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凤凰单丛茶拼配的正确方法?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1-15 15:33   点击:121  编辑:翁天   手机版

一、凤凰单丛茶拼配的正确方法?

拼配的方法如下:

首先毛茶制作完成之后,要按各等级茶类进行精制加工。传统精制加工程序 : 毛茶 → 筛播 → 拣剔 → 拼配 → 烘焙 → 摊凉 → 勻堆 → 包装。

1. 筛 播。筛播目的在于分出茶条粗细、整碎及清除小块黄片,便和拣剔。其做法是: 先将毛茶通过筛孔1平方厘米抖筛机筛分,筛面称粗茶,筛下称二未;二未再经筛孔0.8平方厘米的抖筛机筛分,筛面进行播剔或用风选机风选,淘汰去碎小的黄片,筛下称三末;再用筛孔0.6平方厘米圆筛机筛分,筛面播剔或风选,筛下称四末;四末又经0.4平方厘米筛孔再筛,筛面再播,筛下称粉末。一般情况,筛播要做到看茶做茶,凡毛茶的碎末及三角黄片多的,要经过五筛五播,以彻底清除黄片及粉末。相反,粉末及黄片较少的,经过了三筛三播即可。凡通过筛播以后各筛面的茶如混和粗茶均需进行拣剔。

2. 拣 剔。拣剔目的在拣去较粗老的黄片(即二拣)及茶梗茶枝、扁条、非茶杂物等。

3. 拼 配。拣好的茶称为净茶,将净茶与粉末混合拼堆。拼配的方法 :一层净茶约65厘米厚,一层碎末适量,至碎末拼配完为止,配好以后,拌勻以备烘焙。

4. 烘 焙。烘焙目的在于袪除毛茶中多余的水分及杂劣味,增进品质,提高耐贮性。釆用焙笼烘焙,其方法是 :先把木炭打碎入炉樁实,按焙炉大小50~100斤,略堆出炉面。然后将烧红的炭,称为火母,放在炉头,让其燃烧,掌握到炉面完全烧透时,上面盖上黑谷糠灰,盖蔽炉头,经燃烧一夜,谷糠灰由黑色变白色,全面检查炉头有无露火,对露火的随即盖好,随后准备下焙。下焙前,必须将空焙笼放入炉内烘焙片刻,除去焙笼异味。烘焙时先焙二拣、茶枝,后焙净茶,每焙投叶量6~7市斤。

 烘焙温度,不同茶类级别对温度要求有所区别,如单丛茶以85~90℃,浪菜茶100℃左右,中茶110~120℃,二拣茶枝140~150℃。此外,还要根据气候状况灵活掌握,冬季和雨天温度可高些,旱天及夏季温度可低些。

烘焙时间,不同茶类级别及含水量对烘焙时间同样有所区别,通常单丛7~8小时,浪菜5~6小时,中茶4~5小时,二拣茶枝4~6小时。

 翻拌是为了保证烘焙均勻,全程需要进行多次。翻拌时应将焙笼移出炉外进行,避免茶末碎法掉入炉中引起燃烧,产生烟焦味。第一次翻拌要在焙面的茶条返变硬挺,闻到清味时进行。因毛净茶初下焙不久茶面还湿回软,杂味未能消除,故必须待杂味除去后,才能进行翻拌。

 烘焙适度的鉴别,净茶烘焙至闻到有米饭香,甜味感,含水量约4.5%~5%,就可算为成品熟茶。二拣(即粗茶)以约显赤色为止。随着时代变迁,现今机械化生产主要应用在中级或低档茶,高档茶仍然来用焙笼烘焙。

 5. 匀堆,将焙好的熟茶按批次等级别堆,让其褪去火性,然后对各等级茶分别混和拉平,拌匀2~3次便可包装。

 6. 包装,一般净茶(精制茶)可按客户不同需求进行包装上市。

二、茶叶泡袋用的是什么材料?

茶叶泡袋一种是传统的纸袋,用料是纸,另一种是新型的环保材料-环保尼龙、无纺布材质

一、茶叶滤纸

二、尼龙三角茶包采用进口日本的环保尼龙、无纺布材质,是经过国家安全检验的无毒、无细菌、耐热的高质感食品级滤材,减少环境污染问题。它的封口采用了独特的方法-----超声波无痕封口,紧密、卫生、安全,减少了多余的封边宽度,完全不浪费一丝滤材,较于普通袋泡茶,此种塑造高品质感袋泡茶形象,带来美观和高级感,更容易让大众接受。

三、普通滤纸包装与尼龙三角立体袋泡茶相比,尼龙三角立体袋泡茶包在热水注入后,能够以最快的时间使茶叶伸展开来并保有素材原味、清香自然,而且不损伤茶袋,可多次冲泡、久泡,突出了包材的坚韧与不易撕破,透明网状的设计使茶叶的风味更加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让消费者可以观外形、闻香气、看汤色、尝茶味、察叶底,原片原味犹如现泡,让品茗不再局限于容器。

三、三角包的茶怎么样?和以前的红茶包有什么区别?

首先,三角包一般采用透明材质包装,给人的感觉更直观,如果是以次充好的茶,会让人一目了然

而且这个设备水平,茶叶不用粉碎,条形相对完整

其次,在茶叶品质上,条形茶相对比碎茶给人的感觉,档次要高。

茶包产品其实没有太大区别,对于对茶有一定要求的人不会爱。

没什么太大区别,你可以百度立顿的三角立体茶包。你会觉得主要是噱头。

四、一次性茶包袋的危害

不正规的一次性茶包装袋危害会影响到人的身体,假如喝的方法不对也会伤害到人体。

目前师面上的一次被芬包换是无统节这个材质,高温下是不会产生有害数质的、现在新出现的材持补是来自日本的尼龙材料(流行三角包、立体包)透明时状更时尚,同样也是可以降级的材料,很安全可以故心的使用。

茶袋浸泡2到3分钟后,应提出茶袋,不建议将茶袋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更不宜喝隔夜的袋泡茶。现在很多一次性的茶包,是植物纤维和塑料制成,主要有四种:无纺布、尼龙、玉米纤维、滤纸等。

在这四类中,无纺布和尼龙是由塑料原材料制成,其优点是成本低、韧性强和透明度高,使茶叶和花茶等卖相品级很好。

一次性茶袋的发展历史

在100多年前的美国,有个名叫托马斯的茶叶商人,每天都绞尽脑汁地想扩大销量,但是茶叶这种商品比较特别,由于产地不同口感和味道都有很大的差异。不能仅凭外观就可以判断茶叶的品质,需要品茶后才能知道茶叶的味道,决定是否购买。

所以每天就会有很多的客户需要送小样品尝。但是送多了不划算,毕竟千山万水从东方引进的,送少了味道也太寡淡了,完全尝试不出茶叶的好坏。经过苦苦思考后,托马斯就把茶叶装在丝织袋中,差不多就是可以泡一杯茶的量,不仅让客户可以品尝到茶叶的品质。

而且还不会造成成本过大。但是在当时的美国,还有很多人喝过茶,托马斯的本意是用丝织袋作为容器,让人们把茶叶拿回去倒到杯子中再泡,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些,把丝织袋和茶叶一起丢入茶杯中,然后再冲泡。渐渐地人们发现,这种方法泡茶非常的方便。

在喝茶的时候,可以直接喝到茶水,而不用碰到茶叶,清理也非常方便,直接把丝织袋拿起来丢掉就可以了在1903年的时候,托马斯就对他的这个茶包发明认证了专利,后来这项专利还入选了《改变世界的1001项发明》,托马斯的这项发明,就是现在一次性茶包的前身。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