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手工荼怎么烘炒?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1-29 01:06   点击:121  编辑:林家   手机版

一、手工荼怎么烘炒?

把新鲜的茶摘回来,控干水分,把大铁锅烧热,倒入新鲜茶叶,慢火翻炒,炒制成茶叶即可。

二、除了用手揉捻茶叶,还用了什么工具?

揉捻是乌龙茶初制的塑型工序,通过揉捻形成其紧结弯曲的外形,并对内质改善也有所影响。揉捻可以卷紧茶条,缩小体积,为炒干成条打好基础,适当破坏叶组织、物质转变。

中文名

揉捻

释义

乌龙茶初制的塑型工序

制作

乌龙茶

诀窍

“轻、重、轻”

快速

导航

作用

方式

技术特点

压力掌握

注意事项

分类

简介

揉与焙是乌龙茶初制的塑型阶段。整个阶段分为三揉三焙六个工序,揉与焙是反复相间进行的,各个工序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其程序为揉捻--初烘--初包揉--复烘--复包揉--干燥。

作用

卷紧茶条,缩小体积,为炒干成条打好基础,适当破坏叶组织、物质转变。

方式

一、热揉 : 指杀青叶不经过摊凉趁热揉捻。

二、冷揉 :指杀青叶出锅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摊凉使叶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的揉捻

技术特点

乌龙茶大多采用揉捻机揉捻,揉捻机型号有多种,一种是安溪六四式木质手推揉捻机,每桶装叶量10斤左右,常用的转速40-50转/分,揉捻时间4/6分钟,转数180-240转,另一种是闽茶35型电动揉捻机,每桶装叶量14-16斤,转速每分钟60转,揉捻时间3-5分钟,揉捻过程中应当在揉桶中解决或翻拌一次。

揉捻应掌握“热揉、适当重压、快速、短时”的原则:

“热揉”

乌龙茶外形要求紧结、弯曲有皱节,鉴于乌龙茶鲜叶厚、成熟度高、含水量较少、所含纤维素和矿物质元素较多,体现出揉捻叶较松散,略有弹性,较难卷曲成条,所以,应及时“热揉”,炒青出锅后不待冷却立即趁热装桶揉捻,这时叶温高,内含物的分子结构松散,叶子的柔软性、粘性和可塑性较强,制成的条形能紧结、均匀。

适当快速重压

热揉过程中,桶内叶团温度高,容易造成闷黄味,影响色泽和香气,因此,要求快速短时。快速短时可能揉捻不足,须加以一定的压力,乌龙茶揉捻是塑形的第一道工序,要求揉捻叶有较好的卷曲状态,和一定比例的破碎率,红茶揉捻破碎率为80-85%,绿茶为50-65%,乌龙茶揉捻破碎率因短时比绿茶略低,但加上做青破碎率,总破碎率略高于绿茶,是乌龙茶具有醇厚滋味的原因之一。

压力掌握

揉捻压力应掌握“轻、重、轻”,因为在最初的时候,茶叶还比较脆弱,茶汁还未曾破,未曾被揉捻出来,所以轻压、待中间时,茶汁出来,茶叶比较湿润,所以可以重压、最后茶叶基本成形,防止揉碎条形,要尽量轻揉

揉捻机。

一个圆柱状的机器,可以自动揉捻,而且可以调节揉捻的程度大小。

还有这种揉捻机,机器揉捻,

这个可以用一些专门洗茶的东西,这个东西我觉得还算是非常专业的,而且有一些专门的工具,我觉得基本上都是可以卖的。

三、安吉白茶为什么有半烘炒烘青?

安吉白茶鲜叶按龙井的制作方式,将茶叶压成扁平挺直,炒制而成,这就是龙形安吉白茶,也变成了炒青绿茶。

这种外形的茶,在安吉当地很少有茶企生产,也很难买到。

凤形与龙形,除了外形、工艺不同,滋味也有很大的区别。龙形在炒制时,茶叶汁液比凤形工艺更为散发的多,凤形的滋味鲜嫩清爽,而龙形则略为浓厚 。

为什么是“凤形”而不是“龙形”?

安吉白茶国家标准有龙形和凤形之分,可目前安吉所有茶企几乎都不生产龙形安吉白茶,这是为什么呢?

安吉白茶课题研究的组长林盛友老师表示,当初安吉白茶在实验制作阶段尝试了各种加工方法,烘青、炒青、半烘炒等,后来选择了烘青有几个原因:

一、烘青最能体现安吉白茶的淡若兰香的特色,体现安吉白茶舒展的自然之美。

二、安吉白茶在前端采摘已经耗费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如果在加工环节再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这个产业很难持续。

3、兰 花 形

安吉白茶兰花形在工艺上与常规凤形安吉白茶加工稍有不同,属于新工艺,目前在安吉当地个别茶企有生产。

四、刚采的春茶怎么制作茶叶

在现在的茶厂茶叶加工的几道制茶的工序包括有摊晾、杀青、摊凉、揉捻、解块、烘干、包装。摊晾就是把生茶叶撒在地上去水分;摊晾后的生茶叶就可以放入一个260度高温的杀青炉里进一步去掉水分,从杀青炉出来的茶叶要在地上摊凉,那时的茶叶已经没了生茶叶的青绿色但是也渐渐有了茶叶的香味;冷却后的茶叶又要放进揉捻机里揉捻出更浓的茶香;把揉捻成团的茶叶解散就是解块,接下来还要把茶叶放进烘干机,或者用炒锅来炒,炒过后,茶叶就可以包装出厂了,而茶叶经过这一整个过程的制作大概需要8、9个小时不等。 1.摊晾 采回鲜叶摊放在竹匾或篾盘上,摊叶厚度约2cm,时间4~5h。中间轻轻摇动摊放器具2~3次,每次2~3下,翻动芽叶,切忌碰伤。 2、杀青 采用电炒锅杀青。下锅时温度控制在100℃左右,投叶量30g。杀青前期,右手握竹丝帚在锅底轻轻回旋翻炒茶叶,随着叶温升高,控制芽叶在锅底滚动的速度由快到慢,幅度由大到小,要求先抛后闷。杀青后期,手握竹丝帚带动芽叶在锅地按弧形抛炒制初步成型,待杀青叶达4~5成干、初现兰花状、叶色转暗、清香显露时为杀青适宜。 3、整形 杀青叶初锅后直接放入颠簸整形,动作要轻。要懂颠簸,让芽叶在颠簸中轻轻滚动、避免芽叶重叠,使茶叶成型并迅速去除水蒸气。 4、初烘 采用自制烘干机,红顶温度调至90℃。将整形后的芽叶轻轻簸入烘顶,均匀薄摊,摊叶厚度1.0~1.5cm。要求勤翻,翻动时应将芽叶从第一烘格簸入第二个烘格。初烘前期风门稍大,中后期减小风口,以减缓水分散失速度。烘至7成干时转入下道工序。 5、摊晾 在篾盘中摊晾90min。 6、足烘 将烘顶温度调至50~60℃,烘顶叶厚约3cm。每隔8min将芽叶从第一个烘格倒入第二个烘格,翻叶1次。烘至芽叶含水率约5%时出烘。足烘芽叶经过挑剔精制,稍经摊晾后包装待售。

1、摊晾 采回鲜叶摊放在竹匾或篾盘上,摊叶厚度约2cm,时间4~5h。中间轻轻摇动摊放器具2~3次,每次2~3下,翻动芽叶,切忌碰伤。

2、杀青 采用电炒锅杀青。下锅时温度控制在100℃左右,投叶量30g。杀青前期,右手握竹丝帚在锅底轻轻回旋翻炒茶叶,随着叶温升高,控制芽叶在锅底滚动的速度由快到慢,幅度由大到小,要求先抛后闷。杀青后期,手握竹丝帚带动芽叶在锅地按弧形抛炒制初步成型,待杀青叶达4~5成干、初现兰花状、叶色转暗、清香显露时为杀青适宜 、整形 杀青叶初锅后直接放入颠簸整形,动作要轻。要懂颠簸,让芽叶在颠簸中轻轻滚动、避免芽叶重叠,使茶叶成型并迅速去除水蒸气。

3、初烘 采用自制烘干机,红顶温度调至90℃。将整形后的芽叶轻轻簸入烘顶,均匀薄摊,摊叶厚度1.0~1.5cm。要求勤翻,翻动时应将芽叶从第一烘格簸入第二个烘格。初烘前期风门稍大,中后期减小风口,以减缓水分散失速度。烘至7成干时转入下道工序。

4、摊晾 在篾盘中摊晾90min。

5、足烘 将烘顶温度调至50~60℃,烘顶叶厚约3cm。每隔8min将芽叶从第一个烘格倒入第二个烘格,翻叶1次。烘至芽叶含水率约5%时出烘。足烘芽叶经过挑剔精制,稍经摊晾后包装待售。

中国茶文化:春茶的制作过程,大自然一片树叶是如何成为茶叶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