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现在户口还分农业、非农业吗?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5-27 18:57   点击:197  编辑:慕容峰   手机版

现在户口还分农业、非农业吗?

现在不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目前全国已经有30个省市进行了户籍改革,不再区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以及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国务院2014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 目前已经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的省区市包括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黑龙江、吉林、辽宁、重庆、云南、甘肃、青海、福建、江苏、安徽、贵州、四川、新疆、宁夏、浙江、海南、内蒙古、天津、上海。

农业包括什么内容?

农业包括农、林、牧、渔业。

农业为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 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歌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品.

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主要劳动对象,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取得动植物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农业包括的范围也不同。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或农作物栽培业;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有的经济发达国家,还包括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的前部门和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后部门。现阶段,中国农业包括农业(农作物栽培,包括大田作物和园艺作物的生产)、林业(林木的培育和采伐)、牧业(畜禽饲养)、副业(采集野生植物、捕猎野兽以及农民家庭手工业生产)、渔业(水生动植物的采集、捕捞和养殖)。

根据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农业可分为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近代农业指手工工具和畜力农具向机械化农具转变、由劳动者直接经验向近代科学技术转变、由自给自足的生产向商品化生产转变的农业。现代农业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现代生产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农业的根本特点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交织在一起,受生物的生长繁育规律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产品大多具有鲜活性,不便运输和储藏,单位产品的价值较低。中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农作物类型和作物栽培制度都不相同,从一年三季、一年二季到一年一季,区域间差异十分显著。按地理、气候条件和栽培制度的不同,可分为热带农业、亚热带农业、温带农业和寒温带农业;从东南沿海到西北高原,随着自然条件和资源类型的变化,又可分为农区农业、半农半牧区农业和牧区农业。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的来源,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切非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要受到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制约。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其基本特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高,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经济效益较低。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其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低,成本较低,产品质量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较高。

集约型农业

世界农业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并向知识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现在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期,也就是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期。实现这个转变的重要途径,是发展集约型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传统农业基本上是粗放型农业,是“人+地”的生产模式。有的山区还存在着刀耕火种、人力拉犁现象,简直还是原始农业。粗放型农业主要依赖土地、劳力、农资、水资源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是外延投入的扩张,是土地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农业,也可以说是体力型农业,搞的往往是短期行为甚至掠夺性生产经营,追求的是面积扩大、总产增加和产值提高,农产品产、销经受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在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相对于粗放型农业而言,集约型农业也可说是精细农业,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精耕细作,最根本的不同点在于科技的进步,在于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含量和科技附加值的提高,是内含投入的增加,是技术密集型农业、知识化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追求的是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金收益率,是农产品品质、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农产品产、销经受自然和市场两大风险要小得多。

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搞粗放型农业带来生产成本递增,今后应该走依靠科技节本增效的集约型农业发展之路。□

参考资料: 福建日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