥猪舍的设计可遵循简单、实用的原则。

为充分发挥栏舍的利用率,一般将生长猪舍与育肥猪舍分设。也有少数猪场不设生长猪舍,将保育舍转来的猪,直接转入肥育舍饲养至出栏。生长(育肥)舍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每个栏之间的隔墙用砖块砌成,水泥光面,地面一般都为水泥地面,栏门用热镀锌管或14#圆钢制作。沿猪舍墙边开一排粪沟,深50cm,宽70―120cm,上架水泥漏缝地板,缝隙宽 1.8~2.0cm。

小型猪场一般不设排粪沟,只在猪栏的墙底开1个长35 cm,宽10cm的排尿洞,与外墙底的排尿沟相连,干粪堆积后,每天早晚1次,由人工清出。

生长(育肥)舍的大小:按每头生长猪的活动空间不小于0.5 m2,每头育肥猪不小于0.7 m2的标准设计。生长育肥猪栏一般采用长方形设计,这样即方便饲养员清扫,又有利于保持猪栏的清洁、干燥。

生长猪舍的大小一般为长×宽X高=5.0mx2.5 mx0.9 m;育肥猪舍的大小一般为长x宽x高=5.0 mx3.8mx0.9 m。

三、怎样建猪舍最合理

建猪舍选址要在地势较为高燥、向阳、背风、水源充足、无污染、供电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在建造猪场时,尽量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等功能区要科学布置;猪舍内要有侧墙窗和山墙窗,以保证通风换气的需要,并安装自动饮水设施;同时还要建设病死畜禽处理、粪污处理等配套设施。

一、怎样建猪舍最合理

1、选址

猪场要建在地势较为高燥、向阳、背风、水源充足、无污染、供电和交通方便的地方,选择猪场场址应遵循不占良田、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禁止在自然保护区、旅游区、水源保护区和环境公害污染严重的地区修建猪场,同时不能影响村容村貌和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不能在居民饮水取水点的上方,进出的道路要畅通,水源要有保障。应远离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500米以上,离开畜产品加工厂、屠宰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风景旅游区2000米以上。

2、布局

(1)在建造猪场时,尽量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等功能区要科学布置,一般种公猪6-7平方米/头;育肥1-1.5平方米/头;空怀母猪、妊娠母猪2-2.5平方米/头;分娩母猪4-4.5平方米/头,母猪舍、公猪舍、育肥猪舍模式都有各自的具体要求,不能都建一个样,如母猪舍需设护子间,而其他猪舍就不需要;公猪舍墙壁需坚固些,围墙需高些等。

(2)畜禽舍的长轴朝向以南北向为宜,相邻两猪舍纵墙间距一般为7-9米,端墙间距不少于10米,中间可种植果树、林木夏季遮荫。道路实行净、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开。实行干清分离、雨污分离。养猪场生产区四周设围墙或其他有效屏障,大门出入口设值班室、人员更衣消毒室。

3、建设结构

(1)单列式或双列式,砖混墙体,舍顶为双层彩钢瓦,双列式猪舍跨度10-12米,单列式猪舍跨度5-6米。舍顶坡度20%,舍檐高2.5-2.8米。有侧墙窗和山墙窗保证通风换气需要,安装自动饮水设施。猪舍内人行走道宽1米,排水槽与水泥饲喂台建为一体,排水槽宽15-20厘米,饲喂台宽1.5米,与饲喂台相连的是发酵床,宽5.5-8.5米,为了便于管理猪群,一般每3-8米隔栏,最多可饲养育肥猪40头左右。

(2)一般情况下,能养10头育肥猪的猪舍,后墙需留60-70厘米的窗户4个,窗户太小、太少,夏天不利舍内通风降温。饲槽一般要依墙而建,槽底应呈“U”形,饲槽大小应根据猪的种类和猪的数量多少而定。

4、配套设施

粪污处理,干粪堆积发酵还田,猪舍外必须建造沤粪池或沼气池,大小可根据养猪的规模而定,猪舍外无粪池,一是收集粪尿难,肥料易流失,肥力会降低,二是会影响猪舍清洁卫生;病死畜禽处理,对于固定的病死畜禽建设深埋处理地点。

二、猪的饲养

1、根据猪的类别、年龄、季节和饲料性质来决定餐数,不能一概而论。如刚断乳的小猪对饲料的消化机能正处于日趋增强的阶段,每天可喂4-5顿;哺乳仔猪胃容积小,消化力弱,从7日龄开始主要是诱食,可不限餐数;带仔母猪和妊娠后期的母猪,需要养分多,每天可喂4顿;20日龄起至断乳,每天可喂6顿以上;大肉猪、架子猪、空怀母猪、公猪日喂3顿即可。夏季因昼夜夜短,天气炎热,猪的活动时间很长,可酌情加喂1-2顿稀食,冬季寒冷,昼短夜长,晚上一顿要喂得迟,早晨第一顿要喂得早,以适当拉开每顿的间隔时间。

2、根据猪的大小和占风干饲粮的比例适当添加食盐,一般仔猪0.25%、妊娠猪0.4%、生长猪0.3%、哺乳猪0.5%为宜,不可超过日粮的0.5%,否则易造成猪食盐中毒。一般猪饲料中的植物性氯和钠含量低,而食盐的主要成分是钠和氯,这两种元素在猪体是不可缺少的,它们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对维持体细胞的正常兴奋性、渗透压的稳定和神经冲动的传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农村的许多养猪户有饲喂熟食的习惯,但多数精料类型日粮,生喂比熟喂好,煮熟后的精料一般会损失5%-10%的营养成分,生料饲喂肉猪,每增一公斤毛重可节省精料0.2-0.3公斤,平均日增重比熟喂提高10%,蛋白质消化率生喂比熟喂高,干物质消化率二者无差别。而有些有毒或易污染饲料,如棉籽饼、菜籽饼、泔水等经过蒸煮可以起到解毒或消毒的作用。

4、生干喂和生湿喂,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加强猪的咀嚼机能,延长饲料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和提高营养成分的消化率,因此提倡稠喂,干饲料拌青饲料浆水或干饲料拌水的干湿程度以散得开、捏得拢为宜。稀喂因含水量多,稀汤灌大肚,会导致胃加速排空,消化液分泌减少,使饲料在胃内停留的时间缩短,势必会降低饲料营养成分的消化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